高一文言文閱讀訓練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03 08:48:40
高一文言文閱讀訓練
莽遣中郎將藺苞、副校尉戴級將兵萬騎,多赍珍寶至云中塞下,詔誘呼韓邪諸子,欲以次拜為十五單于。苞、級使譯出塞,誘呼左犁污王咸、咸子登、助三人至。至則脅拜咸為孝單于,助為順單于,皆厚加賞賜;傳送助、登長安。莽封苞為宣威公,拜為虎牙將軍;封級為揚威公,拜為虎賁將軍。單于聞之,怒曰:先單于受漢宣帝恩,不可負也。今天子非宣帝子孫,何以得立!遣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呼盧訾及左賢王樂將兵入云中益壽塞,大殺吏民。是后,單于歷告左右部都尉、諸邊王入塞寇盜,大輩萬余,中輩數千,少者數百,殺雁門、朔方太守、郡尉,略吏民畜產,不可勝數,緣邊虛耗。
是時諸將在邊,以大眾未集,未敢出擊匈奴。討穢將軍嚴尤諫曰: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漢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當周宣王時,獫狁內侵,至于涇陽;命將征之,盡境而還。其視戎狄之侵,譬猶蚊虻,驅之而已,故天下稱明,是為中策。漢武帝選將練兵,約赍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chuàng)艾,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筑長城之固,延袤萬里,轉輸之行,起于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是為無策。今天下遭陽九之厄①,比年饑饉,西北邊尤甚。發(fā)三十萬眾,具三百日糧,東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備。計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師老械弊,勢不可用,此一難也。邊既空虛,不能奉軍糧,內調郡國,不相及屬,此二難也。計一人三百日食,用十八斛,非牛力不能勝;牛又自當赍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鹵,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且盡,余糧尚多,人不能負,此三難也。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風,多赍釜、薪炭,重不可勝,食飲水,以歷四時,師有疾疫之憂,是故前世伐胡不過百日,非不欲久,勢力不能,此四難也。輜重自隨,則輕銳者少,不得疾行,虜徐遁逃,勢不能及。幸而逢虜,又累輜重;如遇險阻,銜尾相隨,虜要遮前后,危殆不測,此五難也。大用民力,功不可必立,臣伏憂之!今既發(fā)兵,宜縱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擊,且以創(chuàng)艾胡虜。莽不聽尤言,轉兵谷如故,天下騷動。數年之間,北邊虛空,野有暴骨矣。(選自《資治通鑒漢紀二十九王莽中始三年》)
①陽九之厄: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多赍珍寶至云中塞下 赍:攜帶
B.兵連禍結三十余年,中國罷耗 罷:通疲
C.以往事揆之 揆:揣度,估量
D.虜要遮前后 要:如要,要是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是時諸將在邊,以大眾未集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命將征之,盡境而還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C.南取江、淮,然后乃備 而后乃今將圖南
D.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且盡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1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古今有相同意義的一項是
A.歷告左右部都尉、諸邊王入塞寇盜
B.疆境既完,中國內竭
C.兵先至者聚居暴露
D.令臣尤等深入霆擊
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莽當政后,對北方匈奴政權采取了拉攏分化政策,讓藺苞、戴級用豐厚的珍寶招誘呼韓邪部并加封官爵,試圖割裂其勢力,因而激怒了單于,給邊關帶來了災禍。
B.北方邊境的漢與外民族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漢代以前的歷代執(zhí)政者處理這一矛盾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做得最差的是秦始皇,較好的'是周宣王,然而都沒有解決雙方的對立,都不是最好的辦法。
C.要發(fā)兵征討邊關,王莽政權勢必面臨一系列的難題,而這些難題的核心是軍用物資的征集和調運。討穢將軍嚴尤清醒地認識到嚴峻的現實,以致俯臥床榻也深深憂慮,所以向王莽真誠直諫。
D.通過本文中的事實和古今更多的史實可以看出,在封建統(tǒng)治時代,要達成中外民族的和解,雙方統(tǒng)治階級之間的相互認可和和解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原文: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
- 珍瓏無雙局文言文古有善弈者,居山林中,生平之戰(zhàn),未嘗敗績。世人疑為神也,詣之者甚蕃。然其居無定所,人尋而不得,皆郁郁而返。脾性怪異,不喜人眾
- 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行》翻譯及注釋想要讀懂《陳太丘與友期行》這篇文言文,就要借助翻譯和注釋了,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蛾愄鹋c友期行》翻
- 高中文言文怎么提高在高中,文言文是不少同學的難題,那么在高中的文言文應該怎么提高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高中文言文怎么提高眾所周知,閱
- 宋史原文:洪邁字景盧。幼讀書日數千言,博極載籍,雖稗官虞初,釋老傍行,靡不涉獵。紹興十五年中第。乾道六年,除知贛州。辛卯歲饑,贛適中熟,邁移
- 文言文《月賦》及翻譯《月賦》是南朝宋辭賦家謝莊所寫的一篇文章,它通過假設曹植與王粲月夜吟游的故事,描寫了月夜清麗的景色以及沐浴在月光當中的人
- 高考文言文實詞的知識點①大,擴大:非問無以廣?識(問)明道德之廣?崇(屈)②寬闊:安得廣?廈千萬間(茅)識①知識:非問無以廣識?(問)②知道
- 文言文王子猷逸事閱讀題及翻譯王子猷逸事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大家是否有印象的呢。文言文王子猷逸事閱讀題及翻譯,我們來看看下文。王子猷逸事
- 文言文的至理名言古文的名言警句具有深遠的內涵,你能看懂嗎?下面小編為你分享的`是文言文至理名言,希望你會喜歡!文言文至理名言11) 前門拒虎
- 明史·盧象昇傳文言文閱讀題盧象昇,宜興人。象昇雖文士,善射,嫻將略。(崇禎)六年,賊流入 輔,據西山,象昇擊卻之。賊走還西山,圍冷水村,象昇
-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原文《記承天寺夜游》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下面是其原文,歡
- 許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漢乾佑中,登進士第,時年十八。周顯德初,解褐授濟陰主簿,考功員外郎張義薦為淄州團練判官。宋初赴調,引對便殿。仲宣氣貌
- 文言文《上林賦》賞析《上林賦》原文朝代:兩漢作者:司馬相如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 原文: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
- 施師點,字圣與,上饒人。十歲通六經,十二能文。弱冠游太學,試每在前列,司業(yè)高宏稱其文深醇有古風。尋授以學職,以舍選奉廷對,調復州教授。未上,
- 文言文備考注意哪三點考查方向始扭轉201x年考綱調整中刪除了《叔向賀貧》和《捕蛇者說》這兩篇文章,新增《伯牙善鼓琴》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學甫而不為者。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士
- 拔苗助長文言文注釋賞析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
- 牽招,字子經,安平觀津人也。年十余歲,詣同縣樂隱受學。后隱為車騎將軍何苗長史,招隨卒業(yè)。值京都亂,苗、隱見害,招與隱門生史路等共殯斂隱尸,送
- 中考文言文常用虛詞歸納總結一、之(一)代詞(1)作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人多為第三人稱,譯作他(她)(他們)。如:①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