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何承天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0-26 03:32:36
宋書
原文:
何承天,東海郯人也。承天五歲失父。母徐氏,聰明博學,故承天幼漸訓議,儒史百家,莫不該覽。隆安四年,南蠻校尉桓偉命為參軍。時殷仲堪、桓玄等互舉兵以向朝廷,承天懼禍難未已,解職還益陽。義旗初,長沙公陶延壽以為其輔國府參軍,遣通敬于高祖,因除瀏陽令,尋去職還都。撫軍將軍劉毅鎮(zhèn)姑孰,版為行參軍。毅嘗出行,而鄢陵縣吏陳滿射鳥,箭誤中直帥,雖不傷人,處法棄市。承天議曰:“獄貴情斷,疑則從輕。昔驚漢文帝乘輿馬者,張釋之劾以犯蹕,罪止罰金。何者?明其無心于驚馬也。故不以乘輿之重,加以異制。今滿意在射鳥,非有心于中人。按律過誤傷人,三歲刑,況不傷乎?微罰可也?!敝x晦鎮(zhèn)江陵,請為南蠻長史?;捱M號衛(wèi)將軍,轉(zhuǎn)咨議參軍,領(lǐng)記室。前益州刺史蕭摹之、前巴西太守劉道產(chǎn)去職還江陵,晦將殺之,承天盡力營救,皆得全免?;藜认拢刑炝舾粡?。及到彥之至馬頭,承天自詣歸罪,彥之以其有誠,宥之,使行南蠻府事。七年彥之北伐請為右軍錄事及彥之敗退承天以才非軍旅得免刑責以補尚書殿中郎,兼左丞。承天為性剛愎,不能屈意朝右,頗以所長侮同列。十六年,除著作佐郎,撰國史。二十四年,承天遷廷尉,未拜,上欲以為吏部,已受密旨,承天宣漏之,坐免官。卒于家,年七十八。先是,《禮論》有八百卷,承天刪減并合,以類相從,凡為三百卷,并《前傳》、《雜語》、《纂文》、論并傳于世。又改定《元嘉歷》,語在《律歷志》。
(節(jié)選自《宋書·何承天傳》)
譯文/翻譯:
何承天,東海郯城人。何承天五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徐氏,生性聰慧學識廣博,所以何承天小時候便受到訓詁教育的熏陶,經(jīng)史百家,沒有不詳盡通習的。晉隆安四年,南蠻校尉桓偉任命何承天為參軍,當時殷仲堪、桓玄等人相繼舉兵反抗朝廷,何承天懼怕禍亂不息,就棄職回到益陽。起義之初,長沙公陶延壽任命何承天為他的輔國府參軍,派人通報以尊奉宋高祖,于是任命何承天為瀏陽縣令,不久他便離職回到京都。撫軍將軍劉毅鎮(zhèn)守姑孰城,授予何承天為行參軍的官職。劉毅曾經(jīng)外出行走,鄢陵縣吏陳滿用弓箭射鳥,箭誤中了值勤的將領(lǐng),雖然沒有傷到人,但是被處以棄市的刑罰。何承天提議說:“官司應重視實情斷決,有疑問則從輕處理。先前使?jié)h文帝劉恒所乘之馬受驚的人,張釋之以犯蹕之罪名彈劾,而處罰也只到罰金,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明白他無意驚動帝王之馬,所以不以驚駕的重罰施加于他,而是施加以不同的條例?,F(xiàn)在陳滿的本意在于射鳥,不是有意射人。按照法律,過失傷害人命的,判三年刑,何況還沒有傷人呢?輕微處罰一下就行了?!敝x晦鎮(zhèn)守江陵,拜請何承天為南蠻長史。謝晦晉升為衛(wèi)將軍,何承天就轉(zhuǎn)任為咨議參軍,兼做記室。益州前任刺史蕭摹之,巴西郡前任太守劉道產(chǎn)離官還于江陵,謝晦想殺掉他們,何承天竭力營救,所有的人得以幸免。謝晦被攻克,何承天留在城府中不隨行,等到到彥之到馬頭時,何承天親自去見他并向他請罪,到彥之因為他有誠意,寬恕了他,命他兼作南蠻府事。元嘉七年,到彥之出師北伐,拜請任命何承天為右軍錄事。等到到彥之戰(zhàn)敗潰退,何承天因才能不適于軍旅,得以免除刑罰,而任命為尚書殿中郎,并兼左丞。何承天本性倔強固執(zhí),不能委屈心意逢迎朝中的大官,常用自己所長輕慢同僚。元嘉十六年,被任命為著作佐郎,編撰國史。元嘉二十四年,何承天遷職為廷尉,還沒有正式授予官職,皇上又準備任他為吏部尚書,已下達了密令,何承天泄密,因此被免官,死在家中,享年七十八歲。原來的《禮論》有八百卷,何承天刪減合并,按門類相合并,共有三百卷。此外還有《前傳》、《雜語》、《纂文》、《論》等流傳于世。另外,還修訂了《元嘉歷》,這在《律歷志》中有記載。
《宋書·何承天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晉人也,亡入戎,能晉言。聞繆公賢,故使由余觀秦。秦繆公示以宮室、積聚。由余曰:“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
- 舊唐書原文: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忠嗣初名訓,以父死王事,賜名忠嗣,養(yǎng)于禁中..累年。及長,雄毅寡言,嚴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與之論兵,應
- 高中文言文訓練題目及答案考點解析甲乙兩篇文言文(13分)(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 高中語文文言文《游褒禪山記》知識點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址、卒: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腳;死后)2、以、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 老嫗與虎曾有老嫗①山行,見一獸如大蟲,羸然跬步②而不進,若傷其足者(A)。嫗因即③之,而虎舉前足以示嫗(B)。嫗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為拔
- 高中文言文晁錯閱讀訓練語文閱讀在平時測試、期末考試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閱讀練習,不僅能熟能生巧,輕松應對考試,最重要的,對于語
- 柳敏字白澤,河東解縣人。父懿,魏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汾州刺史。敏九歲而孤,事母以孝聞。性好學,涉獵經(jīng)史,陰陽卜筮之術(shù),靡不習焉。年未弱冠,
- 芙蕖文言文翻譯賞析蓮花,這一種尋常的植物,在我國清代戲曲家李漁看來,卻是渾身都是寶,一切都顯得那么不平?!,F(xiàn)在讓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樣來展示這
- 韓愈原文:①太學生何蕃入太學者廿余年矣。歲舉進士,學成行尊,自太學諸生推頌不敢與蕃齒,相與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狀申于司業(yè)、祭酒,司業(yè)
- 何真平亂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何真平亂文言文翻譯,
- 李邦獻原文:簡言擇交,可以無悔吝,可以免憂辱。無暇之玉可以為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為家瑞。為政之要,曰公與勤。成家之道,曰儉與清。聞善言則拜,告
- 舊唐書原文:薛嵩,絳州萬泉人。祖仁貴,高宗朝名將,封平陽郡公。父楚玉,為范陽、平盧節(jié)度使。嵩少以門蔭,落拓不事家產(chǎn),有膂力,善騎射,不知書。
- 初中文言文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甲)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
- 與友人論師書文言文閱讀理解題及譯文與友人論師書錢大昕日者,足下枉過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見。頃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為師,仆弗敢聞也。師道之廢
- 高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董俊》及題目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題。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長涉書史,善騎射。金貞祐間,邊事方急,藁
- 高中文言文閱讀《張范》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1題張 范張范,字公儀,河內(nèi)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辭不受。性恬靜樂道,忽于榮利
- 文言文活用詞語介紹1、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即快馬)《三峽》2、 夏蚊成雷(雷:名詞作動詞,指像雷響)《閑情記趣》
- 曾鞏原文:蓋凡人之起居、飲食、動作之小事,至于修身為國家天下之大體,皆自學出,而無斯須去于教也。其動于視聽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內(nèi);其謹于初者,
- 宗測字敬微,南陽人,宋征士炳孫也。世居江陵。測少靜退,不樂人間。嘆曰:“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先哲以為美談,余竊有惑。誠不能潛感地金,冥致江
- 《百家姓幸》文言文《百家姓?幸》作者:佚名歷史來源一世祖偃公周成王賜姓壬戌年公元前1079年,鎮(zhèn)守滄州,(雁門在此地域內(nèi)),渤海滄州青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