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西南夷君長以什數(shù)》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2-18 12:51:54
史記
原文: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shù),夜郎最大。建元六年,拜番陽令唐蒙為郎中將,將千人,食重萬余人,從巴蜀筰關入,遂見夜郎侯多同。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還報乃以為犍為郡發(fā)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使司馬相如以郎中將往喻,皆如南夷,為置一都尉,十余縣,屬蜀。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shù)千里,得蜀賈人市”?;蚵勞鑫骺啥Ю镉猩矶緡?。騫因盛言大夏慕中國,患匈奴隔其道,誠通蜀,身毒國道便近,有利無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呂越人等,使間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國。至滇,滇王嘗羌乃留,為求道西十余輩。歲余,皆閉昆明,中學聯(lián)盟莫能通身毒國。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是親附。天子注意焉。及至南越反,上使馳義侯因犍為發(fā)南夷兵。且蘭君恐遠行,旁國虜其老弱,乃與其眾反,殺使者及犍為太守。漢乃發(fā)巴蜀罪人嘗擊南越者八校尉擊破之。會越已破,漢八校尉不下,即引兵還,行誅頭蘭。頭蘭,常隔滇道者也。已平頭蘭,遂平南夷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滅,會還誅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為夜郎王。元封二年,天子發(fā)巴蜀兵擊滅勞、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誅。滇王離難西南夷,舉國降,請置吏入朝。于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西南夷君長以百數(shù),獨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寵焉。
(節(jié)選自《史記》有刪改)
譯文/翻譯:
西南夷的君長多得要用十來計算,其中夜郎的勢力最強大。建元六年,任命番陽令唐蒙為郎中將,率領一千大軍,以及負責糧食、輜重的人員一萬多人,從巴符關進入夜郎,于是會見了夜郎侯多同。唐蒙給了他很多賞賜,又用漢王朝的武威和恩德開導他,約定給他們設置官吏,讓他的兒子當相當于縣令的官長。唐蒙回到京城向皇上報告,皇上就把夜郎改設為犍為郡。這以后就調(diào)遣巴、蜀兩郡的兵士修筑道路,從僰直修到牂柯江。皇帝派司馬相如用郎中將的身份前去西夷,明白地告訴他們,朝廷將按南夷的方式對待他們,給他們設置一個都尉、十幾個縣,歸屬于蜀郡。待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騫出使大夏國歸來后’說他呆在大夏時曾經(jīng)看到過蜀郡出產(chǎn)的布帛,邛都的竹杖,讓人詢問這些東西的來歷,回答的人說:“從東南邊的身毒國弄來的,從這兒到那里的路途有數(shù)千里,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買賣?!庇腥寺犝f邛地以西大約二千里處有個身毒國。張騫乘機大談大夏仰慕中國,憂慮匈奴阻隔他們與中國的交通要道,假若能開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國的路既方便又近,對漢朝有利無害。于是漢武帝就命令王然于、柏始昌、呂越人等,讓他們尋找捷徑從西夷的西邊出發(fā),去尋找身毒國。他們到達滇國,滇王嘗羌就留下了他們,并為他們派出十多批到西邊去尋找道路的人。過了一年多,尋路的人們?nèi)焕ッ鲊钄r,沒能通往身毒國。滇王同漢朝使者說道:“漢朝和我國相比,哪個大?”漢朝使者到達夜郎,夜郎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這是因為道路不通的緣故,各自以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漢朝的廣大。漢朝使者回到京城,于是極力陳說滇是大國,值得讓他親近和歸附漢朝。漢武帝對這事留心了。等到南越zao6*反時,皇上派馳義侯用犍為郡的名義調(diào)遣南夷的軍隊。且蘭君害怕他的軍隊遠行后,旁邊的國家會乘機虜掠他的老弱之民,于是就同他的軍隊謀反,中學聯(lián)盟殺了漢朝使者和犍為郡的太守。漢朝就調(diào)動巴郡和蜀郡原想去攻打南越的八個校尉,率領被赦從軍的罪犯去攻打且蘭,把它平定了。正趕上南越已被攻破,漢朝的八個校尉尚末沿牂柯江南下,就領兵撤回,在行軍中誅殺了頭蘭。頭蘭是經(jīng)常阻隔漢朝與滇國交通道路的國家。頭蘭被平定后,就平定了南夷,在那兒設置了牂柯郡。夜郎侯開始依南越,南越被消滅后,正趕上漢軍回來誅殺反叛者,夜郎侯就到漢朝京城朝見皇上。漢武帝封他為夜郎王。元封二年,天子調(diào)動巴郡和蜀郡的軍隊攻打并消滅了勞和靡莫,大軍逼近滇國。滇王開始就對漢朝懷有善意,因此沒有被誅殺。滇王于是離開西夷,率領全國向漢朝投降,請求為他們設置官吏,并進京朝見漢武帝。于是漢朝就把滇國設置為益州郡,賜給滇王王印,仍然統(tǒng)治他的百姓。西南夷的君長多得用百來計算,唯獨夜郎和滇的君長得到了漢朝授予的王印。滇是個小城鎮(zhèn),卻最受漢朝寵愛。
《史記·西南夷君長以什數(shù)》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馬說文言文翻譯及原文導讀: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
- 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孔休源,字慶緒,會稽山陰人也。休源年十一而孤,居喪盡禮。后就吳興沈驎士受經(jīng),略通大義。建武
- 莫與儔原文:先王父崇級君好馬而善相,家中常數(shù)十蹄,皆駑駘,不當意。山砦蠻家有一駒,善蹄龁人,砦中莫敢近者。出牧,常聽數(shù)日不歸。先王父聞之曰:
- 周執(zhí)羔,字表卿,信州弋陽人。宣和六年舉進士。授湖州司士曹事,餓除太學博士。建炎初,乘輿南渡。調(diào)撫州宜黃縣丞。時四境傲擾,潰卒相挺為變,令大恐
- 楚人養(yǎng)狙①劉基楚有養(yǎng)狙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虿唤o,則加鞭棰焉。群狙皆
- 文言文閱讀題練習及答案:文征明文征明,長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征仲,別號衡山。父林,溫州知府。叔父森,右僉都御史。林卒,吏民醵①千金為賻
- 原文: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得C問曰:“汝亦知
- 后漢書原文: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也。為郡吏,太守彭寵以梁守狐奴令,與蓋延、吳漢俱將兵南及世.祖.于廣阿,拜偏.將.軍.。既拔邯鄲,賜爵關內(nèi)
- 《送區(qū)冊序》的文言文翻譯按傳統(tǒng)贈序的寫法,開頭都要說送行的話。而這篇序文卻以“陽山,天下之窮處也”起首,起勢突兀,先聲奪人,然后緊緊圍繞“窮
- 白居易原文:①《序洛詩》,樂天自序在洛之樂也。②予歷覽古今歌詩,自《風》《騷》之后,蘇、李以還,李陵、蘇武始為五言詩。次及鮑、謝徒,迄于李、
- 10個高考文言文易錯實詞1.一時富貴翕嚇,眾所觀駭,而貞甫不予易也。(《沈貞甫墓志銘》)【易】輕視【譯文】我一時間失去了富貴,眾人看了驚駭不
- 周書原文:泉企字思道,上洛豐陽人也。世雄商洛。企九歲喪父,哀毀類于成人。服闋襲爵。年十二,鄉(xiāng)人皇平、陳合等三百余人詣州請企為縣令。州為申上,
- 長虹飲澗的文言文翻譯導語:長虹飲澗意思是指下完雨后空氣中充滿了水氣,當陽光一照,空氣中的水發(fā)生折射,便出現(xiàn)了彩虹,出自《夢溪筆談之卷二十一》
- 漢書原文: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高祖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及壯,試吏,為泗上亭長。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大息,
- 高中語文文言文《情表》知識點整理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險釁:臣以險釁(艱難禍患,指命運不濟)2、見背:慈父見背(背棄我,指死亡)3、奪:舅
- 孔子家語文言文的練習以及答案哀公問于孔子曰:“寡人欲吾國小而能守,大則攻,其道如何?”孔子對曰:“使君朝廷有禮,上下相親,天下百姓皆君之民,
- 哀溺文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③。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
- 梁君出獵 梁君出獵,見白雁群。梁君下車,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謂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駭。梁君怒,
- 陳實與“梁上君子”陳實,東漢人也,為人仁愛,時歲饑民餒,有盜夜入其室,棲于梁上。實陰見之,乃起整衣,呼兒孫起,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 文言文說教法和學法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過分強調(diào)知識接受,只注重把語法、文法講深講透,文言文教學內(nèi)容的單一,教學手段的單調(diào),忽略了學習的主體,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