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08 08:21:18
原文: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6);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為本(11)。其本亂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經)
【注釋】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按髮W”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 學”的意思;二是相對于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jié);十五歲入大學,學 習lun6*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后一種含義 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钡馈暗谋玖x是 道路,引申為規(guī)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里,也指宇宙萬物的 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huán)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發(fā)揚、弘揚的意思。后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親民:根據后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 圖新。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5)得:收獲。 (6)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fā)達。 (7)修其身: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 (9) 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對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節(jié)。 (13)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薄者厚:不該重視 的卻加以重視。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 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 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 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 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 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 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 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 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 能的!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初一必懂的文言文加翻譯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咀g】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
- 謝泌字宗源,歙州歙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時言事者眾,詔閣門,非涉僥望乃許受之。由是言路稍壅。泌抗疏陳其不可,且言:“邊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
- 《賣油翁》節(jié)選文言文考題文言文閱讀。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
- 李漁《閑情偶寄》原文:柳 柳貴于垂,不垂則可無柳。柳條貴長,不長則無裊娜之致,徒垂無益也。此樹為納蟬之所,諸鳥亦集。長夏不寂寞,得
- 一軸鼠畫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一軸鼠畫東安①一士人喜畫,作鼠一軸②,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
- 《莊暴見孟子》文言文知識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語:王語(yù)暴以好樂(動詞,告訴)。2、庶幾(shùjī):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 《楊布打狗》文言文翻譯《楊布打狗》為《列子》里的一篇寓言,這則寓言說明,一旦遇到事情,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錯誤,不要馬上怪罪于人。否則便要像楊
- 段太尉逸事狀的文言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一篇傳記文。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段太尉逸事狀的文言文翻譯,相信能帶給大家?guī)椭?。段?/div>朱然,字義封。嘗與權同學書,結恩愛。至權統(tǒng)事,以然為余姚長。后擢山陰令,董五縣。權奇其能,分丹楊為臨川郡,然為太守。會山賊盛起,然平討,旬月劉氏善舉劉氏者,某鄉(xiāng)寡婦也。育一兒,晝則耕作于田間,夜則紡織于燭下,竟年如是。鄰有貧乏者,劉氏輒(zhé)以斗升相濟。偶有無衣者,劉氏以己之梵天寺木塔錢氏據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 * ,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故如此?!蹦艘酝卟贾?,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后漢書原文:皇甫規(guī),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輔,圍安定,征西將軍馬賢將諸郡兵擊之,不能克。規(guī)雖在布衣,見賢不恤軍事,審其必《滄州石獸》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韓非子原文: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文言文《雉鳥報復》課后習題與答案雉鳥報復有獵于山者,射雄雉而置雌雉,或扣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則雄者飏,并獲則絕矣。數月后,雌果招《報任安書》文言文原文與翻譯導語:《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夸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楊廷璋字溫玉,真定人。家世素微賤,有姊寡居京師,周祖微時,欲聘之,姊以告廷璋。廷璋往見周祖,歸謂姊日:“此人姿貌異常,不可拒?!辨⒛藦闹V?/div>原文:劉義慶張玄與王建武先不相識,后遇于范豫章許,范令二人共語。張因正坐斂衽,王孰視良久,不對。張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桂州新城記王安石儂智高反南方,出入十有二州。十有二州之守吏,或死或不死,而無一人能守其州者。豈其材皆不足歟?蓋夫城郭之不設,甲兵之不戒,雖有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女:通“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