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屈突通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03 08:58:28
舊唐書
原文:
屈突通,雍州長安人。(隋)文帝遣通往隴西檢覆群牧,得隱藏馬二萬余匹。文帝盛怒,將斬太仆卿慕容悉達及諸監(jiān)官千五百人,通諫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豈容以畜產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輒以死請。”帝寤,曰:“朕之不明,以至于是。感卿此意,良用惻然。今從所請,以旌諫諍?!毕み_等竟以減死論。由是漸見委信,擢為右武候車騎將軍。奉公正直,雖親戚犯法,無所縱舍。時通弟蓋為長安令,亦以嚴整知名。時秦、隴盜賊蜂起,以通為關內討捕大使。有安定人劉迦論舉兵反,有眾十余萬。通發(fā)關中兵擊之,師臨安定,初不與戰(zhàn),軍中以通為怯,通乃揚聲旋師而潛入上上郡。迦論不之覺,遂進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諸城邑。通候其無備,簡精甲夜襲之,賊眾大潰,斬迦論并首級萬余,于上郡南山筑為京觀,虜男女數萬口而還。
煬帝幸江都,令通鎮(zhèn)長安。義兵起,代王遣通進屯河東。既而義師濟河,大破通將桑顯和于飲馬泉,通大懼,留鷹揚郎將堯君素守河東,將自武關趨藍田以赴長安。軍至潼關,為劉文靜所遏,不得進,相持月余。通又令顯和夜襲文靜,顯和軍潰,悉虜其眾,或說通歸降,通泣曰:“吾蒙國重恩,歷事兩主,受人厚祿,安可逃難?有死而已!”每自摩其頸曰:“要當為國家受人一刀耳!”通聞京師平,乃留顯和鎮(zhèn)潼關,率兵東下,將趨洛陽。通適進路,而顯和降于劉文靜。遣副將竇琮、段志玄等率精騎與顯和追之,遂擒通送于長安。高祖謂曰:“何相見晚耶?”通泣對曰:“通不能盡人臣之節(jié),力屈而至,為本朝之辱,以愧相王。”高祖曰:“隋室忠臣也?!泵屩诒可袝?,封蔣國公,仍為太宗行軍元帥長史。
從平薛舉,時珍物山積,諸將皆爭取之,通獨無所犯。高祖聞而謂曰:“公清正奉國,著自終始,名下定不虛也?!睂ひ员竟倥嘘儢|道行臺仆射,復從太宗討王世充。世充平,通功為第一,尋拜陜東大行臺右仆射,鎮(zhèn)于洛陽。數歲,征拜刑部尚書,通自以不習文法,固辭之,轉工部尚書。貞觀元年,授洛州都督,賜實封六百戶,加左光祿大夫。明年,卒,年七十二。
(節(jié)選自《舊唐書?屈突通傳》)
譯文/翻譯:
屈突通,雍州長安人,隋文帝命他審察隴西牧群記錄,查出兩萬多匹隱藏的馬。文帝大怒,將要處斬太仆卿慕容悉迭和監(jiān)牧官一千五百人。屈突通對文帝說:“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陛下憑一顆最仁慈的心來治理天下,如兒子般對待群臣,又怎會容忍因牲畜一天所生殖的數量來殺死一千五百人呢?我很猖狂,愿意以死來請求(免除眾人的死罪)?!蔽牡坌盐?,說:“朕不明事理,才到了這一地步。感謝你的這種心意,良苦用心?,F在就聽從你的請求,來表彰你的直言相諫?!毕み_等人最終被免除死刑來處罰。從此逐漸被信任。被提撥為右武侯車騎將軍。屈突通)秉公執(zhí)法為人正直,即使是自己的親屬觸犯法律,他也不會包庇縱容任何人。當時秦、隴兩地叛亂紛起,任命屈突通為關內討捕大使。安定人劉迦論zao6*反,率眾十余萬占據雕陰。屈突通調集關中兵攻打,駐扎在安定,一開始并不與敵交戰(zhàn),軍中都以為屈突通膽怯。屈突通佯言要撤兵,卻又派兵偷偷潛入上郡。迦論并未察覺這個情況,率兵向南進犯,屈突通等他們毫無防備,便挑選精兵連夜突襲他們。賊兵大敗,俘虜了數萬人回來。
煬帝臨幸江都,命令通鎮(zhèn)守長安,高祖(唐高祖李淵)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東,不久唐兵渡過了黃河,在飲馬泉打破了屈突通的部將桑顯和。屈突通很害怕,留下鷹揚郎將堯君素守河東,打算從武關到藍田趕赴長安,但大軍到潼關時被劉文靜阻止,不能前進,兩軍相持有一個多月,通又命令顯和夜里襲擊劉文靜,顯和兵敗,(文靜)俘虜了他的兵部兵眾。有人勸他投降,他哭著說:“吾蒙受國家厚遇之恩,曾侍奉兩個君主,接受別人的豐厚的俸祿,怎能在此危難之際逃走?只有以死相報罷了!”他常常自己摸著脖子說:“應當為了國家來挨別人一刀!”屈突通聽說長安已被攻破,便命桑顯和鎮(zhèn)守潼關,自率主力向東,要去洛陽。屈突通剛走,桑顯和便投降了唐軍。劉文靜派副將竇琮、段志玄等率精銳騎兵和顯和一同追趕屈突通于是擒屈突通押送長安。高祖李淵道:“咱們兩個怎會相見如此之晚呢?”屈突通哭道:“屈突通不能竭盡臣子的節(jié)義,力量用盡到了這一地步,成為本朝的羞辱呵。愧能相王”皇帝說:“你是個隋朝的忠臣呵。”命令釋放了他,并授他兵部尚書,封蔣國公,讓他擔任秦王李世民行軍元帥長史。
屈突通后來隨軍出戰(zhàn)平定薛舉,當時薛舉的珍寶像小山一樣堆積,諸將都爭相搶奪,只有屈突通一點也不掠取。唐高祖聞知此事后,說:“屈突通對朝廷如此清正,從頭至尾都是如此,他的名聲一定不是虛傳的呵。”后來屈突通兼任陵東道行臺仆射,跟從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王世充被平定后,通的功勞為第一,不久被授予陜東磊行臺右仆射,在洛陽鎮(zhèn)守,幾年后,征拜為刑部尚書,通自認為自己不熟習文法,所以堅持拒絕,轉為工部尚書,貞觀元年,授予洛州都督,加左光祿大無,第二年死去,年七十二歲。
《舊唐書·屈突通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金農為鹽商解窘錢塘①金壽門先生農客②揚州。諸鹽商慕其名,競相延致。一目,有某商宴客于平山堂③,先生首坐。席間,以古人詩句“飛紅”為觴政。
- 端木賜,衛(wèi)人,字子貢。利口巧辭。田常欲作亂于齊,憚高、國、鮑、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子貢請行,孔子許之。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
- 李綱,字文紀,觀州蓚人。少慷慨,尚風節(jié)。仕周為齊王憲參軍事。宣帝將殺憲,召僚屬誣左其罪,綱矢死無橈辭。及憲誅,露車載尸,故吏奔匿,綱撫棺號慟
- 逆旅主人無情的文言文練習京城之俗,多以逆旅為利??椭?,授一室,公可榻,俯而出入。曉鐘響,起為他事,遇夜始歸息,輿濯水皆自為,然月租以千數,否
- 文言文專項練習:《鸚鵡滅火》鸚鵡滅火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皆相愛。鸚鵡自念,此山雖樂,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獸依依不舍。后數月,山中大火
- 《祝盟》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祝盟劉勰①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風,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報興焉!犧盛惟馨,本于明德,祝
- 礦稅流毒,宇內已無尺寸凈地,而淮徐之陳增為甚。增名下參隨程守訓者,徽人也,首建礦稅之議。自京師從增以出。增唯所提掇,認為侄婿。又不屑與諸參隨
- 宋史原文:洪咨夔,字舜俞,於潛人。嘉定元年進士,授如皋主簿,尋試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樓鑰賞識之。授南外宗學教授,以言去。丁母憂,服除,
- 《趙普》文言文翻譯讀了趙普文言文,趙普文言文翻譯您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原文:《趙普》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
- 夏統(tǒng),字仲御,會稽永興人也。幼孤貧,養(yǎng)親以孝聞,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歸,或至海邊,拘螊以資養(yǎng)。雅善談論。宗族勸之仕,謂之曰:“卿清亮
- 文言文復習燭之武退秦師知識要點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3。夫晉,何厭之有
- 觀物有得,勿徒留連文言文栽花種竹,玩鶴觀魚,亦要有段自得處。若徒留連光暗,玩弄物華,亦 吾儒之口耳,釋氏之頑空而已。有何佳趣?譯文平日栽種一
- 己亥雜詩·其五文言文翻譯《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1792-1841)創(chuàng)作的一組詩集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游等,以下是“己
- 優(yōu)化初中文言文教學一、前后聯(lián)系,優(yōu)化文言教學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甚至在現代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文言積累活學活用,這將有利于學生掌
- 《仲淹掌學》文言文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10分)仲淹掌學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憂,寓居城下。晏殊請掌府學。范公常宿學
- 原憲甘貧文言文試題和答案原憲居魯,環(huán)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①,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②而弦歌。子貢乘大馬,中紺③
- 論語文言文題目及答案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1——5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
- 文言文的由來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
- 文言文練習:北史·崔浩傳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每題2分,共6分)崔浩字伯深,少好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核覽,研精義
- 怎樣講好文言文中學文言文教學歷來困難重重,一是因為文言文歷史久遠、行文簡練、典故眾多,與現代漢語在詞義、語法等方面存在差別,學生難以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