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17 02:19:26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棄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p>
(《燭之武退秦師》)
四年,晉饑,乞糴于秦。穆公問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災(zāi)流行,國家代有,救災(zāi)恤鄰,國之道也。與之。”邳鄭子豹曰:“伐之?!蹦鹿唬骸捌渚菒海涿窈巫?!”卒與粟,自雍屬絳。五年,秦饑,請糴于晉。晉君謀之,慶鄭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約。晉饑而秦貸我,今秦饑請糴,與之何疑?而謀之!”虢①射曰:“往年天以晉賜秦,秦弗知取而貸我。今天以秦賜晉,晉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謀,不與秦粟,而發(fā)兵且伐秦。秦大怒,亦發(fā)兵伐晉。
六年春,秦穆公將兵伐晉。晉惠公謂慶鄭曰:“秦師深矣,奈何?”鄭曰:“秦內(nèi)君,君倍其賂;晉饑秦輸粟,秦饑而晉倍之,乃欲因其饑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晉卜御右,慶鄭皆吉。公曰:“鄭不孫。”乃更令步陽御戎,家仆徒為右,進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晉惠公合戰(zhàn)韓原?;莨R騺②不行,秦兵至,公窘,召慶鄭為御。鄭曰:“不用卜,敗不亦當乎!”遂去。
(《史記·晉世家》)
①虢 [guó] ②騺:(馬)難起步的樣子
8.對下列句中加點的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且君嘗為晉君賜矣為:給予
B.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濟:渡河
C.又欲肆其西封 肆:放肆
D.失其所與與:結(jié)交,親附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共其乏困 (乏困:疲倦)
B.秦伯說,與鄭人盟 (盟:結(jié)盟)
C.已而倍其地約 (倍:通“背”,違背)
D.卒與粟,自雍屬絳 (屬:接連)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四年,晉饑,乞糴于秦
B.夜縋而出晉饑秦輸粟,秦饑而晉倍之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救災(zāi)恤鄰,國之道也。
D.吾其還也。其君是惡,其民何罪
11. 把文中的劃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3分)
(2)晉饑而秦貸我,今秦饑請糴,與之何疑?(3分)
12. 用斜線(/)給下面的短文斷句。(限劃4處)(4分)
燭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晉親鄭,棄強援、附弱國;棄舊恩、召新怨;棄成功、犯危難。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他日利有大于燭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從之矣!
參考答案
8.【答案】C 肆:延伸,擴張
9.【答案】A.(乏困:缺少的(東西))
10.【答案】C.(A于:對,對于;向 B而:連詞,表修飾;連詞,表轉(zhuǎn)折
C之:的;D其:副詞,還是;代詞,他的)
11.【答案】(1)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
那是困難的。您為什么要滅掉鄭國來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3分)
(得分點:鄙,焉,倍)
(2)晉國發(fā)生饑荒,秦國賣給了我們糧食,如今秦國饑荒請求來買糧食,給
他糧食還有什么疑問的呢?(得分點:貸,糴,何疑)
12.【答案】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
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斷對1處得1分)
譯文
燭之武一席話就使秦穆公背棄晉國親近鄭國,舍棄強大的援軍,使弱小的.國家依附;拋棄與晉國的舊恩,召來(晉國)新的怨恨;舍棄成功,去冒危險。要不是其中的利益非常切合秦穆公的心思(要不是燭之武所說的利益與危害深深擊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這樣呢?秦穆公對于晉國來說,相互結(jié)交很長時間了,相互的信義也很深了,相互的交情也很厚了,(但)一旦被燭之武說的利益誘惑(一旦恐懼于燭之武所說的利益變化),拋棄晉國就像擦眼淚吐唾沫一樣容易,(將來)對鄭國又有什么(不能拋棄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燭之武所說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一定會很快轉(zhuǎn)變?nèi)プ分鹉歉蟮睦媪耍?/p>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后漢書原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厲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舉孝廉。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
- 《桃花源記》原文及欣賞《桃花源記》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
- 易錯文言文的知識點一、通假字1、縛者曷為者也“曷”通“何”,什么2、人非所與熙也“熙”通“嬉”,開玩笑二、古今異義詞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其實
- 八年級上冊必背文言文名句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復(fù)習(xí)和迎考準備,確保將所涉及的中考考點全面復(fù)習(xí)到位,讓孩子們充滿信心的步入考場,現(xiàn)特準備了八年
- 顏衎,字祖德,兗州曲阜人。少苦學(xué),治《左氏春秋》。梁龍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聞。后唐天成中,為鄒平令。符習(xí)初鎮(zhèn)天平,以書告屬邑毋聚
- 張佐治遇蛙文言文原文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下面小編整理的張佐治遇蛙文言文原文,歡迎來參考!原文:金華郡守張佐治至一處,見蛙無數(shù),夾道鳴噪,
- 論語文言文練習(xí)題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
- 陋室銘文言文賞析《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唐代詩人劉禹錫(字夢得)所作?!堵毅憽肪勖鑼?、抒情、議論于一體。通過具體描寫&qu
-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文言文練習(x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齊緡王三十六年,王為東帝,秦昭王為西帝。蘇代自燕來,入齊,見于章華東門。齊
- 南史原文:伏暅,字玄耀.曼容之子也。幼傳父業(yè),能言玄理,與樂安任防、彭城劉曼俱知名。仕齊位東陽郡丞、鄞令。時曼容已致仕,故頻以外職處,令得養(yǎng)
- 葉公好龍文言文翻譯葉公好龍這個成語大家一定不陌生,下文是小編整理的葉公好龍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葉公好龍:原文】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
- 廖 立 傳廖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先主領(lǐng)荊州牧,辟為從事,年未三十,擢為長沙太守。先主入蜀,諸葛亮鎮(zhèn)荊土,孫權(quán)遣使通好于亮,因問士人皆誰相
- 清明祭詩十四首 其一 春雨清明濕杏花,&nb
- 《百家姓.冀》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1、出自以國名為氏。相傳唐堯的后代,在西周時有被封在冀國(今山西省河津縣一帶)的,后來,冀國被虞國所滅
- 高中文言文《廉頗藺相如列傳》知識歸納一、掌握下列文言詞1、宦者令: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宦官的頭目)2、舍人: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門客)3、和
- 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聽到船上有 * 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
- 漢書原文: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孫也。明經(jīng)學(xué),年未二十,舉為議郎。光祿勛匡衡舉光方正,為諫大夫。坐議有不合,左遷虹長。成帝初即位,舉為博士
- 宋書原文:許均,開封人。父邈,太常博士。均,建隆中應(yīng)募為龍捷卒,征遼州,以功補武騎十將,賜錦袍、銀帶。從曹彬征金陵,率眾陷水砦,流矢貫手。改
- 姜宸英原文:明神宗皇帝在位之十年十月,上用言官論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馮保罔上諸不法事,罪當誅謫,旋命有司籍其家。當是時,中外莫不稱快,服上英決而御史李
- 張衡傳的文言文翻譯《張衡傳》為傳統(tǒng)名篇,選自《后漢書》,是一篇精彩的人物傳記。通過課文《張衡傳》的學(xué)習(xí),我們又掌握了不少的語文知識。下面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