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11 07:24:27
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
王冕,字元章,紹興諸暨人也。父力農(nóng)。冕為田家子,少即好學(xué),長七尺余,儀觀甚偉,須髯若神,通《春秋》諸傳,嘗一試進(jìn)士舉,不第,即焚所為文,益讀古兵法,有當(dāng)世大略。著高檐帽被綠蓑衣履長齒木履擊木劍行歌會稽市或騎黃牛持漢書以讀人或以為狂生。同里王公止善甚愛重之,為拜其母。王后為江浙檢校,君往謁,衣敝,履不完,足指踐地。王公深念,遺草履一緉,諷使就吏祿,君笑不言,置其履而去。時高郵申屠公酮新任紹興理官,過武林,問交于王公。公曰:“越多傳先君子,非所敢知。吾里人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于俗。公欲與語,非就見不可?!瘪o至,即遣吏以自通。君曰:“我不識申屠公,所問者他王先生耳。”謝不與見,吏請不已。君斥曰:“我處士,寧與官府事!毋擾乃公為也?!本稚茖懨坊ㄖ袷?,士大夫皆爭走館下,縑素山積。君援筆立揮,千花萬蕊成于俄傾。每畫竟,則自題其上,皆假圖以見意。為歌詩,雄渾跌宕,以古豪杰自居久之。復(fù)游金陵,諸御史雖新貴,皆加敬待。遂北上燕薊,縱觀居庸、古北之塞。至正戊子南歸,過吳中,謂予言:“黃河將北流,天下且大亂。吾亦南棲以遂志,子其勉之?!庇谑菗駮骄爬镔I山一頃許,筑草堂,讀書其中。服古衣冠,或乘小扁舟日“浮萍軒”,自放于鑒湖之曲,好事者多載酒從之。歲己亥,君方晝臥,適外寇入,君大呼曰:“我王元章也?!笨艽篌@,重其名,與君至天章寺,其大帥置君上坐,再拜請事。君曰:“今四海鼎沸,爾不能進(jìn)安生民,乃肆虜掠,滅亡無日矣。汝能為義,誰敢不服;汝為不義,誰則非敵?越人秉義,不可以犯,吾寧教汝與吾父兄子弟相殺乎?汝能聽吾,即改過以從善;不能聽,即速殺我。我不與若更言也。”大帥復(fù)再拜;終愿受教。明日,君疾,遂不起,數(shù)日以卒。眾為之具棺服,斂之。葬山陰蘭亭之側(cè),署曰“王先生墓”云。
(選自《稗史集傳》,有刪節(jié))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當(dāng)世大略 當(dāng):掌管
B.諷使就吏祿 諷:規(guī)勸
C.公欲與語,非就見不可 就:前往
D.我處士,寧與官府事 與:結(jié)交
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王冕“志行不求于俗”的一組是
①儀觀甚偉,須髯若神,通《春秋》諸傳
②不第,即焚所為文,益讀古兵法
③君笑不言,置其履而去
④謝不與見,吏請不已。君斥曰
⑤每畫競,則自題其上,皆假圖以見意
⑥服古衣冠,或乘小扁舟曰“浮萍軒”,自放于鑒湖之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王冤在鄉(xiāng)里頗為知名,申屠駉上任紹興理官時曾經(jīng)過杭州,虛心向王冕請教問題,并請求和他交往。
B.王冕擅長畫梅花竹石,他的畫作在當(dāng)時便備受追捧;他喜歡畫梅花竹石,與其高潔傲岸的品行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C.王冕雖有當(dāng)世大略,但懷有歸隱之心,在北上游歷之后,選擇南歸,在山水之間過起了放逸自適的隱居生活。
D.在危急關(guān)頭王冕自報家門而免于殺身之禍,可見其名氣之大;寥寥數(shù)語而讓敵寇大帥心悅誠服,顯示了他非凡的.口才。
參考答案:
8. D/與:參與。
9. C/①寫其長相與才華,非“志行”;⑤作畫題詩抒fa6*情懷,不是“不求于俗”。
10.A/申屠駉是向王子善詢問可以交往的人,非向王冕請教。
文言文參考譯文:
王冕,字元章,是紹興諸暨縣人。他的父親致力于農(nóng)事。王冕是農(nóng)家的孩子,小時候就喜歡學(xué)習(xí),身高七尺多,容貌很雄偉,胡須長得很美,如同神人,通曉《春秋》的各種傳著,曾經(jīng)參加過一次進(jìn)士考試,沒有考上,就燒掉了為應(yīng)試所寫的文章,更加勤閱讀古代的兵法,具有管理國家的遠(yuǎn)大謀略。他戴著高檐帽,披著綠蓑衣,穿著長齒木屐,揮擊著木劍,在紹興街市上邊走邊唱,有時又騎著黃牛,拿著《漢書》誦讀,有人認(rèn)為他是一個狂人。同鄉(xiāng)人王止善很喜愛和看重他,為此曾去拜見他的母親。王止善后來做了江浙檢校,王冕前去拜見他,衣衫破爛,鞋子也不完好,連腳趾都踩在地上。王止善深深地憐惜他,送給他一雙草鞋,婉言勸他接受官吏的祿位。王冕笑了笑不說話,放下那雙草鞋就離開了。當(dāng)時高郵人申屠駉剛剛擔(dān)任紹興理官,經(jīng)過杭州時,向王止善詢問當(dāng)?shù)?a href="/cd/z/zhide21803.htm">值得交往的人物。王止善說:“越地有很多聞名的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先輩,但我都沒有機(jī)緣結(jié)交。我有一個叫王元章的同鄉(xiāng),他的志向和品行都不同于一般人。您如果想跟他交往,非前去拜訪他不可。”申屠駉到了紹興,就派下屬通報自己的姓名求見。王冕說:“我不認(rèn)識申屠駉,他問的是別的王先生吧。”推辭不跟申屠駉見面,那個下屬不停地請求。王冕呵斥他道:“我是不愿做官的讀書人,難道能參與官府的事情嗎!不要攪擾你家老爺辦公務(wù)吧?!蓖趺嵊稚瞄L畫梅花竹石,士大夫都爭相跑到他的住處,帶來的細(xì)絹像山一樣堆積。王冕拿起筆立即揮動,千萬朵花一會兒就畫好了。每次畫完后,就自己在上面題詩一首,都是借助圖畫表達(dá)自己的內(nèi)心。王冕創(chuàng)作詩歌,風(fēng)格雄渾,跌宕起伏,他長時間把自己看作古代英雄豪杰一樣的人物。后來又到南京一帶游歷,眾御史雖然新登高位,都很尊敬地對待他。于是又北上到了燕州和薊州一帶,飽覽了居庸關(guān)、古北口要塞。至正戊子年王冕回到南方,經(jīng)過吳中時,對我說:“黃河將要往北流,天下即將大亂。我也要回到南方居住來實(shí)現(xiàn)心愿,你好好努力吧?!庇谑撬x擇會稽山一個叫九里的地方購買了一頃左右的小山,修筑了草堂,在里面讀書。他穿戴著古時候的衣服帽子,有時候乘坐著一只名叫“浮萍軒”的小船,在鑒湖彎曲的水濱自我放逸,喜歡多事的人大多用船裝著酒跟隨著他。己亥年的一個白天,王冕正在睡覺,恰好外來的敵寇進(jìn)到他屋中,王冕大聲喊道:“我是王元章?!睌晨艽蟪砸惑@,敬重他的名氣,于是和王冕一道來到天章寺,敵寇的大帥讓王冕坐到上座,連拜兩拜向他請教軍事。王冕說:“現(xiàn)在天下大亂,你不能夠站出來安撫百姓,卻大肆搶掠,滅亡的日子不遠(yuǎn)了。如果你能夠做符合道義的事,誰敢不歸服你呢?你做不符合道義的事,那么誰不是你的敵人呢?越地的人們秉持道義,不可以侵犯,我難道會教你和我的父老兄弟相互殺戮嗎?如果你能夠聽從我的勸告,那么立即改正錯誤依從善道;如果不能聽從我的勸告,就趕快殺了我。我不再和你說話了?!贝髱浻诌B拜了兩拜,始終愿意接受教誨。第二天,王冕生病了,于是不能起身,幾天后就去世了。人們?yōu)樗麥?zhǔn)備了棺材和壽服,將他下葬。他埋葬在山陰縣蘭亭的旁邊,墓碑上寫的是“王先生墓”。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余居隨園三年,捧檄入陜。歲未周,仍賦《歸來》。所植花皆萎,瓦斜墮梅,灰脫于梁,勢不能無改作。則率夫役,芟(shān)石留,覓土脈,增高明之麗
-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diǎn):信陵君竊符救趙一、通假字1、坐:直上載公子上坐(通"座")2、俾倪:見其客朱亥,俾倪(通&quo
- 文言文明史曾鑒傳原文及翻譯《明史·曾鑒傳》曾鑒,字克明,其先桂陽人,以戍籍居京師。天順八年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通州民十余人坐為盜,獄已具,鑒辨
- 唐重,字圣任,眉州彭山人。少有大志。大觀三年進(jìn)士。授蜀州司理參軍。先是,朝廷以拓土為功,邊帥爭興利以徽賞,皆誘近邊蕃夷獻(xiàn)其地之不可耕者,謂之
- 文言文閱讀題練習(xí)及答案:張景衣襕自擁車入,欲以此駭眾取名。時張景能文有名,唯袖一書簾前獻(xiàn)之。主司說,大稱賞,擢景優(yōu)等。時人為之語曰:“柳開
- 《百家姓.濮陽》文言文的歷史來源《百家姓.濮陽》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出自姬姓,顓頊的后代以地名為氏。古代有一條河叫濮水,濮水南岸一塊豐饒的地方
- 中考語文文言文捕蛇者說考點(diǎn)1、文章開頭,作者為什么要如此強(qiáng)調(diào)“異蛇”之毒?這是作者設(shè)置的一個懸念,為下文埋下伏筆,暗示了當(dāng)時的世上還有比毒蛇
- 觀巴黎油畫記〔清〕薛福成①⑴光緒十六年春閏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蠟人館。見所制蠟人,悉仿生人,形體態(tài)度,發(fā)膚顏色,長短豐瘠,無不畢肖。自王公卿相
- 司馬錯論伐蜀文言文翻譯《司馬錯論伐蜀》是記敘戰(zhàn)國時秦國關(guān)于外交軍事的一交論爭,是秦惠王進(jìn)行軍事擴(kuò)張,推進(jìn)王業(yè)的軍事論辯。秦相張儀主張伐韓,秦
- 文言文的篇章結(jié)構(gòu)一、學(xué)弈這段古文共有4句,有三層意思。第一句是一層意思,指出弈秋這個人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這句話為下文做了鋪墊,因?yàn)槊麕煶?/div>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彈雀,豈非可惜?況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徑即受納,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陳禾文言文及翻譯陳禾字秀實(shí),明州鄞縣人。元符三年進(jìn)士。累遷辟雍①博士、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陳禾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何讀懂文言文文段帶著“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結(jié)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宋濂原文:辛丑二月癸卯,予始與劉伯溫、夏允中二君游鐘山。出東門,過半山報寧寺。白煙涼草,離離蕤蕤,使人躊躇不忍去。沿道多蒼松,或如翠蓋斜偃,楊士奇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楊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學(xué)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謚文貞,漢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zhèn)《讀孟嘗君傳》文言文及賞析《讀孟嘗君傳》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篇駁論文。王安石指出孟嘗君非將士之人,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雄而已,而賢明之士是指治國黃宗羲原文:余少學(xué)南中,一時詩人如粵韓孟郁上柱、閩林茂之古度、黃明立居中、吳林若撫云鳳皆授以作詩之法。如何漢魏,如何盛唐,抑揚(yáng)聲調(diào)之間,規(guī)模讓文言文教學(xué)成為一道風(fēng)景語文新課表明確指出:語文教學(xué)“應(yīng)致力于學(xué)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傳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精華,應(yīng)是文言文教學(xué)的主王曙,字晦叔,河南人。中進(jìn)士第,知定??h。還,為群牧判官,考集古今馬政,為《群牧故事》六卷,上之。遷太常丞,坐舉進(jìn)士失實(shí),降監(jiān)盧州茶稅,再遷劉元卿《賢類編》寓言故事原文: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曰:“獲則烹?!逼涞軤幵?“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訟于社伯。社伯請剖雁,烹燔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