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常用實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13 04:10:04
標簽: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常用實詞
1.去(qù)
(1)動詞。
①離開,去。如: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距離。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兩小兒辯日》)
③除去,去掉。如:去死肌(《捕蛇者說》)
(2)形容詞。
過去的。如:譬如朝霞,去日苦多(《短歌行》)
(3)副詞。
表示去做某件事。如: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朝天子?詠喇叭》)
2.卻(qùe)
(1)動詞。
轉頭,回頭。如:卻看妻子愁何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副詞。
①再,還。如: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雨夜寄北》)
②反而,反倒,表語氣轉折。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3)助詞。
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如:了卻君王天下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3.如(rú)
(1)動詞。
①比得上,及。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如同。如:庭下如積水空明(《記承天詩夜游》)
(2)介詞。
對,把。如: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連詞。
表假設,如果。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傷仲永》譯文及注釋《傷仲永》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下面
- 元史原文:張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少能挽強命中,嘗從其父出林中,有虎,珪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軍盡歡。至元十六年.珪年十六,攝管軍萬戶
- 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歲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為弓,剡矢射。俺答獵,虎琥其前,芳一發(fā)斃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馬,侍左右。芳陽為之用,
- 元史原文:楊惟中,字彥誠,弘州人。金末,以孤童子事太宗,知讀書,有膽略,太宗器之。年二十,奉命使西域三十余國,宣暢國威,敷布政條,俾皆籍戶口
- 陳獻章,字公甫,新會人。舉正統(tǒng)十二年鄉(xiāng)試,再上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學。居半載歸,讀書窮日夜不輟。筑陽春臺,靜坐其中,數(shù)年無戶外跡。久之,復
- 魏源,字文淵,建昌縣人。永樂四年進士,除監(jiān)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黃子威誣。奏減浙東瀕海漁課。巡按陜西,西安大疫,療活甚眾。奏言:“諸府倉粟積一千
- 孔子圍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幾死乎?”曰:“然?!薄白訍核篮??”曰:“然?!比卧唬骸坝鑷L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
- 元史原文:張雄飛,字鵬舉,瑯琊臨沂人。至元二年,廉希憲薦之于世祖,召見,陳當世之務,世祖大說。授同知平陽路轉運司事,搜挾蠹弊,悉除之。帝問處
- 《月談賦》文言文《月談賦》文言文蓋夫窮通造化,入圣超凡,命不易設,書當熟記。欲曉生平造化,當知二路推詳。氣有盈虛進退,格有清濁從違。格有可取
- 羅洪先,字達夫,吉水人。父循,進士。歷兵部武選郎中。會考選武職,有指揮二十余人素出劉瑾門,循罷其管事。瑾怒罵尚書王敞,敞懼,歸部趣易奏。循故
- 《齊桓晉文之事》文言文的學案復習【復習目標】1. 知識目標了解孟子及《孟子》的相關知識,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2. 能力目標理
- 有備無患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是一種性練習,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備無
- 南史原文:虞玩之字茂瑤,會稽余姚人也。玩之少閑刀筆,泛涉書史。仕宋為烏程令。路太后外親朱仁彌犯罪,玩之依法蒙之。元徽中,為尚書右丞。齊高帝參
- 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譯文及賞析與朱元思書南北朝:吳均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
- 宋史原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陽曲人。進士及第,歷秘書省著作郎。政和間,天下爭言瑞應,廷臣輒箋表賀,徽宗觀所作,稱為奇才。他日,特出制詔三題使
- 《論衡·卷十七·是應篇》文言文及翻譯原文儒者論太平瑞應,皆言氣物卓異,硃草、醴泉、翔〔風〕、甘露、景星、嘉禾、詬、蓂莢、屈軼之屬;又言山出車
- 流行于宋金時期十首名曲,其中包括:蘇小小《蝶戀花》、蘇東坡《念奴嬌》、晏叔原《鷓鴣天》、柳蓍卿《雨霖鈴》(柳蓍卿即柳永) 、辛稼軒《摸魚兒》
- 陳子昂別傳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縣人也。奇杰過人,姿狀岳立,始以豪家子馳俠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嘗從博徒入鄉(xiāng)學,慨然立志。因謝絕門客,專精
- 黃福,字如錫,昌邑人。上書論國家大計。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時,深見倚任。成祖列奸黨二十九人,福與焉。成祖入京師,福迎附。李景隆指福
- 歐陽修《送徐無黨南歸序》原文及翻譯導語: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下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