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學習口訣和方法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03 10:57:08
文言文的學習口訣和方法
文言文的學習口訣
文言文短小思想深刻,結構層次也較清晰。
同學們學習文言文,積累知識須堅持。
初學方法要定格,貪多求全不消化。
文學常識心里明了,字詞語義認讀準。
翻譯不能全盤上,多看注釋勤思考。
重點句、關鍵句、特殊句,直譯意譯相結合。
熟讀背誦經常用,看看“提示”文意通。
謙虛認真學古人,妙筆生花文章新。
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一定要借助注釋自己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我們要善于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梢宰约褐谱饕粋€“常用文言詞簡表”,列出“詞、詞類、意義、例句”幾個欄目,使知識系統(tǒng)化,提高。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
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講一概當成解釋字義的根據,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于勸善規(guī)過足矣”一句,課文下面注解為“能夠做到規(guī)勸行好事,不行壞事就不壞了”。這僅是串大意,但學生常據此對號入座地去釋義,誤以為“至于=能夠做到”,“足=不壞”,這就脫離了字詞的既定意義,造成錯誤概念。其實“至于”和“足”不解釋也行。而若認為“勸=規(guī)勸”,就又脫離了具體語境,因為“規(guī)勸”與行善搭配不起來。這個“勸”就是“勸勉”的意思,與“勸學”的“勸”同義。對翻譯和字義的準確解釋不加區(qū)分,很容易違背理解字義詞義的基本原則。
3.牢牢記住主要
主要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形式,記住形式,便于識記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1)、“......者,......也?!边@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保ǎ?)、“......,......也?!迸袛嗑渲?,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3)、“......者,......?!庇械呐袛嗑洌辉谥髡Z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保ǎ?)、“......者也?!痹诰淠┻B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保ǎ?)、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天下梟雄。”()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很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4.提倡誦讀
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可培養(yǎng)語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在語言形式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書面語言,和后來歷代作家仿古語言而寫成的作品,屬古漢語體系,這類文章跟現(xiàn)代文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語言上的差異。因此文言文學習的難點和重點,也在語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詰屈聱牙;詞的通假、活用、古今異義,讓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特殊句式,跟現(xiàn)代漢語習慣更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多誦讀,才能培養(yǎng)古漢語語感,只有多誦讀,才能了解現(xiàn)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系,才能領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更是一個“泱泱文章大國”,文言文中有許多為政、為人、為學的好文章,好觀點。還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詞語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過讀,尤其是誦讀,才能體味其特有的品味和意蘊。誦讀可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借助注釋,粗讀課文。預習時完成粗讀任務。粗讀的首要任務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課文結構。結合注釋,根據上下文讀兩三遍,對課文內容應該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讀中要畫出疑難詞句,以備在課堂上提交討論。
第二步,質疑、解難、細讀課文。通過課內細讀,要能準確地正音、正形、斷句,要解決粗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要增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領會,精讀課文。精讀時要力求讀出語氣、語調和節(jié)奏。通過精讀,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體會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第四步,鑒賞評價,熟讀課文。這一步主要靠同學們在課后主動進行。要熟讀成誦,要強化文言字詞的學習效果,深化對課文內容、結構的理解。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文學鑒賞、評價能力。
誦讀時要做到:眼觀其義,口讀其聲,耳聽其言,腦思其義,把眼、口、耳、腦都動員起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黃州快哉亭記文言文習題及答案黃州快哉亭記蘇轍蓋①亭之所見②,南北百里,東西一舍③。濤瀾洶涌,風云開合。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④悲嘯于其
- 《喜雨亭記》翻譯及賞析蘇軾的《喜雨亭記》自身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有許多令人品味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摹断灿晖び洝贩g及賞析,歡迎閱讀
- 高三語文文言文通假字高考必備通假字: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绷T:通“疲”;疲勞。形容詞?!傲T夫
- 《曾子殺彘》文言文及注解《曾子殺彘》文言文中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這種教育方法是可取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
- 酈道元原文: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
- 盤點文言文中詞語詩歌是年這一年。是年,謝莊辦團。(《馮婉貞》)經年一年。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柳永《雨霖鈴》)期年滿一年。期jī年之
- 宋書原文:劉粹,字道沖,沛郡蕭人也。粹家在京口,少有志干,初為州從事。高祖①克京城,參建武軍事。從平京邑,轉參鎮(zhèn)軍事,尋加建武將軍、沛郡太守
- 舊五代史原文:康福,蔚州人,世為本州軍校。祖嗣,蕃漢都知兵馬使,累贈太子太師。父公政,歷職至平塞軍使,累贈太傅。福便弓馬,少事后唐武皇,累補
- 《曹劌論戰(zhàn)》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zhàn)中對此次戰(zhàn)爭的一番評論,并在戰(zhàn)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文章說明了在戰(zhàn)爭
- 文言文閱讀練習及其答案(甲)……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 張騫史記文言文翻譯導語: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
- 耿恭字伯宗,扶風茂陵人。少孤??犊啻舐?,有將帥才。永平十七年冬,騎都尉劉張出擊車師,請恭為司馬,與奉車都尉竇固及從弟駙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
- 北齊書原文:李元忠,趙郡柏人人也。初,元忠以母老多患,乃專心醫(yī)藥,研習積年,遂善于方技。性仁恕,見有疾者,不問貴賤,皆為救療。家素富實,其家
- 《宋史·魏羽傳》文言文的原文及譯文《宋史·魏羽傳》原文及譯文宋史原文: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少能屬文,上書李煜,署弘文館校書郎。時改當
- 竹鶴軒記廣昌司訓羊城李先生明之:篤學而好修者也。嘗辟一軒,以為燕休之所。軒之前種竹數(shù)十個,庭中養(yǎng)二鶴,蔭翠條而啄石苔。每煙雨之晨、風月之夕,
- 石崇與王榿爭豪 石崇與王愷爭豪,并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
- 新唐書原文:淹字執(zhí)禮,材辯多聞,有美名。隋開皇中,與其友韋福嗣謀曰:“上好用隱民,蘇威以隱者召,得美官?!蹦斯踩胩咨?,為不仕者。文帝惡之,
-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原文及注釋《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是唐朝詩人王維所作的一篇散文,本為書信,因其有詩歌美感與韻律,成為唐朝文散名作。以下是小編為大
- 文言文選擇題練習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張儀已學,游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壁,門下意張儀,曰
- 明史原文:王翱,字九皋,鹽山人。永樂十三年,翱兩試皆上第,授大理寺左寺正。宣德元年,擢御史,時官吏有罪,不問重輕,許運磚還職。翱請犯贓吏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