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文章二選一做題及參考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18 02:56:34
文言文文章二選一做題及參考答案
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回答問題。
[甲]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幕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古者諫無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無①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眾,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當(dāng)志其大,舍其細(xì),先其急,后其緩。專利國家,而不為身謀。彼汲汲②于名者,猶汲汲于利也。其間相去何遠(yuǎn)哉?
天禧初,真宗詔置諫官六員,責(zé)其職事。慶歷中,錢君始書其名于版③。光恐久而漫滅,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將歷指其名而議之曰:某也忠,某也詐,某也直,某也曲④。嗚呼!可不懼哉?
(司馬光《諫院題名記》)
[注]①無:同“莫”。沒有人,沒有誰。②汲汲:心情迫切、急于求得的樣子。③版:名籍,名冊。④曲:xie6*惡。
1.解釋下面加粗字詞的含義。
(1)朝暉夕陰________
(2)長煙一空________
(3)萃于一官使言之________
(4)而不為身謀________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之人將歷指其名而議之曰:某也忠,某也詐,某也直,某也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問題。
(1)A.概括甲文第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概括乙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甲文中能表現(xiàn)做人(做官)理想境界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B.乙文中能表現(xiàn)做官理想境界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日光;(2)全;(3)聚(集),集中;(4)謀劃(打算)
2.(1)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安居樂業(yè)),各種荒廢了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
(2)后來的人將會逐個指著他們的姓名,議論他們說:某人忠誠,某人奸詐,某人正直,某人xie6*惡、
3.(1)A.說明作記的緣由(敘述事情的本末緣起)B.寫出(諫院)題名的由來和意義。
(2)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也可);B.專利國家,而不為身謀。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南史原文:顧野王,字希馮,吳郡吳人也。父烜,信威臨賀王記室, 兼本郡五官掾,以儒術(shù)知名。野王幼好學(xué)。七歲,讀《五經(jīng)》,略知大旨。九
- 閱江樓記(明)宋濂金陵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類皆偏據(jù)一方,無以應(yīng)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于茲,始足以當(dāng)之。由是聲教所暨,罔間朔、南;
- 畫家趙廣不屈文言文及翻譯畫家趙廣不屈選自陸游的《老學(xué)庵筆記》。下面是畫家趙廣不屈文言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原文:趙廣,合肥人。本李伯時家小史,
- 明史原文:林瀚,字亨大,閩人。父元美,永樂末進(jìn)士,撫州知府。瀚舉成化二年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弘治初,召修《憲宗實錄》。充經(jīng)筵講官。稍遷國
- 文言文閱讀理解:宋史楊掞傳閱讀下面的這則文言文,完成文后的練習(xí):楊掞(shàn)字純父,撫州臨川人。少能詞賦,里陳氏館之教子,數(shù)月拂衣去。用
- 李舜臣,字子思,隆州井研人。生四年知讀書,八歲能屬文,少長通古今,推跡興廢,洞見根本,慨然有志于天下。紹興末,張浚視師江、淮,舜臣應(yīng)詔上書,
- 夢溪筆談夢溪筆談 卷三 辯證一 古今衡制 原文 &nb
- 劉文靜字肇仁,倜儻有器略。與晉陽宮監(jiān)裴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咤曰:“天下方亂,吾將安舍?”文靜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資也。吾二人者可終羈賤乎
- 中考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蔡邕聽琴蔡邕聽琴牐犖餿擻猩脹┮造嗾擷伲邕②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③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擾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
- 愚人食鹽文言文閱讀題愚人食鹽(7分)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①鹽。既得鹽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緣有鹽故。
- 日知錄文言文翻譯《日知錄》是古代漢族政治學(xué)術(shù)論著。明末清初著名學(xué)者、大思想家顧炎武的代表作品,對后世影響巨大。日知錄文言文翻譯,我們來看看。
- 新唐書原文:房玄齡,齊州臨淄人。幼警敏,貫綜墳籍,善屬文。年十八,舉進(jìn)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dāng)為國器?!?/div>王朗字景興,東??と艘?。以通經(jīng),拜郎中,除菑丘長。師太尉楊賜。賜薨,棄官行服。舉孝廉,辟公府,不應(yīng)。徐州刺史陶謙察朗茂才。時漢帝在長安,關(guān)東讓文言文教學(xué)成為一道風(fēng)景語文新課表明確指出:語文教學(xué)“應(yīng)致力于學(xué)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傳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精華,應(yīng)是文言文教學(xué)的主陳亮原文:臣竊惟中國天地之正氣也,天命之所鐘也,人心之所會也,衣冠禮樂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雖挈中國衣冠禮樂而寓之偏方①,天命人心中考文言文道理啟示文言文中都包含了一些道理,給人以啟示。以下是中考文言文道理啟示,歡迎閱讀。農(nóng)婦與鶩原文昔皖南有一農(nóng)婦,于河邊拾薪,微聞禽聲李之芳,字鄴園,山東武定人。順治四年進(jìn)士,授金華府推官。卓異,擢刑部主事。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總督浙江軍務(wù)。會吳三桂反,十三年,奏請復(fù)標(biāo)兵宋史原文:安丙,字子文,廣安人。淳熙間進(jìn)士,調(diào)大足縣主簿。通判隆慶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張鼎,發(fā)常平粟振之。尋又鑿石徙溪,自是無水患。文言文《張衡傳》賞析張衡(78~139),中國東漢科學(xué)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人。出身望族,漢安帝永初五年(1王祎,字子充,義烏人。幼敏慧,及長,身長岳立,屹有偉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危素、張起巖并薦,不報。隱青巖山,著書,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