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練習(xí)題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17 21:35:56
文言文練習(xí)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題。(10分)
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家貧,不能從師,又無書,時取旁舍兒書,屏人竊誦。從外兄①所獲《書經(jīng)》,四角已漫滅,且無句讀②,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十歲,于外家藥籠中見《詩經(jīng)》,取而疾走。父見之,怒,督往田,則攜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畢身不忘。久之,返臨川,與南英輩③以時文名天下。其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萬首。經(jīng)生④舉業(yè)之富,無若際泰者。
(選自《明史》)
【注釋】①外兄:表兄。②句讀:古人稱文詞之間該停頓的地方叫句或讀,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標點。③南英輩:指艾南英等三人,與陳際泰被合稱為臨川四才子。④經(jīng)生:泛指研讀經(jīng)書的書生。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1)取而疾走( ▲ ) (2)與南英輩以時文名天下( ▲ )
(3)其為文 ( ▲ ) (4)無若際泰者 ( ▲ )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標點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
A.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
B.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
C.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
D.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
3.對文中畫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
A.他就被父親帶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詠《詩經(jīng)》,于是終身不忘。
B.他就把《詩經(jīng)》帶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聲歌唱,于是終身不忘。
C.他就被父親帶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聲歌唱,于是終身不忘。
D.他就把《詩經(jīng)》帶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詠《詩經(jīng)》,于是終身不忘。
4.文中 ▲ 一句直接寫出了陳際泰聲名之隆, ▲ 一句從側(cè)面表明他作品之豐。(用文中原句填空)(2分)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4分)(1)跑(2)聞名(3)代他(指陳際泰)(4)比得上
2.(2分)B
3.(2分)D
4.(2分)與南英輩以時文名天下(1分);經(jīng)生舉業(yè)之富,無若際泰者。(1分)
附:參考譯文
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家里貧窮,不能夠拜師讀書,又沒有書籍,有時拿鄰居家孩子的書,躲著人偷偷地誦讀。從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書經(jīng)》,書的四角已經(jīng)磨滅變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沒有劃分句讀,自己根據(jù)文意去判斷區(qū)分(哪個地方該有停頓),于是就通曉了《書經(jīng)》的大意。十歲,在舅家藥籠中見到《詩經(jīng)》,拿著就快速地跑了。父親看見了,很生氣,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陳際泰就把《詩經(jīng)》帶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詠《詩經(jīng)》,于是終身都沒有忘記。很久以后,返回臨川,同艾南英等人憑借八股文而聞名天下。陳際泰寫詩作文,非常勤敏,一天可以寫二三十首詩,先后寫的詩達到了萬首。讀書人應(yīng)試詩文的數(shù)量,沒有比得上陳際泰的。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2014高考語文之文言文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總匯編(上)(新課標卷Ⅰ)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于
- 小學(xué)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jié)篇一:小學(xué)語文文言文考點梳理及練習(xí)題一、通假字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說,通“悅”,愉快,高興?!墩撜Z十
- 語文文言文試題和答案東染院使種君墓志銘[宋]范仲淹君諱世衡,字仲平,國之勞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請銘于予。予嘗經(jīng)略陜西,知君最為詳,懼遺其
- 木蘭詩文言文中虛詞木蘭詩文言文中虛詞有哪些?許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guān)虛詞,歡迎閱讀。木蘭詩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
- 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譯文1.《公輸》公輸盤為楚國造了云梯那種器械,造成后,將用它攻打宋國。墨子聽說了,就從齊國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國國
- 婁師德雅量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武后)以夏官侍郎婁師德同平章事①。師德寬厚清慎,犯而不校②。與李昭德俱入朝,師德體肥行緩,昭德屢待之不至,怒
- 送楊少尹序文言文【原文】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于是公卿設(shè)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shù)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
- 明史原文:王翱,字九皋,鹽山人。永樂十三年,翱兩試皆上第,授大理寺左寺正。宣德元年,擢御史,時官吏有罪,不問重輕,許運磚還職。翱請犯贓吏但許
- 左傳宣公宣公七年的文言文作者:左丘明【經(jīng)】七年春,衛(wèi)侯使孫良夫來盟。夏,公會齊侯伐萊。秋,公至自伐萊。大旱。冬,公會晉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
- 君不自詐 有上書請去佞臣者,上問:“佞臣為誰?”對曰:“臣居草澤①,不能的②知其人,愿陛下與群臣言,或佯
- 文言文閱讀理解練習(x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題目。明況鐘以吏員事尚書呂震,尚書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后遷郎中,知蘇州府。公初至府,佯不解事
- 中考文言文倒裝句知識點(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diào)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
- 中考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書面語,文言文的閱讀一直是考生們頭疼的
- 《三國志·鄧艾傳》文言文閱讀回答問題。(5分)鄧艾字士栽,少孤。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故太丘長陳寔①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艾遂自名
- 《馬說》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馬說》韓愈原文: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
- 生查子 旅夜彭孫通薄醉不成鄉(xiāng)①,轉(zhuǎn)覺春寒重。枕席有誰同?夜夜和愁共。夢好恰如真,事往翻如夢。起立悄無言,殘月生西弄②。注釋①鄉(xiāng):指醉鄉(xiāng)。②西
- 李孝壽,字景山,李及之子。為開封府戶曹參軍。元符中,呂嘉問知府事,受章悼、蔡卞指,鍛煉上書人,命孝壽攝司錄事,成其獄?;兆诩次?,嘉問先已得罪
- 王冕故事文言文翻譯王冕的故事出自清代吳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講述了出生農(nóng)家的王冕,因為家窮不能上學(xué),他白天參加田間勞動,晚上到寺院長明燈下
- 文言文閱讀題的做題技巧文言文閱讀問題設(shè)計一般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nèi)容理解題。對于不同的題目則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一、詞語解
- 初中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文言文的考察在“難易程度上”應(yīng)屬于“易”的。通??疾煲韵聨追矫妫?.能正確地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2.能正確地將文言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