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節(jié)選)和《成侯鄒忌為齊相》文言文練習(xí)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21 04:38:40
《鄒忌諷齊王納諫》(節(jié)選)和《成侯鄒忌為齊相》文言文練習(xí)
(四)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節(jié)選)和《成侯鄒忌為齊相》,完成17~20題。(共12分)
甲文
鄒忌入朝見威王,曰:“……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p>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文: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闬①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zhàn)不勝,田忌不進②;戰(zhàn)而不死,曲橈③而誅?!编u忌以為然,乃說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戰(zhàn)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闬,公孫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⑦天下,欲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孫闬因令人捕為人卜者⑨,亦驗其辭⑩于王前。田忌遂走。(《戰(zhàn)國策·齊策一》)
注釋:①闬:念hàn。
②不進:指不再威脅到鄒忌。
③曲橈:橈,念náo。曲橈,這里指混淆視聽、羅織罪名。
④說:念shuì,勸說,說服。
⑤十金:當(dāng)時齊國二十兩為一金。
⑥卜:念bǔ,燒灼龜甲,看其裂紋以預(yù)測吉兇。
⑦威:威懾,使恐懼而屈服。
⑧為大事:這里指zao6*反。
⑨為人卜者:幫人占卜預(yù)測吉兇的人。
⑩驗其辭:驗證占卜者講的話。
17.解釋下列詞語。(2分)
(1)門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說:
(5)走:
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兩個劃線句子的意思。(5分)
(1)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2分)
(2)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19.選出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2分)【 ▲ 】
A.甲文中“諷、刺、諫、謗、譏”幾個詞的感qing6*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詞。
B.甲文中“戰(zhàn)勝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證據(jù)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C.戰(zhàn)功可以抹殺,事實可以歪曲。乙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傳播決定事實,事實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實是由那些有心計的人來設(shè)計的'。
D.讀史可以使人聰明,是非卻需要明辨。乙文中鄒忌采用公孫闬的伎倆,不惜損害國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禍,甚至欲置對方于死地而后快,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20.兩個片斷中的齊王表現(xiàn)出的性格特征差異很大,試分別加以說明。(3分)
參考答案:
17.(1)門口和庭院像市場一樣(熱鬧),或“形容很熱鬧”;
(2)當(dāng)面指責(zé)、當(dāng)面挑刺;
(3)滿一年,或“一年”;
(4)不喜歡對方,關(guān)系不好,感情不和;
(5)跑、逃走、逃跑、出逃。(共2分。對2~3個得1分,對4~5個得2分。關(guān)鍵字詞是判分的主要依據(jù)。有小毛病,如寫了1個錯別字等,可以不扣分)
18.(1)這就是(所謂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敵國)。 / (2)鄒忌認(rèn)為(公孫闬的計策)有道理,就勸說齊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國。(共5分,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即可得滿分)
19.C(2分)
20.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納忠言、決心納諫除弊的賢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將領(lǐng),被鄒忌、公孫闬所騙而逼走了大將田忌,暴露出偏聽偏信的糊涂一面。(3分。答清楚一點得2分,答清楚兩點再得1分。如果有學(xué)生將重點放在說明齊王性格差異的原因上的,最高給2分。而如果只分析鄒忌的行為的,判為審題錯誤,0分。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給分。意對即可)
【乙文翻譯】
成侯鄒忌擔(dān)任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和。公孫闬對鄒忌說:“閣下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呢?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您可以立功;一旦戰(zhàn)敗,田忌就不能再威脅到您;即使不戰(zhàn)死在疆場,田忌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鄒忌認(rèn)為他說得有理,于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
誰料田忌三戰(zhàn)皆勝,鄒忌趕緊找公孫闬商量對策。公孫闬就派人帶著十斤黃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zhàn)三勝,名震天下,現(xiàn)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兇如何?”卜問吉兇的人剛走,公孫闬就派人逮捕為人占卜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問卜者講的話。
田忌聞言大恐,逃亡他鄉(xiāng)避禍。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中高考實詞21.道(dào)(1)名詞。①道路。如: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陳涉世家》)②規(guī)則,正確的方法。如:策之不以其道(《
- 舊唐書原文: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忠嗣初名訓(xùn),以父死王事,賜名忠嗣,養(yǎng)于禁中..累年。及長,雄毅寡言,嚴(yán)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與之論兵,應(yīng)
- 蕭穎士風(fēng)節(jié)蕭穎士為唐名人,后之學(xué)者但稱其才華而已。予反復(fù)考之,蓋有風(fēng)節(jié)識量之士也。為集賢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見之,穎士不詣,林甫怒 其不下己。
- 孔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nbsp;(《論語?為政》)&n
- 元澄,字道鏡,少好學(xué),美鬢發(fā),善舉止,言辭清辯,響若縣鐘。其父任城王薨,居喪以孝聞。襲封,加征北大將軍。以氐羌反叛,除征南大將軍、梁州刺史。
- 中考文言文重點考點《曹劌論戰(zhàn)》一、按原文填空莊公曹劌請見的直接原因是(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他肯定了魯莊公的(
- 貞觀政變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貞觀四年,突厥頡利為李靖所擊敗,其部落多來歸降。詔議安邊之策。中書令溫彥博議:“請于河南處之,得為捍蔽,又不離其
- 丞相牛公文言文閱讀理解丞相牛公①應(yīng)舉,知于頔②相之奇俊也,特詣襄陽求知。住數(shù)月兩見,以海客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將④問曰:累日前有
- 秦觀原文: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fù)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比數(shù)年
- 禰衡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練習(xí):禰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nóng)楊修。融亦深
- 晉書原文:慕容翰字元邕,廆之庶長子也。性雄豪,多權(quán)略,猿臂工射,膂力過人。廆甚奇之,委以折沖之任。行師征伐,所在有功,威聲大振,為遠(yuǎn)近所憚。
- 楚歸晉知罃①①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②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對曰:“二國治戎
- 伊犁鑿井 伊犁城中無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領(lǐng)??①曰:“戈壁皆積沙無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樹,茍其下無水,樹安②??得活? “乃
- 章惇豪俊,博學(xué)善文。進士登名,恥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舉甲科,調(diào)商洛令。與蘇軾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臨絕壁萬仞橫木其上惇作揖軾書壁軾懼怕不敢書。
- 孔子世家贊文言文閱讀答案孔子世家贊《史記》有之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
- 陳豨反,上自將,至邯鄲。而韓信謀反關(guān)中,呂后用何計誅信。上已聞?wù)D信,使使拜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及一都尉為相國衛(wèi)。諸君皆賀,惟平獨吊
- 三國志原文:全琮字子璜,吳郡錢唐人也。父柔,漢靈帝時舉孝廉,補尚書郎右丞,董卓之亂,棄官歸,州辟別駕從事,詔書就拜會稽都尉。孫策到吳,柔舉兵
- 大學(xué)之道文言文翻譯《大學(xué)》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書 章句集
- 《新唐書·裴度傳》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新唐書·裴度傳》裴度,字中立,河?xùn)|聞喜人。貞元初擢進士第,以宏辭補校書郎。舉賢良方正異等,調(diào)河陰尉。遷
- 南史原文:陳慶之字子云,義興國山人也。幼隨從梁武帝。帝性好棋,每從夜至旦不輟,等輩皆寐,唯慶之不寢,聞呼即至,甚見親賞。從平建鄴,稍為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