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字詞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26 20:33:10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字詞翻譯
現(xiàn)實社會跟理想社會中的“大同”社會做對比,指出現(xiàn)實社會中的諸多黑暗現(xiàn)象,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fù)存在,取代的將是“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字詞翻譯,歡迎來參考!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矜 同:鰥)
譯文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所以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zao6*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guān)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
注釋
1. 選自《禮記·禮運》?!抖Y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 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詞取消句子之間的獨立性。行,施行
4. 為:是,表判斷。
5.〔選賢與(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與,通“舉”,推舉,選舉。
6.〔講信修睦(mù)〕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 信:誠信。修:培養(yǎng)。
7. 獨:單獨。
8.〔親〕意動用法,用如動詞,以……為親,撫養(yǎng)。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個“子”也是動詞。
9. 親其親:第一個親,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親人;第二個親,父母。
10. 終:終老,終其天年。
11. 養(yǎng):供養(yǎng)。
12.有所養(yǎng):得到供養(yǎng)。
13.〔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矜,老而無妻的人。矜,通“鰥”。寡,老而無夫的`人。孤,幼而無父的人。獨,老而無子的人。廢疾,殘疾人。
14.〔男有分(fèn)〕男子有職務(wù)。分,職分,指職業(yè)、職守。
15.〔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指女子出嫁。
16.〔貨惡(wù)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惡(wù),憎惡。 藏:私藏。于:在。貨惡:賓語前置。
17.〔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意思是,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力惡:賓語前置。
18. 是故:即“故是”,可譯為“因此”“所以”“這樣一來”。
19.〔謀閉而不興〕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閉,杜絕。興,發(fā)生。
19.〔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zao6*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亂,指zao6*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21. 故:所以。
22.〔外戶〕泛指大門。
23. 而〔是故謀閉而不興〕:連詞,表并列。
24.〔閉〕用門閂插門。
25. 謂:是。
26.〔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
重點注釋
1、 課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理解和認識?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態(tài)。 "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當時人們頭腦中的理想境界,兩個詞中帶有明顯的理想色彩,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從哪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③人人都珍惜勞動成果,卻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物盡其用,人盡其力)
3、 怎樣理解孔子關(guān)于"大同"社會的思想? 答:"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tài),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為依據(jù),經(jīng)過加工提煉而后構(gòu)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xiàn)實社會中的黑暗現(xiàn)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時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表達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現(xiàn)一個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6、寫出表現(xiàn)人人都能關(guān)愛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關(guān)愛、能安居樂業(yè)的句子? ③故(16)人不獨(17)親④其親(18),不獨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⑤皆有所養(yǎng)(19),男有分,⑥女有歸。
7,《大道之行也》中與“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一、“大道”“大同”都屬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也可以有種種解釋。這一類字眼是不能翻譯也是譯不好的。
二、有些詞語在一定語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義,如“歸”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中就有了“及時婚配”的意思;“親”有親近義,但“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就有了“奉養(yǎng)”義,后一個“親”就專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譯的語句一概用直譯,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譯。
與:通“舉”,推舉,選舉。
謀:謀劃,指不好的東西
賊,盜竊,這里引伸為指害人。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宋史原文:邵曄,字日華,幼嗜學,恥從辟署。太平興國八年,擢進士第,解褐,授邵陽主簿,知蓬州錄事參軍。時太子中舍楊全知州,性悍率蒙昧,部民張道
- 茅維原文:自古文士之見道者,必推眉山蘇長公其人。在昔論文者,咸以梁昭明《文選》為指南,而長公獨非之。蓋其書出而士習益趨于文,譬之曦薄虞淵①,
- 王禹偁原文: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jié),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毀
- 《晉書何琦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何琦,字萬倫,司空充之從兄也。祖父龕,后將軍。父阜,淮南內(nèi)史。琦年十四喪父,哀毀過禮。性沈敏有識度,好古
- 文言文閱讀練習貍猩技窮貍猩技窮衛(wèi)人束氏,舉世之物咸無所好,唯好畜貍猩①。貍猩,捕鼠獸也。畜至百余,家東西之鼠捕且盡,貍猩無所食,饑而嗥。束氏
- 南史原文:范云字彥龍,南鄉(xiāng)舞陰人。云六歲就其姑夫袁叔明讀《毛詩》,日誦九紙。陳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見之,曰“公輔才也”。云性機警,有識具,善
- 鮮于侁,字子駿,閬州人。性莊重,力學,舉進士。慶歷中,天下旱,詔求言。侁推災(zāi)變所由興,又條當世之失有四,其辭懇實。唐介與同鄉(xiāng)里,稱其名于上官
- 張公諱英字敦復(fù),康熙六年進士,選庶吉士。累遷侍讀學士。十六年,上始選儒臣置左右。設(shè)南書房,命公入值,賜第西安門內(nèi)。當是時,三番擾亂。凡戰(zhàn)陳兵
- 梁史原文:劉杳,字士深,平原人也。祖乘民,宋冀州刺史。父聞慰齊東陽太守,有清績,在《齊書?良政傳》。杳年數(shù)歲,征士明僧紹見之,撫而言曰:“此
- 司馬光《資治通鑒》原文: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
- 元史原文:王艮,字止善,紹興諸暨人。尚氣節(jié),讀書務(wù)明理以致用,不茍事言說。淮東廉訪司辟為書吏,遷淮西。會例革南士,就為吏于兩淮都轉(zhuǎn)運鹽使司,
- 《明史·陳有年傳》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對于文言文的翻譯,各位可以多練習、多學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明史·陳有年傳》文言文翻譯,歡迎各位閱讀和借鑒
- 漢書,霍光傳原文: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陀羞^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椭^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
- 筠州學記曾鞏周衰,先王之跡熄。至漢,六藝出于秦火之佘,士學于百家之后。當是時,能明先王之道者,楊雄而已。而雄之書,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時
- 觀棋自羞文言文翻譯觀棋自羞,出自《潛研堂文集》, 錢大昕著,意指看棋的人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感到羞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棋自羞文言文翻譯,希望對
- 《哀鹽船文》文言文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儀征鹽船火,壞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是時鹽綱皆直達,東自泰州,西極于漢陽,轉(zhuǎn)運半天下焉。
- 原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
- 文言文《虎求百獸》原文及翻譯《虎求百獸》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貍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痘⑶蟀佾F》原
- 漢書原文:李陵字少卿,拜為騎都尉,將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張掖①以備胡。天漢二年,貳師②將三萬騎出酒泉,擊右賢王于天山。召陵欲使為貳師將輜重
- 文言文學習方法舉隅中學生平時學習用時最多的是文言文,花工夫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頭腦發(fā)漲的是文言文,可考試時出錯最多的仍是文言文,應(yīng)用起來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