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記趣》文言文原文和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06 02:54:43
《幼時記趣》文言文原文和翻譯
《幼時記趣》原文: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幼時記趣》注釋:
【余】我。
【童稚(zhì)】童年。稚,幼小。
【張目】睜大眼睛
【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極其細(xì)小的東西。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xì) 毛,比喻極細(xì)小的東西。
【藐(miǎo)】小
【必細(xì)察其紋理】一定要仔細(xì)觀察它的花紋。紋理:這里泛指花紋。
【故時有物外之趣】所以時常有觀察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夏天蚊子的飛鳴聲像雷一樣,我私下里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擬, 比。私,私下里。
【心之所向】心中所想的景觀(鶴舞)。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飛舞著的蚊子)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昂首觀之】抬頭觀看這奇妙的景象。之,代詞,指群鶴舞空的景象。
【項為之強(qiáng)】脖子因為這樣都僵硬了。強(qiáng):同“僵”,僵硬。
【素帳】白色的蚊帳。
【徐噴以煙】:慢慢地用煙噴(它們)。是"以煙徐噴"的倒裝句。徐:慢慢的。以:用。
【作青云白鶴觀】當(dāng)做青云白鶴看。
【唳(lì)】(鶴,鴻雁等)高亢地鳴叫。
【怡然】喜悅的樣子。然:……的樣子。
【稱快】喊痛快。
【凹凸】高低不平。
【叢雜】多而雜亂。
【其】自己的。
【以叢草為林】把叢聚的草當(dāng)作樹林。以:以......為......,把......當(dāng)做......
【邱(qiū)】同“丘”,土山。
【壑(hè)】山溝。
【神游其中】想象在里面游歷的情景 。
【斗草間】即斗于草間,介詞“于”省略。之,指“二蟲斗”。
【觀之正濃】觀看這一情景興趣正濃厚的時候。
【龐然大物】很大的東西。
【拔山】搬開土山。拔,移,搬開。
【蓋】這里是“原來是”的意思。
【而】表承接,然后。為,被。
【盡】全
【為所】表示被動,“……被……”的意思。
【方】正,剛剛。
【出神】精神過度集中而有點發(fā)呆。
【呀(yā)然】哎呀地(驚叫一聲)。
【鞭】名詞活用作動詞,鞭打。
《幼時記趣》譯文:
我回憶幼小的時候,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眼力足以看清極細(xì)小的東西??吹郊?xì)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xì)觀察它的花紋。所以我時常有觀察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
夏天的蚊群飛鳴聲像雷一樣,我私下里把它們比做鶴群在空中飛舞。心中想像著這樣的景象(專家翻譯:心中想象的是鶴),那么(專家添加:呈現(xiàn)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飛舞著的蚊子便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我仰起頭來觀看這種景象,脖頸因此都僵硬了。有時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里,用煙慢慢地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霧飛舞鳴叫,我把這景象當(dāng)做青云鶴圖來看,果真就覺得它們像鶴在云頭上高亢地鳴叫,令人高興得連聲叫好。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墻邊,雜草叢生的花臺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臺一樣高,定睛細(xì)看。把繁茂的雜草看作樹林,把昆蟲螞蟻看成野獸,把泥土瓦礫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低洼的地方看作溝谷,想象自己在里面游歷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暢,自得其樂。
一天,看見兩只蟲子在草叢間相斗,我觀看這一情景興趣正濃厚的時候,突然一個很大的東西像推開大山,撞倒大樹一般地闖過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癩蛤蟆)的舌頭一伸,兩只蟲子就全被吞進(jìn)肚里。我那時年紀(jì)還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驚叫一聲,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來后,捉住蛤蟆,鞭打它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愚公移山文言文閱讀題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雜然相
- 北史原文:蔡祐,字承先。祐性聰敏,有行檢,及長,有膂力。周文召為帳下親信。侯莫陳悅害賀拔岳,諸將迎周文,周文將赴之。夏州首望彌姐、元進(jìn)等陰有
- 史記原文:灌將軍夫者,潁陰人也。父灌孟嘗為潁陰侯灌嬰舍人,吳楚反時,潁陰侯為將軍,請灌孟為校尉。夫以千人與父俱。灌孟年老,戰(zhàn)常陷堅,逆死吳軍
-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
- 八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歸納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zhǐ)辱于奴隸人之手,駢(pián)
- 洪亮吉原文:先生①一歲必兩歸錢塘②。歸后無事,或攜錢數(shù)百與里中少年博望仙橋下。時錢文敏視學(xué)③浙中。一日盛暑,張蓋往訪先生。踏過橋下,文敏從輿
- 文言文《吊古戰(zhàn)場文》賞析“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也叫做語體文。以下為您帶來文言文《吊古戰(zhàn)場文》賞析,歡迎瀏覽!吊古戰(zhàn)場文唐代
- 孫和傳孫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寵見愛,好學(xué)下士,甚見稱述。赤烏五年,立為太子,時年十九。闞澤為太傅,薛綜為少傅,而蔡穎、張純、封俌、嚴(yán)維等皆從
- 史記原文:齊緡王三十六年,王為東帝,秦昭王為西帝。蘇代自燕來,入齊,見于章華東門。齊王曰:“嘻,善,子來!秦使魏冉致帝①,子以為何如?”對曰
- 荊人畏鬼文言文翻譯注釋文言文荊人有畏鬼者,聞槁葉之落與蛇鼠之行,莫不以為鬼也。盜知之,于是宵窺其垣,作鬼音,惴弗敢睨也。若是者四五,然后入其
- 文言文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yuǎn)今,吾將上下而求索。以下是文言文的名句,歡迎閱讀。NO1、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墩撜Z·子張》NO2、實事求是
- 五柳先生傳文言文及翻譯導(dǎo)語:《五柳先生傳》是晉宋之際文學(xué)家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自傳文(存爭議)。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是飲酒,三是寫
- 薛嵩,絳州萬泉人。祖仁貴,高宗朝名將,封平陽郡公。父楚玉,為范陽、平盧節(jié)度使。嵩少以門蔭,落拓不事家產(chǎn),有膂力,善騎射,不知書。自天下兵起,
- 新唐書原文:蘇烈,字定方,翼州武邑人。定方驍悍有氣決,年十五,從父戰(zhàn),數(shù)先登陷陣。貞觀初,從李靖襲突厥頡利于磧口,率教馬二百為前鋒,乘霧行,
- 《舊唐書薛季昶傳》文言文閱讀薛季昶,絳州龍門人也。則天初,上封事,解褐拜監(jiān)察御史。頻按制獄稱旨,累遷御史中丞。萬歲通天元年,夏官郎中侯味虛統(tǒng)
- 文言文《鮑子都》的閱讀題答案《鮑子都》是一篇文言文,在做這道題的時候你知道正確答案嗎?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文言文《鮑子都》的閱讀題目及其參考
- 《陶庵夢憶》文言文品讀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駴駴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作自挽詩,每欲引決,因《石匱書》未成
- 羅亨信,字用實,東莞人。永樂二年進(jìn)士。仁宗嗣位,始召入為御史。監(jiān)通州倉儲, 巡按畿內(nèi)。GkStK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僉都御史,練兵平?jīng)?、西?/div>三國志原文:衛(wèi)臻字公振,陳留襄邑人也。父茲,有大節(jié),不應(yīng)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陳留,茲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碧嬉喈愔?,數(shù)詣茲議大事。從張岱原文:晉太康中,張茂先①為建安從事,游于洞山。緣溪深入,有老人枕書石上臥,茂先坐與論說。視其所枕書,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異之。老人問茂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