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答陜西安撫使范龍圖辭辟命書》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26 17:59:22
歐陽修《答陜西安撫使范龍圖辭辟命書》原文及翻譯
導(dǎo)語: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xué)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lǐng)袖。領(lǐng)導(dǎo)了北宋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答陜西安撫使范龍圖辭辟命書》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修頓首再拜啟。得書,卑情不任欣慰之至。戎狄侵邊,自古常事,邊吏無狀,至煩大賢。伏惟執(zhí)事忠義之節(jié)信于天下,天下之士得一識面者,退夸于人以為榮耀。至于游談、布衣之賤,往往竊門下之名。則士之好功名者,孰不愿出所長少助萬一,得托附以成其名哉!況聞狂虜猖蹶,屢有斥指之詞,至于執(zhí)戮將吏,殺害邊民,凡此數(shù)事,在于修輩尤為憤恥,每一思之,中夜三起。
然修無所能,徒以少喜文字,過為世人見許。此豈足以當大君子之舉哉?況今世人所謂四六者,非修所好,少為進士時不免作之,自及第,遂棄不復(fù)作。在西京佐三相幕府,于職當作,亦不為作,此師魯所見。今廢已久,懼無好辭以辱嘉命,此一端也。
某雖儒生,不知兵事,竊惟兵法有勇有怯,必較彼我之利否,事之如何,要在成功,不限遲速。某近至京師,屢于諸公間,略聞緒言攻守之計,此實當時之宜,非深思遠見者孰能至此?愿不為浮議所移。
古人所與成事□,必有國士共之。非惟在上者□知人為難,士雖貧賤,以身許人,固亦未易。欲其盡死,必深相知,知之不盡,士不為用。今豪俊之士,往往蒙見收擇,顧用□如何爾。此在明哲,豈須獻言。然尚慮山林草莽,有慷慨自重之士,未得出□門下也,宜少思焉。
若修者,恨無他才以當長者之用,非敢效庸人茍且安佚也。伏蒙示書,夏公又以見舉。某孤賤,素未嘗登其門,非執(zhí)事過見褒稱,何以及此?愧畏!然某已以親老為辭,更無可往之理,惟幸察焉。
(節(jié)選自《歐陽修文集》卷四十七)
譯文:
(我)歐陽修頓首再拜書啟。收到您的來信,我私下里內(nèi)心非常欣喜慰藉。西戎和北狄侵犯我們邊境,自古以來就是常事,戍邊的官員無能,以至于讓您費心。我私下認為您忠義的節(jié)操在天下彰顯,天下能有幸見您一面的士人,回去后就向別人矜夸,當做榮耀。至于那些地位微賤的交游閑談、平民百姓之流,更是常常冒名出自您的門下。那么,喜好功名的士人,誰不愿意拿出自己的擅長稍稍幫助您一下,得以依傍您來成就自己的美名呢!況且我聽說邊境qiang6*暴的敵人非常猖獗,屢次有呵斥指責我們的言辭,甚至追逮殺戮我們的將士和官吏,殘害邊地平民,所有這些事情,在我歐陽修看來尤其憤怒羞恥,每想到此,半夜多次起來(沒法入睡)。
然而我沒有什么才能,只是因為稍微喜歡寫文章,就過度地被世人輿論稱贊。這些哪兒能承當你的舉薦呢?況且現(xiàn)在世人所說的四六文,并不是我的喜好,年輕時為了考進士難免要習練,自從考中以后,就放棄了不再寫作。在西京輔佐三相幕府時,按照職分應(yīng)該寫作,我也不曾寫過,這些尹師魯都見到的?,F(xiàn)在荒廢已經(jīng)很久了,真擔心寫不出好的文章,以至于辱沒了您的美好的任命,這是一個方面的原因。
我雖然是一個讀書人,不懂軍事,但私下認為兵法講究勇敢和膽怯,必定要謀慮敵我的有利與否,結(jié)果會是怎樣,關(guān)鍵是要成功,不在于快慢。我最近到京都,多次在王公大臣之間交游,大致聽他們談lun6*攻守的謀略,這些實在是現(xiàn)實形勢非常需要的,如果沒有深思遠慮,這些人能到這種地步嗎?希望您(選用才干的標準)不要被浮華的議論所改變。
古人能一起成就大事業(yè)的,一定有國家的`棟梁參與。不單是身居高位的人把知人善任當做難事,一般的讀書人雖然貧窮微賤,能將自身投靠給正確的人,本來也不容易。想要他竭盡死力,一定要深入地了解他,了解他不夠透徹,士人也不會被使用。當今的豪杰才俊,往往已經(jīng)被收納錄用,只是(不清楚)使用的程度怎樣。這些道理都是您知道的,哪里需要我再進諫。可是我還考慮山林草莽之中,還有慷慨豪邁自我珍惜的英雄,沒有被您收錄于門下(為您效勞),(您)最好稍微思考一下。
至于我歐陽修,很遺憾沒有其他才干來供你驅(qū)使,不敢效仿那些平庸的人茍且生活享受安樂。承蒙您寫信推介,夏公又因此舉薦。我孤陋微賤,一向不曾登門拜訪(夏公),要不是您過分地褒揚稱贊,哪里會到這種地步?實在慚愧惶恐!只是我已經(jīng)因為親人年老(需要贍養(yǎng))拒絕了(夏公的)舉薦,現(xiàn)在更加沒有可以前往(任職)的道理,懇請您明察。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初中文言文試題和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小題。吳道南,字會甫,崇仁人。萬歷十七年進士及第。授編修,進左中允。直講東宮,太子偶旁矚,道
- 歸有光《莊氏二子字說》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歸有光《莊氏二子字說》原文及翻譯莊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實。其仲曰文華,予字之曰德誠。且告之
- 宋史原文:張昭,字潛夫。自言漢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縣。祖楚平,壽張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調(diào)長安,值巢寇亂,不知所終。直幼避地
- 《史記·汲鄭列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翻譯汲黯字長孺,濮陽人也。其先有寵于古之衛(wèi)君,至黯七世,世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馬,以莊見憚。
- 初中文言文省略句式知識點1、省略主語。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qū)υ捴幸渤3J÷?。例如: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 )黑質(zhì)而白章,( )觸草木,( )
- 陳規(guī),字正叔,絳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詞賦進士,南渡為監(jiān)察御史。貞祐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馮祥進由刀筆,無他才能,第以慘刻督責為事。由是升
- 《子魚論戰(zhàn)》文言文賞析《子魚論戰(zhàn)》是宋楚泓水之戰(zhàn)始末的記述,以對話的形式展現(xiàn)了兩種對立的軍事思想的激烈沖突。文章前半部分敘述戰(zhàn)爭經(jīng)過及宋襄公
- 陸象先器識沉邃,舉制科高第,為揚州參軍。時吉頊與元方①同為吏部侍郎,頊摧象先為洛陽尉,元方 不肯當。頊曰:“為官擇人,豈部子廢至公邪?”卒以
- 畏齋得金文言文翻譯文言文中也多運用各種修辭以增強表達效果。其中有些修辭格的運用較為頻繁。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畏齋得金文言文翻譯原文秀才何
- 《方山子傳》翻譯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游俠朱家、郭解的品行,鄉(xiāng)里的游俠之士都推崇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摹斗缴阶?/div>太宗論盜文言文翻譯太宗論盜一文說明作為官員或統(tǒng)治者要學(xué)會體諒人民,理解他們的難處。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太宗論盜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瀏覽。明史原文:花云,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于臨濠。奇其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shù)騎前行,云從。猝遇賊高中文言文1、《逍遙游》 莊子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奮發(fā))而飛,其翼若三國志原文: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為功曹。孫策征會稽,翻時遭父喪,衰①詣府門,朗欲就之,翻乃脫衰入見,勸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戰(zhàn)《濟上作》徐禎卿兩年為客逢秋節(jié),千里孤舟濟水旁。忽見黃花倍惆悵,故園明日又重陽。徐禎卿(1479-1511)字昌谷,常熟梅李鎮(zhèn)人,后遷居吳縣白圭曰:“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泵献釉唬骸白舆^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②。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初中語文文言文成語·鴻鵠之志:比喻遠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披[被]堅執(zhí)銳:身披堅硬的護甲,手上拿著銳利的新唐書原文:蘇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書仆射威之曾孫。擢進士第,補恒州參軍。居母喪,哀毀加人,左庶子張大安表舉孝悌,擢豫王府錄事參軍,歷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xué)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比①冠,博通經(jīng)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山市奐(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shù)年恒(héng)不一見。孫公子禹(yǔ)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