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文言文翻譯有用嗎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13 20:58:55
背文言文翻譯有用嗎
怎么學好文言文呢?背文言文翻譯有用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朗讀
學習文言文一定要多讀,形成語感。讀要做到三點:
1、讀準字音。
一般地說,讀音應以現(xiàn)代普通話為標準,對于一些異讀字(一個字有兩個以上讀法),要根據(jù)具體語境處理。
2、讀準句讀(dòu)。
句讀,是指文詞停頓的地方。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停頓的規(guī)律,沒有接觸過的句式可參照現(xiàn)代漢語的停頓。
3、讀準語氣。
依據(jù)作者的生平和寫作背景朗讀課文,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調,正確處理誦讀的語氣鍵。脫離了朗讀的環(huán)節(jié),獨立地學習文言文的詞語和句式,往往是事倍功半,解決不了應當解決的問題。
二、翻譯
提高文言文的翻譯水平,不能乞求于一次的努力,要細水長流,持之以恒,以多練為主,靠平時的日積月累,才能有成效。
“信、達、雅”是翻譯文言文的早已立下的規(guī)章。
“信”,就是譯文要忠于原文,不能歪曲原意,任意地添油加醋;“達”,就是通順、流暢,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要求;
“雅”,就是翻譯文言文的語句,要生動、優(yōu)美,富含情感。其中,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具體地講,翻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力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直譯就是按照原文詞性、詞序和句式,逐詞逐句翻譯,以意譯為輔。
2、凡屬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制、書名等專有名詞,可以照錄,不用翻譯。
3、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倒置、前置等現(xiàn)象句式,一定要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翻譯。
4、文言文中省略的現(xiàn)象也很普遍,為使翻譯的語句清楚流暢,翻譯時,要把省略的句子成分補出來,不能缺失。
5、有些詞(特別是文言虛詞),在句子中只起語法作用,無實在的意義,可以不譯。例如:曹劌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中的“夫”字,是發(fā)語詞,可不譯。譯文為曹劌回答說:“打仗是要憑勇氣的.”。
三、背誦
學生要能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文名篇,起碼語文教材中指定的篇目,能熟練地背誦。
背誦能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的整體感知和理解程度,也是一種語言能力的訓練。
中學生應當重視古代詩文的背誦能力,在學習中積極訓練,切實提高背誦能力的水平。
背誦時,可以采用抄寫背誦法。就是把所要背誦的課文,抄寫幾遍。
在抄寫的過程中,加強記憶,達到背誦的目的。
好處是既背誦了課文,又掌握了比較難辨認的字形,背默寫同時完成。也可以采用聽讀背誦法,即聽他人反復朗讀,加強記憶達到背誦的一種方法。
還可以采用分層理解背誦法,即針對課文一層一層的理解,逐層逐層地背誦,最后連起來,完成全篇的背誦任務。
剛才提到的幾種方法,都是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式的方法。
最好用的還是通過右腦的聯(lián)想的記憶方法,我曾經用聯(lián)想的記憶宮殿技巧,4天時間就把整本《道德經》做到倒背如流。當然,不僅僅是我,我輔導的學生,基本上都能在很短(一天)的時候,將《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做到倒背如流的。
所以說,方法很關鍵。
其實不僅僅是古文,運用這些方法,整本英語課本也能很輕易的背下來。
四、理解
學習文言文實詞,不必去記一些術語,應該側重掌握實詞的含義。引起學生產生異義的主要是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去識記。最忌望文生義。
通假字也應注意,應當記住教材中出現(xiàn)的通假字,否則就不能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文言虛詞中,對個別可能導致句子誤解、誤譯的虛詞,應當有所歸納,分清用法,明確意義。
文言文常用句式,最重要的是判斷句式、倒裝句式、省略句式,應當認識這些現(xiàn)象,正確的理解。了解了文言文語法的一些基本知識,就不妨礙理解課文內容了。了解課文的內容,
首先,要知道文中反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選用了什么材料,又怎樣安排材料的順序和層次的;
第二,要知道課文選取材料,和安排順序,有什么好處??梢酝渌奈恼逻M行對比,談談它的特點。
第三,要知道作者采用了什么措施,包括修辭、倒敘等一些特殊的方法,使文章生動,有文采;作者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第四,要知道在學習中應當借鑒哪些內容和技巧,來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理解文言文千萬不要只注重形式,停留在文章表面和字義上,只有探尋本質性的東西,才能學好文言文,提高學習的能力,豐富自己的知識。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虛詞“所”一.【所】(一)名詞,處所,地方。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②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二)助詞1.
- 拔苗助長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揠苗助長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為急于求成,反而壞了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拔苗助長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揠苗助
- 劉敞,字原父,臨江新喻人。舉慶歷進士,廷試第一。編排官王堯臣,其內兄也,□親嫌自列,乃以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賢院,判尚書考功。奉使契丹,素
- 《兩小兒辯日》文言文知識點歸納《兩小兒辯日》這篇文言文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于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
- 青梅煮酒論英雄文言文余嘗聞英雄無數(shù),多為沙場戰(zhàn)士,民間壯士。如 * 倒拔垂楊柳,或如霸王自刎烏江邊。今之視昔,是為遠矣,此皆古時之人,家喻戶
- 萬斯同先生傳文言文〔清〕錢大昕萬先生斯同字季野,鄞人。高祖表,明都督同知。父泰,明崇禎丙子舉人,鼎革后以經史分授諸子,各名一家。先生其少子也
- 陳書原文: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也。八歲能屬文,既長,博涉史籍,縱橫有口辯。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騎常侍。使魏,魏人授館宴賓。是日甚熱,其主客魏
- 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
- 宋書原文:蕭惠開,南蘭陵人,征西將軍思話子也。初名慧開,后改慧為惠。少有風氣,涉獵文史,家雖貴戚,而居服簡素?;蓍_意趣與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
- 一字師文言文翻譯《一字師(甲、乙)》是兩篇文言文文章,分別選自《五代史補》和《唐摭言》。下面整理了一字師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甲鄭谷①在袁州
- 丁丑,俞瑱在居庸關剽掠,居民竊走來告,上①曰:“居庸關山路險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萬夫莫窺,據(jù)此可無北顧之憂。今俞瑱得之,利為彼有,勢在
- 河陽豬文言文翻譯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語成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語言文化之一,而文言文的存在為漢語增添了一絲精彩! &nb
- 登西臺慟哭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古代散文名篇,一作《西臺慟哭記》。南宋謝翱作。文天祥抗元失敗被殺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謝翱與其友人登西
- 晉書原文:袁宏字彥伯,父勖,臨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絕美,曾為詠史詩,是其風情所寄。謝尚時鎮(zhèn)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宏在舫中諷詠
- 聽在文言文翻譯文言文一個單字可以包含許多意思,那么聽在文言文中的翻譯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聽在文言文翻譯!聽在文言文翻譯
- 唐太宗論隋煬帝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戊子,上謂侍臣曰:“朕觀《隋煬帝集》,文辭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對曰:“人
- 明史原文:程桓,字宗安,會稽人。父侭,邠 州知州。桓登嘉靖二十三年進士,除徽州推官,擢禮科給事中。時大學士嚴嵩擅政。大同總兵官周尚
- 古詩十九首全文賞析及翻譯 《行行重行行》之一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
- 虞寄不愚文言文翻譯虞寄(510-579年),字次安,號東山居士,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南朝大臣,贈侍中虞荔之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虞寄不
- 《寡人之于國也》原文及譯文《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xiàn)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小編整理了《寡人之于國也》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