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師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28 19:03:44
一字師文言文翻譯
《一字師(甲、乙)》是兩篇文言文文章,分別選自《五代史補》和《唐摭言》。下面整理了一字師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甲
鄭谷①在袁州,齊已②因攜所為詩往謁焉③。有《早梅》詩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惫刃υ唬骸啊當?shù)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則佳?!饼R已矍然④,不覺兼⑤三衣⑥叩地⑦膜拜⑧。自是⑨士林⑩以谷為齊已“一字之師”。(選自《五代史補》〕
注釋
①鄭谷:唐朝詩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人。
②齊已:唐朝詩僧,本姓胡,名得生。
③謁:拜見(地位或輩分高的人);焉:他,代鄭谷。
④矍(jué)然::吃驚注視的樣子,含有“敬佩”的意思。
⑤兼:提起,撩起。
⑥三衣:佛教僧尼的大衣、上衣、內(nèi)衣三種法衣合稱三衣,指衣服。
⑦叩地:頭觸地
⑧膜拜:舉手加額,長跪而拜,表示及其恭敬的行禮方式。
⑨自是:從此。
⑩士林:舊時稱讀書人叫學士;士林,即指眾多讀書人。
譯文
鄭谷住在袁州,齊已于是帶著自己的詩作前去拜見他。詩作中有一首《早梅》寫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编嵐瓤戳诵χf:“‘數(shù)枝’不能表現(xiàn)出早意來,不如用‘一枝’好?!饼R已驚訝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裝,舉雙手長跪而拜。從此,文人間把鄭谷看作齊已的一字之師。
乙
大居守李相讀《春秋》①,誤呼叔孫婼②為婼。日讀一卷,有小吏侍側(cè),常有不懌③之色。公怪而問曰:“爾常讀此書耶?”曰:“然。”“胡為④聞我讀至此而數(shù)⑤色沮⑥耶?”吏再拜言曰:“緣⑦某師授,誤呼文字;今聞相公呼婼為婼方悟耳。”公曰:“不然。吾未之師也,自檢《釋文》⑧而讀,必誤在我,非爾也?!币蛞葬屛氖局P±粢蛭嵫灾?。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⑩,號為“一字師”。(五代·王定?!短妻浴?
①《春秋》:儒家經(jīng)典之一,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所編。
②叔孫婼(chuò):閱讀材料春秋時魯國大夫。“婼”字有二種讀音,作人名時應(yīng)讀chuò(音同“綽”),而李相誤讀為ruò(音同“若”)。
③懌(yì):喜悅。
④胡為:為什么。胡,何。
⑤數(shù)(shuò):屢次,多次。
⑥沮(jǔ):沮喪,灰心失望,不愉快。
⑦緣:因為。
⑧《釋文》:指《經(jīng)典釋文》之類解釋儒家典籍音義的'工具書。
⑨委曲:委婉,宛轉(zhuǎn)。
⑩北面之禮:此處指拜師的禮節(jié)。古代學生初見老師,老師面南而坐,學生面北而拜。習題1.選出加點字意義、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
譯文
唐代有個名叫李相的官員,十分好學,一有空閑就捧起《春秋》來讀。他經(jīng)常把叔孫婼的“婼”(chuò綽)字,誤讀為“若”字音。長期在他身邊的一個侍從,老是聽他把這個字讀錯,便很不滿意,但對自己的主人又不好明說,只有憋在心里。后來,侍從的不滿情緒還是被李相覺察到了,李相就問這個侍從:“我每次讀到這里,你就流露一股不滿的情緒,這是什么原因呢?”侍從怕直說了于己不利??刹徽f又不行,正在這為難之際,他忽然靈機一動,便婉轉(zhuǎn)地答道:“過去我的老師教我讀《春秋》時,他把‘婼’字讀成‘綽’字音,現(xiàn)在聽您讀‘婼’字為‘若’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讀得不對,所以對自己不滿意?!崩钕嘁宦牐朗亲约鹤x音有誤,忙說:“哦,那一定是我讀錯了!我是照著書上注文讀的,而你是有老師教過的,你肯定是對的。”經(jīng)過核查,發(fā)現(xiàn)書上的注文果真不對。李相連忙站起來,把侍從接在自己的座位上,拜侍從為“一字之師”。
閱讀啟示
甲:我們在寫作中要注意精心推敲字句,能讓句子更加生動傳神。另外,要像齊已一樣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
乙:一字之差,就不能使句子更生動;一字之差,就能讓詞語改變意思;一字之差,也就還能釀成大禍!我們一定要認真地寫字,千萬不要馬虎!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二歌者傳 戴表元 咸淳、德佑中,杭州有善歌者十人,以才貌聞于天下,兵亂流落皆相失。其一人為一武帥得之,絕幸,有貲權(quán)。而一人嫁為民妻,在武帥部
-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
- 文言文賈島推敲翻譯篇一:推敲閱讀答案翻譯【原文】(賈),一日于驢上得句云: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又欲 推 字,煉之未定,于驢上吟哦,引
- 小石城山記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小石城山記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徑①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
- 中考語文寒假專練之往年課外文言文的考題(三)錢繆(12分)錢镠,臨安石鑒鄉(xiāng)人。唐僖宗時,平浙寇王仙芝,拒黃巢,滅董昌,積功自顯。梁開平元年,
- 陸以湘原文:太平崔默庵醫(yī)多神驗,有一少年新娶,未幾出痘,遍身皆腫,頭面如斗,諸醫(yī)束手,延默庵診之。默庵診癥,茍不得其情,必相對數(shù)日沉思,反復(fù)
- 皮龍榮字起霖,一字季遠,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進士。歷官主管吏部架閣文字,授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兼資善堂直講。入對請?以改過之實,易運化之名,一過
- 《小石城山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貶到永州擔任司馬后游行而作,是《永州八記》最后一篇。作者先詳細描繪了小石城山的
- 歐陽修《浮槎山水記》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歐陽修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浮
-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對文言文《孟母不欺子》的翻譯,有興趣的可以進行閱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譯,供各位參閱,希望
- 《孔穎達》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孔穎達,字仲達,冀州衡水人。八歲就學,誦記日千余言,暗記《三禮義宗》。及長,明服氏《春秋傳》、鄭氏《尚書》、《詩》、
- 江行道中文言文翻譯《江行道中》作者是我國明代文壇上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 “ * 派”的領(lǐng)袖——“三袁”中的明代著名文學家袁中道(1570—1
- 孔子謂子路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孔子謂子路》這篇文言文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的孔子謂子路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原文
- 張瓚 ,字宗器,孝感人。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授工部主事,遷郎中,歷知太原、寧波二府,有善政。成化初,市舶中官福住貪恣,瓚禁戢其下。住誣瓚于朝,瓚
- 宋書原文:孔覬,字思遠,會稽山陰人。覬少骨鯁有風力,以是非為己任。為人使酒仗氣,每醉輒彌日不醒,僚類之間,多所凌忽,尤不能曲意權(quán)幸,莫不畏而
- 世說新語原文: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
- 高考文言文翻譯五大技巧學習文言文,就要會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言文。對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譯既是重要的語言綜合訓(xùn)練,又是考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
- 元史原文:阿禮海牙,畏吾氏,集賢大學士脫列之子也。兄野訥,事仁宗于潛邸。阿禮海牙亦早事武宗、仁宗,為宿衛(wèi),以清慎通敏與父兄并見信任。十余年間
- 鄧牧吏道 選自《伯牙琴》鄧牧(元)原文:與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內(nèi)九卿、百執(zhí)事,外刺史、縣令,其次為佐,為史,為胥徒。若是者,貴
- 三國志原文: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篤,于鄉(xiāng)里合部曲數(shù)百人。篤卒,荊州牧劉表令峻攝其眾。表卒,峻率眾歸先主,先主以峻為中郎將。先主自葭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