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文言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20 20:15:18
北人食菱文言文及翻譯
雪濤小說:《雪濤小說》為江盈科著。江盈科為明代文學家,小品文造詣極深。以下是“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p>
北人食菱
明代: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chǎn),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有個出生在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有人對他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蹦侨藶榱搜陲椬约旱腵缺點,(護住自己的無知),說:“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眴柕娜苏f:“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
菱角生長在水中,(他)卻說是在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注釋
1.北人:北方人。
2.識:知道。
3.菱:俗稱菱角,形狀像牛頭,紫紅色,水生植物,果實可以煮著吃。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chǎn)于我國 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
4.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殼:連同皮殼。
8.或:有人。
9曰:說。
10.食:食用,在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護:掩飾。
13.短:缺點,短處,不足之處。
14.并: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來。
17.答:回答。
18.何:哪里。
19.而:表示轉折,此指卻
20.坐:因為,由于。
21.強(qiǎng):本文中指“勉強”。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病梅館記文言文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病梅館記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chǎn)梅?;蛟唬骸懊芬郧鸀槊?,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趙普附答案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
- 文言文閱讀練習之岳飛岳飛(11分)畢沅飛事至孝,家無姬待。吳玠素服飛,愿與交歡,飾名妹遺之。飛曰:“主上宵肝,寧大將安樂時耶!”卻不受。玠大
- 月食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從古傳承至今已有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瑰寶。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月食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 晉書原文:胡奮,字玄威,安定臨涇人也,魏車騎將軍陰密侯遵之子也。奮性開朗,有籌略,少好武事。宣帝之伐遼東也,以白衣侍從左右,甚見接待。還為校
- 蘇軾原文:“達賢者有后,張湯是也。”張湯宜無后者也?!盁o其實而竊其名者無后,揚雄是也。”揚雄宜有后者也。達賢者有后,吾是以知蔽賢者之無后也。
- 舊唐書原文:程知節(jié),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也。少驍勇,善用馬槊。大業(yè)末,聚徒數(shù)百,共保鄉(xiāng)里,以備他盜。后依李密,署為內(nèi)軍驃騎。時密于軍中簡勇士
- 中考常用文言文知識點:常用實詞知識點總結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
- 清史稿原文:高士奇,字澹人,浙江錢塘人。幼好學能文。貧,以監(jiān)生就順天鄉(xiāng)試,充書寫序班。工書法。康熙十七年,圣祖降敕,以士奇書寫密諭及纂輯講章
- 富人之子文言文原文與譯文富人之子宋代:蘇軾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
- 高考文言文復習技巧文言閱讀是歷屆高考的重要內(nèi)容(分值占20分之多),也是高中同學復習中的一個難點,筆者結合高中教學實際,提出如下“五個一”,
- 文言文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閱讀理解文言文,完成6~9 題。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九歲入都,十三歲通《五經(jīng)》,有文名。先生少英異,
- 《賣柑者言》是元末明初文學家劉基所寫的一篇寓言。通過賣柑者對自己的柑橘“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辯駁,揭露出了那些名不副實、徒有其表,而無真材實
-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
- 新唐書原文:鄭珣瑜,字元伯。少孤,值天寶亂,退耕陸渾山,以養(yǎng)母,不干州里。轉運使劉晏奏補宋城尉,山南節(jié)度使張獻誠表南鄭丞,皆謝不應。大歷中,
- 怎樣給文言文斷句第一,通文意。拿到一個文言文篇段,先不要急著進入斷句,而應該先通讀這個篇段,大體上搞清這個文言篇段屬于什么文體,寫了些什么內(nèi)
- 梅(清)李漁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櫻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則梅當王于花,櫻桃王于果,猶瓜之 最先者曰王瓜,于義理未嘗不合,奈何別置品題,使后
-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文言文是高中語文的重頭戲,在閱讀文言文的時候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它有省略的成分,如果你不知道它省略了什么成分,就不能真正讀懂文言文。在考
- 《蔡文姬求情》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譯《蔡文姬求情》原文及翻譯原文:董祀為屯田都尉①,犯法當②死。文姬③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④坐者滿
- 劉大樾原文:楚之南,天地之氣,不鐘于人而鐘于石;流沙之西,天地之氣,不鐘于人而鐘于鴻雁;近世以來,天地之氣,不鐘于士大夫,而鐘于窮餓行乞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