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09 18:23:03
含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人生哲理是關于人生問題的哲學學說,是人生觀的理論形式。它主要探討人生的'目的、價值、意義、態(tài)度等。含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含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只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勝舊人。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7、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1、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12、寅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
13、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
14、一寸光陰一寸金。
15、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16、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1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0、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22、萬物興歇皆自然。
23、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2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2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天若有情天亦老。
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0、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3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山外青山樓外樓。
3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3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
37、人生七十古來稀。
38、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39、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4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41、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4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4、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45、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7、滿招損,謙受益。
4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5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5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53、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54、盡信書,不如無書。
5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56、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59、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60、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6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63、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64、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
6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大學》文言文賞析大學之道明明德,道德是公眾的認可。原文《康誥①》曰:“克明德②”。注釋① 康誥:《尚書·周書》中的篇名,《康誥》是周公封康
- 子思①論 蘇軾昔者夫子②之文章,非有意于為文,是以未嘗立論也.所可得而言者,唯其歸于至當,斯以為圣人而已矣。夫子之道,可由而不可知
- 姚鼐原文: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翻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
-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魏豹彭越列傳附答案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漁鉅野澤中,為群盜。澤間少年相聚百余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越謝曰:臣不愿
- 國有三不祥景公①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曰:“國有三不祥
- 文德郭皇后,安平廣宗人也。祖世長史。后少而父永苛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彼煲耘鯙樽帧T缡ФH,喪亂流離,沒在銅鞮侯家。太祖為魏公時,得
- 怎樣正確地翻譯文言文一、文言文翻譯的要求翻譯文言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靶拧笔侵缸g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shù)?/div>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要注意四點一、文言虛詞下苦功我們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對18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每一種用法后面都附有廬山紀游(節(jié)選)【清】査慎行①甲戌晨起,四山朝氣排闥送青②,爽人心目。寺③居萬木中間,西南其戶。早飯后,東林僧如升告歸。老僧眉生伴我行。二里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策略初三文言文的復習,一直受到師生們的重視??墒?,面對幾十篇課內(nèi)考試篇目,和漫無邊際的課外閱讀,如何復習才能抓住要領,行而朔方節(jié)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節(jié)用度,勤職業(yè),倉庫充實,器械精利;上聞而嘉之,欲加尚書。張九齡曰:“不可。尚書,古之納言,唐興以來,惟舊相及游大林寺白居易(唐) [原文] 余與河南元集虛①輩(中考原題為“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②東、西二林,抵化初中文言文的通假字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女:通汝,你。文言文《陋室銘》譯文及賞析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本文特意為大家收原文: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六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后漢書原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厲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舉孝廉。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甲】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李適之傳李適之,恒山愍王孫也,始名昌。神龍初,擢左衛(wèi)郎將。開元中,遷累通州刺史,以辦治聞。按察使韓朝宗言諸朝,擢秦州都督。徙陜州刺史、河南尹衛(wèi)玄,字文升,河南洛陽人也。祖悅,魏司農(nóng)卿,父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