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元輿《悲剡溪古藤文》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01 02:57:39
悲剡溪古藤文
(唐)舒元輿
剡溪上綿四五百里,多古藤,株枿逼土,雖春入土脈,他植發(fā)活,獨古藤氣候不覺,絕盡生意。予以為本乎地者,春到必動,此藤亦本乎地,方春且有死色,遂問溪上人。有道者云:“溪中多紙工,刀斧斬伐無時,擘剝皮肌,以給其業(yè)?!编妫√匐m植物,溫而榮,寒而枯,養(yǎng)而生,殘而死,亦將似有命于天地間。今為紙工斬伐,不得發(fā)生,是天地氣力為人中傷,致一物疵癘之若此。
異日過數(shù)十百郡,洎東雒西雍①,歷見言書文者,皆以剡紙相夸。乃寤曩見剡藤之死,職正由此,此過固不在紙工。且今九牧士人,自專言能見文章戶牖者,其數(shù)與麻竹相多。聽其語,其自重皆不啻握驪龍珠。雖茍有曉寤者其倫甚寡不勝眾者亦皆斂手無語勝眾者果自謂天下之文章歸我遂輕傲圣人之道。使《周南》《召南》風(fēng)骨折入于《折楊》《皇荂》②中,言偃、卜子夏③文學(xué)陷入于yin6*靡放蕩中。比肩搦管,動盈數(shù)千百人,數(shù)千百人下筆,動數(shù)千萬言。不知其為謬誤,日日以縱,自然殘?zhí)倜?,易其桑葉,波浪頹沓,未見其止。如此則綺文妄言輩,誰非書剡紙者耶?紙工嗜利,曉夜斬藤以鬻之,雖舉天下為剡溪,猶不足以給,況一剡溪者耶?以此恐后之日不復(fù)有藤生于剡矣。
大抵人間費用,茍得著其理,則不枉之道在,則暴耗之過,莫由橫及于物。物之資人,亦有其時,時其斬伐,不為夭閼。予謂今之錯為文者,皆夭閼剡溪藤之流也。藤生有涯,而錯為文者無涯。無涯之損物,不直于剡藤而已,予所以取剡藤以寄其悲。
(選自《晚唐小品文選譯》)
【注】①東雒西雍:雒,通“洛”,唐代以京城長安之東的洛陽為東都,稱東洛;西雍泛指處于西方的京城長安一帶。②《折楊》《皇荂》:代指世俗音樂。③言偃、卜子夏:都是孔子弟子,在孔門以文學(xué)見稱。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異日過數(shù)十百郡,洎東雒西雍 洎:到,及
B.自然殘?zhí)倜?nbsp; 殘:殘留的
C.比肩搦管,動盈數(shù)千百人 搦管:握筆
D.此過固不在紙工 固:本來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日日以縱 但以劉日薄西山
B.溫而榮,寒而枯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C.不知其為謬誤 然此可為智者道
D.方春且有死色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1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剡溪紙工貪圖私利過度采伐古藤,導(dǎo)致失衡。作者認(rèn)為應(yīng)該按一定的時節(jié)開采萬物,這與孟子“數(shù)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的觀點何其相似。
B.本文是一則雜感,作者沒有直敘其事,而是圍繞造紙原料剡溪古藤受到過度摧殘一事展開
議論。比喻生動,筆鋒犀利,說理形象,耐人尋味。
C.作者在文中諷刺了當(dāng)時社會上文人們競相自夸的虛驕風(fēng)氣和浮夸低俗的文風(fēng)。
D.作者借剡藤的命運來表達(dá)壯志難酬的激憤和對人才被埋沒的不合理社會現(xiàn)象的感慨。
17.用“/”給下面文字?jǐn)嗑?。?分)
雖 茍 有 曉 寤 者 其 倫 甚 寡 不 勝 眾 者 亦 皆 斂 手 無 語 勝 眾 者 果 自 謂 天 下 之 文 章 歸 我 遂 輕 傲 圣 人 之 道
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物之資人,亦有其時,時其斬伐,不為夭閼。(4分)
(2)無涯之損物,不直于剡藤而已,予所以取剡藤以寄其悲。(5分)
參考答案
14.B (殘:殘害)
15.D (A項,以:表修飾/因為。B項,而:表因果/表轉(zhuǎn)折C項,為:是/對、向D項,且:同為表轉(zhuǎn)折,卻)
16.D (無關(guān)“對人才被埋沒的不合理社會現(xiàn)象的感慨”)
17.(3分)雖茍有曉寤者/其倫甚寡/不勝眾者/亦皆斂手無語/勝眾者/果自謂天下之文章歸我/遂輕傲圣人之道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4分)萬物資助人類,也是有一定時節(jié)的,在一定時節(jié)斬伐古藤,不能說是摧殘它。(“資”、“時”、“夭閼”各1分,句子通順1分)
(2)(5分)且毫無限度地殘害萬物,并非只限于剡溪古藤而已,這就是我選擇剡溪古藤來寄托哀思的原因。(“無涯”、“直”、“所以”、“以”各1分,句子通順1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剡溪向上綿延四五百里,長著許多古藤,藤根迫近土地。即使春氣輸入土地脈絡(luò),其他植物已抽枝發(fā)芽,唯獨古藤感覺不到氣候的變化,完全斷絕了生的意向。我以為植根于土地的東西,春天來了一定會呈現(xiàn)生機(jī)。這古藤也植根于土地,正當(dāng)春天卻呈現(xiàn)死亡的顏色,于是向剡溪上的人詢問。有人解釋說:剡溪一帶有很多造紙的工人,用刀斧砍伐古藤而不顧及什么季節(jié),剝?nèi)ス盘俚耐馄?,來供造紙之用。唉,古藤雖然是植物,但氣候溫和就繁榮,天氣寒冷就枯萎,人們養(yǎng)育它就能生長,殘害它就會死亡,看來也像是受命于天似的?,F(xiàn)在卻被造紙的工人砍伐,不能發(fā)育生長,這是天地賦予它的氣力被人所中傷,導(dǎo)致一種生物遭受如此嚴(yán)重的病害啊。
后來我到過數(shù)十百個郡縣,東至洛陽,西到長安,每每見到談?wù)搶懽肿魑牡娜?,都拿剡紙相夸耀。這才明白從前所見剡溪古藤的枯萎,責(zé)任恰恰應(yīng)由這些人負(fù),而這過錯本來就不在造紙工人。而且如今天下的讀書人,自己專門立言而能見出于文章門戶的,那數(shù)量和竹麻一樣多。聽他們說話,都自命不凡,仿佛已經(jīng)掘到了驪龍頜下的寶珠。即使有通曉明悟的人,他們的話語卻少得很。不能勝過眾人,也就都縮手不說了。勝過眾人的果然自稱天下的文章都?xì)w功于我,于是輕視圣人的道理,使得詩經(jīng)中《周南》《召南》的風(fēng)骨折散為《折揚》《皇荂》的俗調(diào),使言偃、卜子夏的文學(xué)陷入yin6*靡放蕩之中。他們擠在一起動筆寫作,動不動就是幾千幾百人。幾千幾百人下筆,動不動就是數(shù)千數(shù)萬字。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一天天放縱下去,自然殘害了古藤的生命,把它看得比桑葉還容易得到的東西,使得衰敗的趨勢日益嚴(yán)重,不見終止。這樣一來,那么寫綺麗文章隨意發(fā)表言論的人,誰不是用剡紙寫的呢?造紙工人貪圖利益,日夜斬伐古藤用來賣錢,即使全天下都是剡溪,也還不足以供給,何況只有一條剡溪呢?因此,恐怕以后不再有古藤生長于剡溪了。
大凡人世間的耗費,如果合理,那么正道存在,則肆意耗費的錯誤,就無從橫加于萬物。萬物資助人類,也是有一定時節(jié)的。在一定時節(jié)斬伐古藤,不能說是摧殘它。我認(rèn)為如今胡亂寫文章的人,都是殘害剡溪古藤之流。藤的生命有限,而胡亂作文的人卻沒有限度。且毫無限度地殘害萬物,并非只限于剡溪古藤而已。這就是我選擇剡溪古藤來寄托哀思的原因。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中考初中文言文文學(xué)常識【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
- 后漢書原文:張霸,字伯饒,蜀郡成都人也。年數(shù)歲而知孝讓,雖出入飲食,自然合禮,鄉(xiāng)人號為“張曾子?!逼邭q通《春秋》,復(fù)欲進(jìn)余經(jīng),父母曰“汝小未
- 漢書原文: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學(xué),博覽無所不見,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靜亡為,少耆①欲,家產(chǎn)不過十金,乏無儋石②之儲,晏如也。自
- 王禹偁原文: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jié),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毀
- 北史原文:達(dá)奚長儒,字富仁,代人也。長儒少懷節(jié)操,膽烈過人。十五襲爵樂安公。魏大統(tǒng)中,起家奉車都尉。周太祖引為親信,以質(zhì)直恭勤,授予都督。天
- 韓愈《馬說》【原文】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于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于槽(cáo)
- (甲)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
- 《賈島推敲》文言文翻譯翻譯文言文不是能讀懂文本就可以輕易做到的,因為心里邊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夠說出來,嘴上能說出來不等于筆下能夠?qū)懗鰜?,它還涉
- 文言文試題附答案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①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賣漿家,公子欲見兩人,兩人自匿不肯見公子。公 子
- 寡人之于國也原文及譯文寡人之于國也論述了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寡人之于國也原文及譯文,希望大家
- 《鄒孟軻母》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乃去,舍市傍。其
- 《師說》文言文翻譯【原文】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
-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
- 元史原文:董文炳字彥明,自幼警敏善記通,儼如成人。世祖在潛藩,癸丑秋,受命憲宗征南詔。文炳率義士四十六人騎馬從行,人馬道死殆盡。及至吐番止兩
-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
- 投筆從戒文言文翻譯投筆從戎,釋義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投筆從戒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驹摹繛槿擞写笾?,不修細(xì)節(jié)
- 《張綱傳》文言文練習(xí)及答案張綱少明經(jīng)學(xué),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jié),舉孝廉不就,司徒辟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常慨然嘆曰:“穢惡滿
- 晉文公伐曹五年春,晉文公欲伐曹,假道于韂,韂人弗許。還自河南度,侵曹,伐韂。正月,取五鹿。二月,晉侯﹑齊侯盟于斂盂。韂侯請盟晉,晉人不許。韂
-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聞??⑾暮钔愔?,以兄霸之子妻之。武帝受禪,以佐命之勛,進(jìn)號中軍將軍。帝將有滅吳
- 宋濂原文: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諸王久處宮掖,無以發(fā)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獵,以講武事。濂時奉詔扈從。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驛,濂請游瑯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