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萬木圖》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21 18:04:11
《萬木圖》序
(明)楊士奇
《萬木圖》者,翰林侍講建安楊榮勉仁,昭其大父達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為善施義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以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恥為辱之心。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恥為辱,猶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當(dāng)?shù)?,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幾可也?br/>元之季世,兵戈饑饉,民困窮凍餒無食,至相食以茍活。雖父子夫婦,相視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時先生藏谷甚富,將發(fā)廩振之,指某山號于眾曰:“有能相吾力樹木者乎?樹一木,予谷若干?!庇谑菭幵赋隽碚埞?。既悉飯之,乃如所言。愿樹木者予之谷,不籍識其姓名,卒亦不視其功,而所活不可勝計矣。先生之樂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備歟!
居數(shù)歲,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孫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茍自為利!將有為學(xué)宮、為釋老之宮、為橋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給之;有貧欲為居室、沒欲為棺而不得材者,給之。毋茍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時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聞而高之,命工作萬木圖表之。搢紳君子多為詩文紀(jì)之詠之,既皆失于兵。而其子孫,佩服訓(xùn)戒,至于今不違。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違,此圖所以繼作也。
嗚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豈計樹之大后當(dāng)何如哉!而受施者必盡力焉,不可以茍,蓋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僅施于衰亂艱虞之際,畎畝之間,而徒布衣以終其身也。不然,使遇治平之時,得一命為所欲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訓(xùn),推廣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諸其來者。
(選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略有刪節(jié))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不籍識其姓名 籍:登記、記錄
B.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 中:中意、滿意
C.沒欲為棺而不得材者 沒:通“歿”,死去
D.惜乎其僅施于衰亂艱虞之際 虞:憂患、禍患
7.以下各組語句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楊達卿先生“為善施義”言行的一組是 ( )
①以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恥為辱之心 ②既悉飯之,乃如所言
③愿樹木者予之谷,不籍識其姓名 ④所活不可勝計矣
⑤戒其子孫曰:“其毋茍自為利!” ⑥搢紳君子多為詩文紀(jì)之詠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⑤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
A.元朝末年,戰(zhàn)亂和災(zāi)荒讓老百姓生活極其悲慘痛苦,以致發(fā)生了父子夫婦相食的慘劇,楊達卿先生的善舉救活了不計其數(shù)的饑民。
B.楊達卿先生采用種樹救災(zāi)的辦法賑濟饑民,可謂是考慮周全,既無償供給了饑民糧食,又不至于讓他們產(chǎn)生接受施舍的羞愧恥辱之感。
C.元末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為表彰楊達卿先生的善舉,繪制了一幅《萬木圖》,但可惜后來在戰(zhàn)爭中遺失了;后來楊榮為了彰顯其祖父的善舉,又重新繪制了這幅畫。
D.對于在賑災(zāi)中饑民種植的林木,楊達卿先生并未據(jù)為已有,而是告誡子孫后代要用來作公益事業(yè),用來救助貧窮的人。至作者寫作時,他的子孫一直沒有違背他的教導(dǎo)。
9.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時先生藏谷甚富,將發(fā)廩振之,指某山號于眾……(4分)
(2)時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聞而高之,命工作萬木圖表之。(4分)
參考答案
6.B.(“中”,應(yīng)該解釋為“符合”。課內(nèi)《勸學(xué)》有“其曲中規(guī)”可作參考)
7.C.(①句是楊達卿先生對“為善施義”的思想認識,不屬于“言行”;④句是“為善施義”所產(chǎn)生的社會效果;⑥是社會名流對楊達卿先生的贊頌,不是“直接”而是“間接”表現(xiàn)其“為善施義”的)
8.D.(A“父子夫婦相食”于文無據(jù);B“無償供給了饑民糧食”不對,應(yīng)是讓饑民種樹,再提供糧食,使其有自食其力的感覺。C《萬木圖》不是阮德柔繪制的,是他命畫工繪制的)
9.(1)當(dāng)時,楊達卿先生家儲藏了很多糧食,將打開糧倉救濟饑民,(他)指著某座山對饑民喊話說……(“發(fā)”“振”“號于眾”各1分,句意正確1分)
(2)當(dāng)時的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聽說這件事后,認為楊先生的行為很高尚,命令畫工繪制了《萬木圖》并上表(奏報給朝廷)。(“高”“工/作”“圖/表”各1分,句意正確1分)
附參考譯文:
《萬木圖》這幅畫,是擔(dān)任翰林院侍講的建安人楊榮先生,為了彰顯他的祖父楊達卿的美德,畫出來留給后代看的。
楊達卿先生有孝順的品行,對于行善做好事一直急切努力地追求。然而不喜歡以施舍聞名,認為接受別人施舍的人,總有一種慚愧羞辱的心理。施恩于人,卻讓受施者常常感到慚愧羞辱,還不如不施恩。一定要使那些接受我的施舍的人,(接受施舍)就像他應(yīng)當(dāng)?shù)玫降囊粯?,并且在?nèi)心覺得安寧,大約這樣才可以。
元朝末年,戰(zhàn)亂饑荒,老百姓饑寒交迫,衣食無著,到了人chi6*人勉強活下去的地步。即使是父子夫妻,彼此相望卻難以互相保全,這種慘狀到處都是。當(dāng)時,楊達卿先生家儲藏了很多糧食,將打開糧倉救濟饑民,(他)指著某座山對饑民喊話說:“有能夠出力幫我種樹的人嗎?種一棵樹,我給他一些糧食?!庇纱耍?a href="/cd/j/jie97531.htm">饑餓的人)爭相出力,來換取糧食。(楊先生)讓他們都吃上飯,就像他所說的那樣。愿意種樹的人給他們谷物,不登記他的姓名,最終也不看他的功勞大?。ň徒o了他谷子),因此救活的饑民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楊先生的樂于施舍,多么地忠厚、委婉又考慮周全啊!
過了幾年,樹木長得郁郁蔥蔥,高大茂盛,都符合用材(的標(biāo)準(zhǔn))。楊先生指著樹木告誡子孫們說:“我沒料到樹木現(xiàn)在長得如此繁茂!希望你們不要只用它們來為自己謀利,將來有建學(xué)校、建寺廟道觀、造橋梁以及擺渡小船需要木材的人,送給他們;有家貧要建造房屋、死后做棺材卻買不起木材的人,送給他們。(千萬)不要只想著為自己謀利!”于是先生施舍給人們的好處就更加多了。
當(dāng)時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聽說這件事后,認為楊先生的行為很高尚,命令畫工繪制了《萬木圖》并上表奏報給朝廷。士大夫和讀書人寫了很多詩文記載這件事,歌頌這件事,不久(這些繪畫、表章和詩文)都在戰(zhàn)爭中丟失了。而他的子孫,感念佩服他的教導(dǎo),至今沒有違背。然而,想讓他的后世都感念佩服、不違背先祖的教導(dǎo),這就是楊榮重新繪制這幅圖的原因啊。
唉!開始時楊先生只是想施舍谷物糧食而已,,只是想讓被救濟的人(因出力才獲得救濟而)內(nèi)心安寧而已,哪想到樹木長大后會這樣呢!那些接受救濟的人一定是盡力種樹,不隨便應(yīng)付了事,大概是世人心中都存有天理,(善心好事)會傳遞延續(xù)下去吧。楊先生留下了這么好的善行,可惜的是他的善行僅僅施展于社會衰敗混亂、充滿艱難禍患的時期,僅局限于方圓幾里之內(nèi),并且僅以平民身份過完一輩子。不這樣的話,假如楊先生生活在在太平盛世,得到某種任命可以做他想做的善事,他的善心善舉的受益者難道不是會更廣泛嗎?如果他的后人能夠世代繼承他的教導(dǎo),推廣他的善心,并且堅持不停地做下去的話,那么這種善心善行帶來的好處將會更加普遍。(我)寫下這篇序以告訴后人。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吾粲傳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及答案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也。吳錄曰:粲生數(shù)歲,孤城嫗見之,謂其母曰:“是兒有卿相之骨?!睂O河為縣長,粲為小吏,河深奇之
- 高中課內(nèi)文言文課堂訓(xùn)練及答案閱讀課內(nèi)文言文片段,完成小題。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①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 聊齋志異原文:青州居民范小山,販筆為業(yè),行賈未歸四月間,妻賀氏獨居,夜為盜所殺是夜微雨,泥中遺詩扇一柄,乃王晟之贈昊蜚卿者晟,不知何人;吳,
-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五言古體詩) (齊)謝朓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余霞散成綺,澄江
- 沈括原文:潁昌陽翟縣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謂之杜五郎。所居去縣三十余里,唯有屋兩間,其一間自居,一間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籬
- 宋史原文:呂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為政清簡,遠人便之。十年,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秦王廷美尹京,會太宗征河?xùn)|,廷美將有居留之命
- 高一文言文議論文古人云:“君,舟也,民,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碧阼b而襲之,曰:“夫治國猶如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靜,百姓何得
- 《百家姓幸》文言文《百家姓?幸》作者:佚名歷史來源一世祖偃公周成王賜姓壬戌年公元前1079年,鎮(zhèn)守滄州,(雁門在此地域內(nèi)),渤海滄州青池人.
- 原文:王溥者,桂林人。洪武末為廣東參政,亦以廉名。其弟自家來省,屬吏①與同舟,贈以布袍。溥命還之,曰:“一衣雖微,不可不慎,此污行辱身之漸也
- 牛皋,字伯遠,汝州魯山人。初為射士,金人入侵,皋聚眾與戰(zhàn),屢勝,西道總管翟興表補保義郎。杜充留守東京2015年高考(520)石家莊市2015
- 語文文言文理解:子失墜盲子失墜 (11分 )有盲子道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①,兢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墮深淵矣。過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
- 蘇緘,字宣甫,泉州晉江人。舉進士,調(diào)廣州南海主簿。州領(lǐng)蕃舶,每商至,則擇官閱實其貲,商皆豪家大姓,習(xí)以客禮見主者,緘以選往,商樊氏輒升階就席
- 初中新課文言文通假字七年級(上冊)1、項為之強《童趣》2、不亦說乎《〈論語〉十則》3、誨女知之乎《〈論語〉十則》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
- 文言文教學(xué)要注意多義詞義項的選擇參考山西晉城教育學(xué)院 王永革中學(xué)文言文教學(xué)的一大重點是釋詞通句。釋詞是基礎(chǔ),通句是結(jié)果,必須先打好基矗釋詞中
- 狐與葡萄文言文翻譯在一個人經(jīng)歷多次失敗后,會形成心理暗示,并且將這種消極的暗示傳遞給他人,從而無法取得成功。所以我們永遠不能一意孤行,要用不
- 文言文《殺駝破甕》翻譯文言文《殺駝破甕》殺駝破甕昔有一人,于甕中盛谷。駱駝入頭甕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為憂。有一老人來語之曰:“
- 怎么攻克文言文不少學(xué)生害怕學(xué)文言文,覺得自己雖然花了不少精力學(xué)習(xí),有了一定量的知識積累,但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卻不強
- 《貞觀政要·誠信》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的翻譯方法有很多,大家掌握了嗎?下面是《貞觀政要·誠信》原文及翻譯,為大家提供參考?!驹摹控懹^初,有上書
- 王羲之愛鵝原文:選自《晉書》列傳第五十?!稌x書》(王羲之) * 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