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標《王安石論》閱讀答案及句子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07 21:29:17
王安石以新法佐宋神宗治天下,而是非相乘,卒至于亂。說者謂靖康、建炎之禍,皆由所為,故追論之,若其奸有浮于章惇、蔡京者。嘻,此曲士之論也。
說者曰:祖宗之法,不當變也。夫祖宗之法,誠不當變。然宋之祖宗,與三代之君何如?以三代之法,不能無弊,而有忠、質、文之變。宋之祖宗,豈有萬世不變之法哉?且慶歷之初,杜、范諸公已有欲變之者矣。后此又數(shù)十年,弊當更甚。當時如呂正獻、蘇文忠輩,亦嘗欲變之矣。向使安石能待其學之既成,而后出圖天下之事,視其可變者變之,不可變者因之,有功則已不尸,無功則又集天下之公議,精思而熟講之,安見變法之非至理哉?而惜其不能待,故無成也。嗚呼,成敗豈足論人哉!
說者又曰:志太高也。夫以漢文帝、唐太宗為不足法,而望其君為堯、舜,誠高矣。夫人臣事君而不舉其至高者以為責,豈忠乎?且堯、舜之政,亦未嘗不可行也。天地所留,方策所布,神而明之責在后人。向使諸君子不以天下馬安石一人之天下,而虛衷和氣,相與于成,堯舜豈不可復見哉?乃安石以躁成其憤,而諸君子亦以憤成其偏。安石誠有罪于諸君子,而諸君子亦不能告無過于安石也。
說者又曰:聽用非人也。夫以當世元臣故老、正士賢人,皆環(huán)向而立,而無一人之助,小人遂乘其孤而陰用之,豈安石之心哉?程子曰:“新法之行,我輩有以激之?!变ㄕ撘病?br/>然則宜何等乎?曰:安石有治天下之才,而未知治天下之道;雖有亂天下之跡,而實無亂天下之心。諸君子特以其據(jù)位之久,得君之專,而史意氣高遠,議論譎肆,雖竭天下之才智以攻之而不能摧,辯之而不能屈,故積其攻之辯之之氣以出于正,而元祜之誅求;又積其不能摧不能屈之氣以出于邪,而為紹圣之報復:宋之為宋不支矣。嗚呼!此豈一人之罪哉!
吾常見范增之事項籍,不用而憤惋以死,謂其弊在居家好奇計耳?;艄庵芴烊我玻粚W無術,后世譏之。夫計與術,皆不得已而用之者也。人以為奇,我以為常,乃善耳。術者,亦必本乎學也。茍無其學,斯無其術。安石雖非不學之流,而實有好奇之志,故亦適成其無術耳。然則安石者,乃范增、霍光之等也,若章惇、蔡京,小人之尤,豈其倫哉?
吾不忍以安石之賢而見誣如此,故為一言。 .
(清·方孝標《王安石論》,有刪節(jié))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是非相乘,卒至于亂 卒:最終。
B.有功則己不尸 尸:占據(jù)。
C.小人遂乘其孤 乘:趁著。
D.術者,亦必本乎學也 本:根本。
5.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①然宋之祖宗,與三代之君何如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①安石誠有罪于諸君子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①諸君子特以其據(jù)位之久 ②趙王豈以一璧之故逆秦邪
D.①人以為奇,我以為常,乃善耳 ②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6.下列對原文有萊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項是( )。 (3分)
A.有人說祖宗之法不可變,作者認為,宋朝的法度也不應該是萬世不變韻,只是王安石操之過急,才導致失敗,不是變法本身的錯。
B.有人批評王安石志向太高,作者認為,如果反對者能拋棄偏狹,與正安石和衷共濟,相互支持,即使是堯舜之政也有可能實現(xiàn)。
C.作者認為王安石有治天下的才能,無亂天下的本心,但由于不通治國之道,用人不當,陷入黨爭之中,終于導致宋王朝的大亂。
D.作者認為計謀與權術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采用的,王安石雖然不是不學無術之輩,但追求奇功、治國無術也是不爭的事實。
7.翻譯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向使安石能待其學之既成,而后出國天下之事,視其可變者變之,不可變者因之。(5分)
②然則安石者,乃范增,霍光之等也,若章惇、蔡京,小人之尤,豈其倫哉?(5分)
參考答案:
4.D 5.C 6.C (4—6,每小題3分)
7.(5分)①假使王安石能等到他學識完成,然后出來謀劃天下大事,看那些可以改變的地方就去改變,而不能改變的地方就加以繼承。(“向使”“圖”“因”各1分,整句內容準確,語句通順2分。)
②(5分)雖然如此,王安石依然是范增、霍光一類的歷史人物,像章惇、蔡京之流,只是小人中壞到極點的人,怎么會是王安石的同類呢?(“等”“尤”“倫”各1分,判斷句式1分,整句內容準確,語句通順1分。)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質奏普為軍事判官。太祖嘗與語,奇之。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臥帳中,眾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太祖
- 原文: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嘗從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歐之,為其
- 四明山道士葉沈,囊出古畫,畫有桃源圖,圖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按《仙記》,分靈洞三十六之一支。其水趨流,勢與江河同。有深而綠,淺而白。白者激
- 舊五代史原文:王建,字光圖,陳州項城人。唐末,隸名于忠武軍。秦宗權據(jù)蔡州,懸賞以募之,建始自行間得補軍候。初,楊復光以忠武軍八千人立為八都,
- 《宋史·魏矼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紹興元年,會星變,矼力言大臣黜陟不公,所以致異。上識其忠,擢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
- 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各試學士院,賜進士出身,為刑部詳覆官,累遷秘書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薦為判官,鄆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數(shù)千頃,昭
- 文言文中的語音和文字文言文的語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還包括異讀字的問題。文言文異讀字有三種情況:破音異讀、通假異讀和古音異讀。所讀破
- 關尹子教射文言文翻譯關尹子教射選自《列子·說符》,原文結尾處還有一句:“非獨射也,為國與身皆如之?!?不但是射箭,治理國家以及自我修養(yǎng),都要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翻譯,注釋,賞析惠(huì)崇(chóng)《春江曉景》——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游東山記 [明]楊士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
- 姚思廉,字簡之,雍州萬年人。思廉少受漢史于其父,能盡傳家業(yè),勤學寡欲,未嘗言及家人產業(yè)。在陳為揚州主簿,入隋為漢王府參軍,丁父憂解職。后為代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唐】柳宗元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jié)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惡者,卒以
- 蝙蝠文言文全文翻譯《蝙蝠》選自馮夢龍的《笑府》。馮夢龍(1575-1646),明末文學家、戲曲家。以下是小編帶來蝙蝠文言文全文翻譯的相關內容
- 是歲也,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善騎射,再從大將軍,受詔與壯士,為剽姚校尉,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shù)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于
- 文言文《賣柑者言》賞析明朝的另一位開國元老就是劉基,此人是文韜武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能掐會算精明過人。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文言文《
- 《五人墓碑記》原文及欣賞《五人墓碑記》是明代張溥的作品。熱情歌頌了五位烈士仗義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為,下面就是小編跟大家分享一篇《五人墓碑
- 裴昭明,河東聞喜人,宋太中大夫松之孫也。父駟,南中郎參軍。昭明少傳儒史之業(yè),泰始中,為太學博士。有司奏:“太子婚,納征用玉壁虎皮,未詳何所準
- 中考古文必考題語文文言文得語文者得天下,2018中考古文必備科目很多,但是有些科目其實是??嫉?,考的比較多的。今天我們就來講每個篇目考的比較
- 淺論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時間過得好快,一眨眼就過了。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畢業(yè)季了。畢業(yè)論文是阻礙我們畢業(yè)的途徑之一,為了能順利畢業(yè),就好好來準備論文
- 密游集序葉燮古今有才人之詩,有志士之詩。事雕繪,工縷刻,以馳騁乎風花月露之場,不必擇人擇境而能為之,隨乎其人與境而無不可以為之,而極乎諧聲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