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焞字彥明”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17 09:02:27
尹焞字彥明。少師事程頤,嘗應舉,發(fā)策有誅元祐諸臣①議,焞曰:“噫,尚可以干祿乎哉!”不對而出,告頤曰:“焞不復應進士舉矣?!庇谑墙K身不就舉。
靖康初,種師道薦焞德行可備勸講,召至京師,不欲留,賜號和靖處士。戶部尚書梅執(zhí)禮等人合奏:“河南布衣尹淳學窮根本,德備中和,近世招延之士無出其右者。朝廷特召,而命處士以歸,使焞韜藏國器,不為時用,未副陛下側(cè)席求賢之意。望特加識擢,以慰士大夫之望?!辈粓蟆?br/>次年,金人陷洛,焞闔門被害,焞死復蘇,門人舁置山谷中而免。紹興四年,止于涪。涪,頤讀《易》地也,辟三畏齋以居,邦人不識其面。侍讀范沖舉焞自代,授左宣教郎,以疾辭。范沖奏給五百金為行資,遣漕臣奉詔至涪親遣。六年,始就道,作文祭頤而后行。
高宗渡江,趙鼎去位,張浚獨相,上章薦焞,謂其所學所養(yǎng)有大過人者,乞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至國門,復以疾辭。上曰:“焞可謂恬退矣?!痹t以秘書郎兼說書,趣起之,焞始入見就職。未幾,稱疾在告,除權(quán)禮部侍郎兼侍講。
時金人遣張通古、蕭哲來議和,焞上疏曰:“臣伏見本朝有遼、金之禍,亙古未聞,中國無人,致其猾亂。今又為此議,則人心日去。不識陛下未嘗深謀而熟慮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又移書秦檜言:“今北使在廷天下憂憤若和議一成彼日益強wo6*日益怠侵尋朘削天下有被發(fā)左衽之憂天下之人痛恨切骨,金人狼虎貪噬之性,不言可見。天下方將以此望于相公,覬有以革其已然,豈意為之已。甚乎?!笔杓皶圆粓螅谑菬l固辭新命。引年告老,轉(zhuǎn)一官致仕。十二年,卒。
(《宋史·列傳一百八十七》)
【注釋】①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奸臣蔡京把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等保守派官員視為奸黨,稱為“元祐黨人”,加以打擊。程頤名列其中。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今北使在/廷天下憂憤/若和議一成/彼日益強/wo6*日益怠/侵尋朘削/天下有被發(fā)左衽之憂/
B.今北使在/廷天下憂憤/若和議一成/彼日益強/wo6*日益怠/侵尋朘削天下/有被發(fā)左衽之憂/
C.今北使在廷/天下憂憤/若和議一成/彼日益強/wo6*日益怠/侵尋朘削天下/有被發(fā)左衽之憂/
D.今北使在廷/天下憂憤/若和議一成/彼日益強/wo6*日益怠/侵尋朘削/天下有被發(fā)左衽之憂/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發(fā)策,指發(fā)出的策問。古代科舉考試把試題寫在策上,令應試者作答,稱為策問,內(nèi)容常關(guān)涉國家大事。
B.處士,古代指有才能而不被賞識、不被重用的官員,后來也泛指有才德而隱居不愿做官的讀書人。
C.布衣,即麻布制成的衣服,古代平民不能著錦繡之服,多著布衣,因而常用“布衣”來借指平民。
D.致仕,指古代官員交換官職,即退休。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漢朝以后形成固定制度。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尹焞敬待老師。他因不愿詆毀老師程頤而放棄科舉考試;朝廷征召他,他祭祀老師之后才上路。
B.程頤德才兼?zhèn)洹舨可袝穲?zhí)禮等人認為,在學問和品德方面,近年招攬的士人沒有能超過他的。
C.尹焞淡泊仕途。他多次受到舉薦和征召,但屢次推辭,皇上認為他“恬退”而授予“處士”之號。
D.尹焞反對議和。金人遣使議和,他上書朝廷并致信秦檜,直言陳述和議的危害,但都沒有得到回復。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使焞韜藏國器,不為時用,未副陛下側(cè)席求賢之意。(5分)
(2)不識陛下未嘗深謀而熟慮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5分)
參考答案
10.D
11.B(“有才能而不被賞識、不被重用的官員”錯誤?!疤幨俊辈恢腹賳T)
12.C(皇上認為他“恬退”在授予“處士”后面)
13.(10分)
(1)致使尹焞隱藏了治國才能,不能被當時朝廷任用,不符合陛下急切求賢的本意。(“韜藏”,隱藏;“國器”,治國才能;“為”,表被動;“副”,動詞,符合;“側(cè)席”,急切,指坐不安穩(wěn),形容求賢心切。每處1分)
(2)不知道是陛下未曾深入謀劃仔細考慮呢,還是朝中的大臣沒有把其中的利害告訴您呢?(“不識”,不知道;“嘗”,副詞,曾經(jīng);“抑”,連詞,或者、還是;“以”,介詞,把;“以”的賓語省略。每處1分)
參考譯文:
尹焞字彥明。年少時拜程頤為師,曾參加進士考試,發(fā)出的策問有誅殺元祐黨人的議題,尹焞說:“唉,還可以憑借這求得俸祿嗎!”沒有答題就走了出來,告訴程頤說:“我不再參加進士考試了?!?于是尹焞終身不再參加科舉考試。
靖康初年,種師道推薦尹焞,說他德行高尚可以安置在皇帝身邊以備勸勉講論,皇帝將他召到京城,但他不想留下,皇帝賜號“和靖處士”。戶部尚書梅執(zhí)禮等人聯(lián)合上奏:“河南平民人士尹焞學問窮究事物的根源本質(zhì),品德具備中正平和的特點,近年招募延攬的士人沒有能夠超過他的。朝廷特意征召,卻只是賜號‘處士’讓他回去,致使尹焞隱藏了治國才能,不能被當時朝廷任用,不符合陛下急切求賢的本意。祈望皇上對他特別加以賞識提拔,來撫慰士大夫的愿望?!被噬蠜]有回復。
第二年,金兵攻陷洛陽,尹焞全家被害,尹焞死而復生。紹興四年,他停留在涪州。涪州是程頤研讀《周易》的地方,他開辟了三畏齋來居住,周圍的人都不認識他。侍讀范沖舉薦尹焞代替自己,授為左宣教郎,尹焞稱病辭謝。范沖奏請贈給尹焞五百金作為路費,派遣漕臣奉詔到涪州親自送他啟程。六年,他才開始上路,寫文章祭拜程頤之后才走。
宋高宗趙構(gòu)渡江南遷,這時趙鼎已經(jīng)離任,張浚獨自做宰相,遞上奏章舉薦尹焞,說他的學問修養(yǎng)有遠超時人的地方,請求下令江州的守臣迅速將他從水路送到京城。尹焞又一次稱病辭謝,皇帝說:“尹焞可說是安于退讓啊。”下詔讓他做秘書郎兼說書,催促他啟程,尹焞才入朝進見就職。不久,尹焞稱病告假,授予代理禮部侍郎兼侍講。
這時金國派遣張通古、蕭哲來與宋朝議和,尹焞上奏章說:“我看到本朝遭遇遼、金戰(zhàn)禍,自古以來未曾聽聞,中原地區(qū)沒有能人,導致他們侵擾我國。如今又要進行和議,那么人心將一天天遠離。不知道是陛下未曾深入謀劃仔細考慮呢,還是朝中的大臣沒有把其中的利害告訴您呢?”又給秦檜寫信說:“現(xiàn)在北國使臣就在朝堂之上,天下人憂慮憤恨,如果和議一旦達成,他們一天天更加強大,我們一天天更加疲弱,日漸被剝削,天下有淪為夷狄之地的危險。天下人痛心怨恨深入骨髓,金人如狼虎一般貪婪侵奪的本性,不言而喻。天下人正把這件事寄希望于您,希望有辦法改變現(xiàn)狀,哪里料到已經(jīng)這樣做了。太嚴重了。他的奏章和信都未獲回復,于是尹焞堅決辭卻了新的任命。請求告老還鄉(xiāng),轉(zhuǎn)任一個官職后退休。紹興十二年,尹焞去世。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顧炎武原文:蘇之吳江有吳炎、潘檉章二子,皆高才,當國變后,年皆二十以上,并棄其諸生,以詩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傳也,當成一代史書,以繼遷、
- 劉 向延陵季子將西聘晉 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 * 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
- 金農(nóng)與蒼頭 壽門①“所得蒼頭②,皆多藝。其一善攻硯,所規(guī)模甚高雅。壽門每得佳硯石,輒令治之。顧非飲之數(shù)斗
- 文言文扁鵲見蔡桓公的原文及翻譯【原文】: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北怡o出,桓侯曰:“
- 百家姓田文言文歷史來源「田」源出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田氏即為陳氏。如春秋時齊國大臣田成子即為陳成子。后來田和取代「姜」 氏政權(quán),歷史上稱為「田
- 晏子使楚文言文及翻譯導語:《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
- 文言文《景公飲酒》原文和譯文《景公飲酒》原文:景公飲酒,移于晏子家,前驅(qū)報閭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門曰:“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微有
- 初中文言文比較閱讀初三文言文比較閱讀三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同學們,老師整理了初三文言文比
- 常羊?qū)W射文言文閱讀訓練常羊?qū)W射【原文】常羊?qū)W射于①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夢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發(fā)⑧,鹿
-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進士,授國史院編修官,改經(jīng)正監(jiān)經(jīng)歷。淮東、西盜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將略稱,同僉樞密院事董鑰嘗薦其材,會丞相脫脫
- 晉書原文:戴若思,廣陵人也。若思有風儀,性閑爽,少好游俠,不拘操行。遇陸機赴洛,船裝甚盛,遂與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據(jù)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
- 李東陽原文: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癥能食而不能化,因節(jié)不多食。漸節(jié)漸寡,幾至廢食。氣漸薾①,形日就憊,有名醫(yī)謂:“為瘵②也?!币运幯a之,病
-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翻譯賞析《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文言文《
- 惲敬原文:昔者班孟堅①因劉子政父子《七略》為《藝文志》,序六藝為九種,圣人之經(jīng),永世尊尚焉。其諸子則別為十家,論可觀者九家,以為“雖有蔽短,
- 《狐假虎威》文言文閱讀課外文言文閱讀(10分)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
- 南齊書原文:崔慰祖字悅宗,清河東武城人也。父慶緒,永明中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請。父喪不食鹽,母曰:“汝既無兄弟,又未有子胤。毀不滅性,政
- 復多爾袞書文言文原文翻譯大明國督師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頓首謹啟大清國攝政王殿下:南中向接好音,法隨遣使問訊吳大將軍,未敢遽通左右,非委
- 舊唐書原文:李峴,樂善下士,少有吏干。以門蔭入仕,累遷高陵令,政術(shù)知名。改京兆府尹,所在皆著聲績。天寶十三載連雨六十余日宰臣楊國忠惡其不附己
- 寡人之于國也文言文翻譯《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xiàn)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寡人之于國也文言文
- 唐才子傳原文:陳子昂,字伯玉,梓州人。開耀二年許旦榜進士。初,年十八時,未知書,以富家子,任俠尚氣,弋博,后入鄉(xiāng)校感悔,即于州東南金華山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