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璜,字世英,丹陽秣陵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07 01:20:54
陶璜,字世英,丹陽秣陵人也,仕吳歷顯位。孫皓時,阯太守孫谞貪暴,為百姓所患。南中監(jiān)軍霍弋遣楊稷與毛炅、董元等自蜀出交阯,破吳軍于古城,斬大都督修則、交州刺史劉俊。吳遣虞汜為監(jiān)軍,薛翊為威南將軍、大都督,璜為蒼梧太守,距稷,戰(zhàn)于分水。璜敗,退保合浦,亡其二將。翊怒謂璜曰:“若自表討賊,而喪二帥,其責安在?”璜曰:“下官不得行意,諸軍不相順,故致敗耳?!庇鹋?,欲引軍還。璜夜以數(shù)百兵襲董元,獲其寶物,船載而歸,翊乃謝之,以璜領交州,為前部督。璜從海道出于不意,徑至交陛,元距之。諸將將戰(zhàn)璜疑斷墻內有伏兵列長戟于其后兵才接元偽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長戟逆之大破元等元有勇將解系同在城內,璜誘其弟象,使為書與系,又使象乘璜軺車,鼓吹導從而行。元等曰:“象尚若此,系必去志?!蹦司蜌⒅?。翊、璜遂陷交阯。吳因用璜為交州刺史。初,霍弋之遣稷、炅等,與之誓曰:“若賊圍城未百日而降者,家屬誅;若過百日救兵不至,吾受其罪。”稷等守未百日,糧盡,乞降,璜不許,給其糧使守。諸將并諫,璜曰:“霍弋已死,不能救稷等必矣,可須其日滿,然啟受降。使彼得無罪,我受有義,內訓百姓,外懷鄰國,不亦可乎!”稷等期訖糧盡,救兵不至,乃納之。皓既降晉,手書遣璜子融敕璜歸順。璜流涕數(shù)日,遣使送印綬詣洛陽。帝詔復其本職,封宛陵侯,改為冠軍將軍。在南三十年,威恩著于殊俗。及卒,舉州號哭,如喪慈親。
(節(jié)選自《晉書-陶璜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諸將將戰(zhàn)璜/疑斷墻內有伏兵/列長戟于其后/兵才接/元偽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長戟逆之/大破元等/
B.諸將將戰(zhàn)/璜疑斷墻內有伏兵/列長戟于其后/兵才接/元偽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長戟逆之/大破元等/
C.諸將將戰(zhàn)璜/疑斷墻內有伏兵/列長戟于其后/兵才接/元偽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長戟/逆之/大破元等/
D.諸將將戰(zhàn)/璜疑斷墻內有伏兵/列長戟于其后/兵才接/元偽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長戟/逆之/大破元等/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監(jiān)軍指監(jiān)督軍隊的官員,一般為臨時差遣,代表朝廷協(xié)理軍務,督察將帥。
B.表是古代臣下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文體,“自表”指自己上表呈請。
C.敕是自上命下之詞,特指古代帝王的詔書,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誡臣僚。
D.洛陽是酉晉都城,因地處洛河之南而得名,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陶璜自表討賊,出師不利。晉軍出兵交5止,在古城打敗吳軍,陶璜與虞汜、薛翊等領兵抵抗,因為內部不團結,致使陶璜首戰(zhàn)損兵折將。
B.陶璜善用謀略,屢破敵軍。他率兵夜襲董元,繳獲珍寶;識破伏兵,打敗董元;用離間計,致使董元殺掉部將解系,終于攻陷交陸。
C.陶璜心存仁義,收降楊稷。楊稷軍隊糧食耗盡,請求投降,陶璜出于多方考慮,提供糧食讓他們堅守滿一百天后,才接受他們投降。
D.陶璜被迫歸晉,仍獲重用。孫皓降晉,親筆寫信給陶璜,讓他歸順,陶璜痛哭流淚,無奈歸附;晉帝因孫皓保薦,恢復陶璜官職,予以重用。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使彼得無罪,我受有義,內訓百姓,外懷鄰國,不亦可乎!
(2)在南三十年,威恩著于殊俗。及卒,舉州號哭,如喪慈親。
參考答案
4.B
5.D
6.D
7.(1)讓他們(投降了)能夠沒有罪責,我接受他們投降才有仁義,(這樣做)對內教育百姓,對外安撫鄰國,不是很好嗎!
(譯出大意給2分;“得”“懷”“不亦……乎”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陶璜在南方三十年,威名恩德顯揚于偏遠的地方。到他去世時,全州百姓悲痛大哭,如同死了父母。
(譯出大意給2分;“著”“殊俗”“慈親”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陶璜字世英,是丹陽秣陵人。在吳國曾歷任顯要官職。孫皓時,交阯太守孫謂貪婪can6*暴,成為百姓的禍患。南中監(jiān)軍霍弋派楊稷與毛炅、董元等人從蜀地出兵交阯,在古城打敗吳軍,斬大都督修則、交州刺史劉俊。吳國派虞汜任監(jiān)軍,薛翊任威南將軍、大都督,陶璜任蒼梧太守,抵抗楊稷,在分水交戰(zhàn)。陶璜兵敗,退兵保衛(wèi)合浦,損失了兩員戰(zhàn)將。薛翊大怒,對陶璜說:“你自己上表請求討賊,卻死了兩員將領,這個責任在誰呢?”陶璜說:“下官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各軍互不團結,因而導致失敗罷了。”薛翊更加氣憤,想領兵返回。陶璜連夜帶幾百名士兵偷襲董元,繳獲他的珍貴器物,用船裝載回來,薛翊于是向他道歉,讓陶璜兼管交州之事,任前部督。陶璜從海路趁敵人不注意時進軍,徑直到達交阯,董元進行抵抗。眾將領即將出戰(zhàn),陶璜懷疑斷墻內有伏兵,就在后面布列手持長戟的士兵。士兵剛交戰(zhàn),董元假裝敗退,陶璜追擊他,伏兵果然沖出來,手持長戟迎擋著他們,打敗了董元等。董元有個叫解系的勇將同在城內,陶璜引誘解系的弟弟解象,叫他寫信給解系,又讓解象乘坐陶璜的輕便小車,樂隊隨他出行。董元等人說:“解象尚且這樣,解系一定有離去的心思?!鼻叭⒘怂?。薛瑚、陶瓚就攻陷了交陸。吳國就任用陶璜為交州刺史。以前,霍弋派楊稷、毛炅等人與吳兵作戰(zhàn),和他們發(fā)誓說:“如果敵人圍城未到一百天而投降,家屬要被殺;如果超過一百天而救兵不到,我自己承擔這件事的罪責?!睏铕⒌葓允夭坏揭话偬欤Z食吃光,請求投降,陶璜不答應,提供糧食讓他們繼續(xù)堅守。眾將領都勸他,陶璜說:“霍弋已死,不能來救楊稷等人是肯定的了,可等他們約定的日子滿了,然后接受他們投降。讓他們(投降了)能夠沒有罪責,我接受他們投降才有仁義,對內教育百姓,對外安撫鄰國,不是很好嗎!”楊稷等日期到而糧食吃盡,救兵不到,于是接受他們投降。孫皓投降晉朝以后,親筆寫信讓陶璜之子陶融叫陶璜歸順。陶璜流淚痛哭了幾天,派遣使者送交印綬到洛陽?;实巯略t恢復他原來所任的官職,封為宛陵侯,改為冠軍將軍。陶璜在南方三十年,威名恩德顯揚于偏遠的地方。到他去世時,全州百姓悲痛大哭,如同死了父母。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的閱讀試題王用汲,字明受,晉江人。為諸生時,郡被倭,客兵橫市中。會御史按部至,用汲言狀。知府曰:“此何與諸生事?”用汲曰:“范希文秀才
- 文言文《元史列傳第十二》閱讀試題及譯文原文高智耀,字顯達,世仕夏國。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進士第,夏亡,隱賀蘭山。太宗
- 高考文言文虛詞用法(一)代詞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①太后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后》)②不
- 周淙,字彥廣,湖州長興人。父需,以進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淙幼警敏,力學,宣和間以父任為郎,歷官至通判建康府。紹興三十年,金渝盟,邊事方興
-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jié)》文言文《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jié)》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于所厚者薄,無所
- 鄭覃,鄭州滎澤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蔭補弘文校書郎,擢累諫議大夫。穆宗立,不恤國事,數(shù)荒昵。吐蕃方強。覃與崔郾等廷對曰:“陛下新即位,宜側身
- 章惇豪俊,博學善文。進士登名,恥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舉甲科,調商洛令。與蘇軾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臨絕壁萬仞橫木其上惇作揖軾書壁軾懼怕不敢書。
- 宋濂忠實文言文翻譯導語: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以下是小編整理宋濂忠實文言文翻譯的資料,歡
- 登徒子·好色賦宋玉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愿王勿與出入后宮。"王以登徒子之言
- 【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
- 文言文《文侯與虞人期獵》原文及翻譯《文侯與虞人期獵》告訴我們做人要誠信,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段暮钆c虞人期獵》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
- 周書原文:韓雄字木蘭,河南東垣人也。雄少敢勇,膂力絕人,工騎射,有將率材略。及魏孝武西遷,雄便慷慨有立功之志。大統(tǒng)初,遂與其屬六十余人于洛西
- 太祖擷衣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
- 崔慰祖,字悅宗,清河東武城人也。父慶緒,永明中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請。父喪不食鹽,母曰:“汝既無兄弟,又未有子胤。毀不滅性,政當不進肴羞
- 清史稿原文:慕天顏,字拱極,甘肅靜寧人。順治十二年進士,授浙江錢塘知縣??滴蹙拍?,擢湖廣上荊南道??偠絼⒄作枋柩蕴祛伭曔吅VT事,請調福建興泉
-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① 何處望神州②?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③多少事?悠悠④。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
- 原文: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
- (31)《酬樂天揚州初席上見贈》(劉禹錫)1、《酬樂天揚州初席上見贈》中飽含詩人無限的辛酸和憤怒的詩句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2
- 《本草綱目·草部·薄荷》文言文釋名菝活、蕃荷菜、吳菝活、南薄荷 、金錢薄荷 。氣味(莖葉)辛、溫、無毒。主治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風熱)。用薄
- 文言文《秦西巴縱麑》的意思翻譯文言文《秦西巴縱麑》意思翻譯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予之。孟孫歸,求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