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者,穎川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14 07:59:20
晁錯者,穎川人也,學申、商刑.名.于軹張恢先所。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時,天下無治《尚.書.》者,獨聞濟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年九十余,乃詔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數(shù)上書孝.文.時,言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數(shù)十上,孝文不聽,然奇其材,遷為中大夫。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景帝即位,以錯為內(nèi)史。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嘩疾晁錯。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卞e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遂飲藥死。死十余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晁錯已死,謁者仆射鄧公擊吳楚軍為將。還,謁見上。上問曰:“道軍所來,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王為反數(shù)十年矣,發(fā)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畫始行,卒受大戮,內(nèi)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br/>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有刪節(jié))
贊曰:晁錯銳于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其父睹之,剄于溝瀆,亡益救敗,不如趙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錯雖不終,世哀其忠。(《漢書?袁盎晁錯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
B. 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
C. 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
D. 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刑名”是指戰(zhàn)國時以商鞅、申不害為代表的法家學派。主張循名責實,慎賞明罰。后人稱為“刑名之學”,亦省作“刑名”。
B.《尚書》,又稱《書》或《書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它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
C.“孝文”是指漢文帝,“孝文”是他的廟號。漢代因為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廟號中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武等。
D.“趙母指括”是指戰(zhàn)國時趙括出征,他的母親上書稱兒子虛驕鄙吝,缺乏實際的治軍才能,后來趙括兵敗,趙母因為上書沒有被牽連治罪。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晁錯為人嚴峻,剛直,苛刻,年輕時因善于援引《尚書》上奏而被皇上看重;擔任太子屬官時進言多不被皇上采用,但太子一直很欣賞他的主張。
B.晁錯因要削減諸侯的封地而招致諸侯及大臣們的反對,他的父親看出晁錯身處險境,從潁川趕來勸說,甚至以死相勸,晁錯卻不為所動。
C.晁錯被殺后,鄧公帶兵作戰(zhàn)歸來,他認為,吳楚謀反是蓄謀已久的,殺晁錯并不能阻止七國之亂,反而讓天下之士不敢說真話。
D.在班固看來,晁錯削藩,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鞏固劉氏王朝的統(tǒng)治,是“為國遠慮”,是把個人生死置于度外的。
13.把原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5分)
(2)計畫始行,卒受大戮,內(nèi)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參考答案
10.D
11.C 這是謚號,不是廟號。
12.B 父親并不是以死相勸。而是怕受到他的牽連。
13.(1)晁錯回來,隨即上奏利國利民之事,援引《尚書》來解說?;实巯略t任命他做太子舍人。(因、便宜事、書、陳說各一分,大意一分)
(2)計劃才實施,突然遭受殺身之禍,在朝廷之內(nèi)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不該這樣做。(計畫、卒、杜、竊各一分,大意一分)
參考譯文:
晁錯是潁川人,他曾經(jīng)在軹地張恢先那里學習過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法,憑著文學才能擔任太常掌故,他為人嚴峻剛直苛刻。漢文帝時,天下沒有研習《尚書》的人,唯獨聽說濟南人伏生是先前秦朝的博士,研習《尚書》,已經(jīng)九十多歲。于是詔令太常派人前往受其學業(yè),太常派晁錯到伏生那里去學習《尚書》?;貋?,隨即上奏利國利民之事,援引《尚書》來解說?;实巯略t任命他做太子舍人。因為能言善辯得寵于太子,太子家叫他“智囊”。在孝文帝時,晁錯屢次上書,陳說消除諸侯權(quán)勢之事,以及法令中尚需改進之處,奏書上了幾十次,孝文帝不聽,然而認為他是個奇才,升職為中大夫。當時,太子認為晁錯的計策好,袁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歡晁錯。
漢景帝即位,讓晁錯任內(nèi)史。備受寵信,超過了九卿,許多法令都(按照晁錯的意見)更改修定。晁錯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請(查究)諸侯的罪過,削減他們旁系親屬的封地,收回他們的近旁諸郡。奏疏上報,皇上讓王公大臣們集中討論,沒有人敢非難。晁錯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諸侯一片嘩然,都痛恨晁錯。晁錯的父親得知此事,從潁川趕來,對晁錯說:“皇上剛即位,你當權(quán)處理政務,侵害剝奪諸侯利益,疏遠人家骨肉之情,人們議論紛紛很多埋怨你的,你為的是什么呢?”晁錯說:“本該如此。不這樣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寧?!标隋e的父親說:“劉家安寧了,可是晁家就危險了?!庇谑呛榷舅巣i6*殺了。死了十余天,吳國楚國等七個諸侯國果然以誅殺晁錯為名zao6*反了,等到袁盎、竇嬰進言勸說,皇上便詔令晁錯穿著朝服在東市被處斬。
晁錯已經(jīng)死了,謁者仆射鄧公攻打吳、楚叛軍擔任將領(lǐng)?;氐骄┏且娀噬??;噬蠁査骸澳銖能娭卸鴣恚牭疥隋e已死的消息,吳、楚罷兵沒有?”鄧公說:“吳王謀反幾十年了,(這次是)發(fā)怒于削奪他們的封地,借誅討晁錯為名,他們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錯。而且我擔心天下的士人將要封住嘴巴,不敢再進言了?!被噬蠁枺骸盀槭裁茨?”鄧公說:“晁錯憂慮的是諸侯強大了無法控制,所以請求削弱他們的勢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嚴,這是千秋萬代的利益啊。計劃才實施,突然遭受殺身之禍,在朝廷之內(nèi)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不該這樣做?!庇谑蔷暗鄢聊芫茫f:“你說得對。我也感到遺憾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新唐書原文:陽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謙恭簡素,遇人長幼如一。遠近慕其行,來學者迎接于道。閭里有爭訟,不詣官而詣城決之。有盜其樹者,城過之
- 記棚民事梅曾亮余為董文恪公作行狀,盡覽其奏議。其任安徽巡撫,奏準棚民開山事甚力,大旨言:與棚民相告訐者,皆溺于龍脈風水之說,至有以數(shù)百畝之山
- 《金農(nóng)與蒼頭》文言文閱讀訓練金農(nóng)與蒼頭壽門①所得蒼頭②,皆多藝。其一善攻硯,所規(guī)模甚高雅。壽門每得佳硯石,輒令治之。顧非飲之數(shù)斗,不肯下手。
- 南史原文: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為宋將,位至征虜將軍、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騎射,好畋獵。常與少年數(shù)十人澤中逐麞鹿,每眾騎赴鹿,鹿馬
- 介之推不言祿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懷無親,外內(nèi)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
- 課外古詩十首賞析《贈從弟》 劉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 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
- 《鈷鉧潭記》的文言文翻譯《鈷鉧潭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記》的第二篇。文中通過記敘鈷鉧潭的由來、描繪水潭四周的景物,表達了
- 宋濂原文:臨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聳起,如青芙蕖,鮮靚可愛。大姓許氏,世居其下。承平之時,有字仲孚者,嘗承尊公之命,植竹萬竿,而構(gòu)亭其中。當
- 三國志原文:裴潛字文行,河東聞喜人也。避亂荊州,劉表待以賓禮。潛私謂所親王粲、司馬芝曰:“劉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其敗無日矣?!彼炷线m
- 高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高中的文言文部分學習也很重要,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高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
- 《睽車志》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文言文閱讀。劉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蓋峰下。間出衡山縣市,從人乞得錢,則市鹽酪①徑歸,盡則更出。日攜
- 史記《太史公自序》原文及譯文原文: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
- 六年級語文下冊同步練習:文言文六年級語文下冊每課一練1、《文言文兩則》練習一、形近字組詞。弈( ) 俱( ) 援( ) 盂( )奕( ) 懼
- 蘇軾原文:慶歷中,始有詔州郡立學,士歡言,朝廷且以此取人,爭愿效職學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為美觀耳。”戒子孫,無與人爭入學??だ羲乇┛?/div>北史原文:李繪,字敬文。六歲便求入學,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許,遂竊其姊筆牘用之,未逾晦朔,遂通《急就章》,內(nèi)外以為非常兒。后敕撰五禮,繪與太原初中文言文教學對策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對策一、誦讀文本——享受古韻的凝香精華1.堅持范讀,讀準字音、讀準句讀。在平時的文言文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描寫秋天的古詩 &nb舊唐書原文:陸贄字敬輿,蘇州嘉興人。少孤,特立不群,頗勤儒學。年十八登進士第,以博學宏詞登科,授華州鄭縣尉。罷秩,東歸省母,路由壽州,刺史張淺談新課標下中學文言文教學策略摘要: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要對現(xiàn)今多元化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學價值和目的進行再認識。進行中舊五代史原文:李珽,字公度,隴西敦煌人?,E聰悟,有才學,尤工詞賦。年二十四登進士第,解褐授校書郎,拜監(jiān)察御史,俄丁內(nèi)艱。先是,父旅殯在遠。家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