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烏氏廟碑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02 23:58:31
烏氏廟碑銘
韓愈
元和五年,天子曰:“盧從史始立議用師于恒,乃陰與寇連,夸謾兇驕,出不遜言,其執(zhí)以來!”其四月,中貴人承璀即誘而縛之。其下皆甲以出,操兵趨嘩,牙門都將烏公重胤當軍門叱曰:“天子有命,從有賞,敢違者斬!”于是士皆斂兵還營,卒致從史京師。壬辰,詔用烏公為銀青光祿大夫、河陽軍節(jié)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張掖郡開國公。居三年,河陽稱治,詔贈其父工部尚書,且曰:“其以廟享?!奔匆云淠隊I廟于京師崇化里。軍佐竊議曰:“先公既位常伯,而先夫人無加命,號名差卑,于配不宜。”語聞,詔贈先夫人劉氏沛國太夫人。八年八月,廟成,三室同宇①,祀自左領(lǐng)府君而下,作主于第②。乙巳,升于廟。
烏氏著于《春秋》,譜于《世本》,列于《姓苑》,在莒者存③,在齊有余、枝鳴,皆為大夫。秦有獲,為大官。其后世之江南者,家鄱陽;處北者,家張掖,或入夷狄為君長。唐初,察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實張掖人。其子曰令望,為左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孫曰蒙,為中郎將;是生贈尚書④,諱承玼,字某。烏氏自莒、齊、秦大夫以來,皆以材力顯;及武德已來,始以武功為名將家。
開元中,尚書管平盧先鋒軍,屬破奚、契丹;從戰(zhàn)捺祿⑤,走可突干⑥。渤海擾海上,至馬都山,吏民逃徙失業(yè),尚書領(lǐng)所部兵塞其道,塹原累石,綿四百里,深高皆三丈,寇不得進,民還其居,歲罷運錢三千萬余。黑水、室韋以騎五千來屬麾下,邊威益張。其后與耿仁智謀說史思明降。思明復叛,尚書與兄承恩謀殺之。事發(fā),族夷,尚書獨走免。李光弼以聞,詔拜“冠軍將軍”,守右威衛(wèi)將軍,檢校殿中監(jiān),封昌化郡王、石嶺軍使。積粟厲兵,出入耕戰(zhàn)。以疾去職。貞元十一年二月丁巳薨于華陰告平里,年若干,即葬于其地。二子:大夫為長,季曰重元,為某官。銘曰:
烏氏在唐,有家于初;……來覲來齋,以饋黍稷。
(選自《唐宋八大家文鈔》)
【注釋】①三室同宇:三個祭室同在一個廟宇中。②作主于第:在家中做好牌位。③存:指烏氏先祖烏存。下文中的“余”、“枝鳴”、“獲”、“察”等都是烏氏先祖的名字。④是生贈尚書:他生養(yǎng)了獲贈尚書的烏承玼。⑤捺祿:山名。⑥可突干:契丹將領(lǐng)的名字。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卒致從史京師 致:招引
B.號名差卑,于配不宜 宜:合適
C.走可突干 走:趕跑
D.積粟厲兵,出入耕戰(zhàn) 厲:磨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乃陰與寇連,夸謾兇驕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B.其下皆甲以出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C.始以武功為名將家 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D.寇不得進,民還其居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體現(xiàn)烏承玼父子忠心報國的一組是( )
①中貴人承璀即誘而縛之 ②天子有命,從有賞,敢違者斬
③先夫人無加命,號名差卑 ④烏氏自莒、齊、秦大夫以來,皆以材力顯
⑤從戰(zhàn)捺祿,走可突干 ⑥積粟厲兵,出入耕戰(zhàn)
A.①②④ B .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2.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誘捕叛將盧從史的危急時刻,烏重胤擋住軍門,正氣凜然,控制住了局面。朝廷對他嘉賞提拔,并給予他建立家廟、先祖享祭的榮耀。
B.烏氏宗族源遠流長,《春秋》上即有記載,歷代都以才智能力顯揚于世。入唐后成為名將之家,烏重胤因平叛有功而被封為河陽軍節(jié)度使。
C.烏氏家廟于元和八年建成,用以祭祀烏重胤的先祖三代人:父親工部尚書、左武衛(wèi)大將軍烏承玼,祖父中郎將烏蒙,曾祖父左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烏令望。
D.這篇碑銘重點突出,著重記敘了烏承玼父子舍生忘死報效國家的感人事跡,而對他們先祖的事跡則略去不述,這樣寫使碑銘的重點得以突出。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其后世之江南者,家鄱陽;處北者,家張掖,或入夷狄為君長。(5分)
(2)思明復叛,尚書與兄承恩謀殺之。事發(fā),族夷,尚書獨走免。(5分)
參考答案
9.A(致:送達)
10.D(均為代詞,可譯為“他們的”“自己的”。A.副詞,卻、竟然。 ∕ 副詞,于是、就。B.連詞,表修飾 ∕ 介詞,用。C.動詞,成為 ∕ 介詞,給,替)
11.B.(①說的是“中貴人”,③說的是“先夫人”,④說的是烏氏先祖。)
12.C(“左武衛(wèi)大將軍”是烏氏先祖唐初的烏察,從下文看,其父生前曾還被授予“右威衛(wèi)將軍”等職。)
13.(1)他們的后代有去江南的,在鄱陽安家;居住在北方的,在張掖安家;有的進入夷狄之國,成為君長。
(2)史思明又反叛了(唐朝),烏承玼與其兄烏承恩謀劃殺死史思明。事情敗露,被滅族,尚書烏承玼獨自逃出得以免死。
參考譯文
元和五年,皇帝說:“盧從史當初建議用兵討伐恒州,但卻暗中與賊寇勾結(jié),驕橫兇悍,出言不遜,給我把他捉拿來!”當年四月,宦官吐突承璀就誘捕了盧從史。盧從史的部下都披甲而出,拿著兵器追趕喧鬧,他的牙門都將烏重胤堵住軍門大聲呵斥道:“天子有命令,遵從者有賞,敢于違抗者殺頭!”于是士兵們都收起武器回到營中,最終將盧從史押送到京城。壬辰,皇帝下詔授予烏重胤銀青光祿大夫、河陽軍節(jié)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張掖郡開國公。居位三年,河陽郡治理得很好,皇帝下詔追封其父為工部尚書,并且說:“可以建家廟祭祀?!庇谑钱斈昃驮诰┏堑某缁餇I建家廟。軍中僚屬私下議論說:“先公既然位至朝廷親近大臣,而先夫人沒有加封,稱號名分等級低下,相配不大適宜?!边@些話傳到皇帝那里,就降詔追封先夫人劉氏為沛國太夫人。元和八年八月,家廟落成,三個祭室同在一個家廟中,祭祀是從左領(lǐng)軍大將軍烏令望以下三代,先在家中做好牌位。乙巳,敬升于家廟中。
烏氏寫入《春秋》,《世本》上有譜系,列入《姓苑》,在莒國有烏存,在齊國有烏余、烏鳴枝,都是大夫。在秦國有烏獲,擔任大官。他們的后代有去江南的,在鄱陽安家;居住在北方的,在張掖安家;有的進入夷狄之國,成為君長。唐朝初年,烏察擔任左武衛(wèi)大將軍,他實際上是張掖人。他的兒子叫令望,擔任左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他的孫子叫蒙,擔任中郎將。烏蒙生了“贈尚書”的兒子,名叫承玼,字某。烏氏自從在莒、齊、秦等國做大夫以來,都以才智能力顯揚于世;到唐高祖武德年間以來,開始憑武功成為名將之家。
唐玄宗開元年間,烏承玼掌管平盧節(jié)度使的先鋒軍,連續(xù)打敗奚和契丹;追趕到捺祿山與之交戰(zhàn),趕跑可突干。渤海國出兵騷擾海濱,到達馬都山,官吏和百姓逃亡遷徙,失去產(chǎn)業(yè),尚書烏承玼率領(lǐng)自己的軍隊堵住敵兵的道路,在原野上挖壕溝,壘石堡,綿延四百里,深度和高度都是三丈,賊寇不能繼續(xù)前進,老百姓得以回到自己家中,每年節(jié)省運輸費用三千余萬錢。黑水、室韋兩國率五千騎兵來投降到他部下。他在邊地的威望更高。此后,烏承玼與耿仁智謀劃游說史思明投降唐朝。史思明又反叛了(唐朝),烏承玼與其兄烏承恩謀劃殺死史思明。事情敗露,被滅族,尚書烏承玼獨自逃出得以免死。李光弼將此事上報朝廷,朝廷下詔授予烏承玼為“冠軍將軍”,擔任右威衛(wèi)將軍,檢校殿中監(jiān),封為昌化郡王、石嶺軍使。他集聚糧食,磨礪武器,有戰(zhàn)事就外出打仗,無戰(zhàn)事就回來種田。后因病離職,貞元十一年二月丁巳日死于華陰縣告平里,享年若干,就埋葬在華陰。他的兩個兒子是:銀青光祿大夫烏承玼是長子,次子叫重元,擔任某官。銘文曰:
烏氏在唐初就有其家族……可以用黍稷之禮,莊重地來進行祭祀。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陳堯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堯佐進士及第,歷魏縣、中牟尉,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試秘書省校書郎知朝邑縣,發(fā)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誣堯
- 高中文言文閱讀《張范》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1題張 范張范,字公儀,河內(nèi)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辭不受。性恬靜樂道,忽于榮利
- 《南山集》目錄序(清)戴鈞衡嗚呼!文章之事,豈不難哉!司馬子長生漢武之朝,以天授之才,承累世之學,通古今書史之秘,窮天下山水之奇跡,其所遭,
- 姚鼐朱竹君先生傳姚鼐原文:朱竹君先生,名筠,大興人,字美叔,又字竹君,與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進士,授編修,進至日講起
- 陳子壯,字集生,南海人。萬歷四十七年以進士第三人授翰林編修。天啟四年典浙江鄉(xiāng)試,發(fā)策刺閹豎。魏忠賢怒,假他事削子壯及其父給事中熙昌籍。崇禎初
- 關(guān)于描寫夏天的詩集大全鑒賞古詩名句: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3.首夏猶
- 張栻原游東山記張栻原文:歲戊寅夏四月己亥,弋陽方疇、廣漢張栻酌餞東平劉芮于永之東山。久雨新霽,天朗氣清,步上絕頂,山色如洗。相與置酒于僧寺之
- 寵辱若驚【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
- 南史原文:張興世,字文德,竟陵人也。本單名世,太宗益為興世。少時家貧,南郡宗珍之為竟陵郡,興世依之為客。竟陵舊置軍府,以補參軍督護,不就。白
- 初中文言文理解試題和答案要想學好一門課就必須大量反復地做題,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22課同步練習:陋室銘(第五單元
- 文言文的基本功練習一、 斷句解讀韓愈在《師說》中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薄傲暺渚渥x”就是教學生斷句。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
- 晉書原文:車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吳會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見胤于童幼之中,謂胤父曰:“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
- 舊唐書原文:李子通,東海丞人也。少貧賤,以魚獵為事。居鄉(xiāng)里,見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無蓄積。隋大業(yè)末,有賊帥左才相,自號博山公,據(jù)
- 高三文言文復習課的教師授課思路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為了復習課本知識,以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讓學生構(gòu)筑較為牢固的知識鏈條,這一輪復習的重點,在于
- 三國志諸葛亮傳的文言文閱讀練習題[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
- 馬伶?zhèn)?明)侯方域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金陵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當太平盛時,人易為樂,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臺者,趾相錯也。梨園以
- 文言文閱讀練習題附答案參考文言文閱讀(11分)魚我所欲也(節(jié)選)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 明史原文:方克勤,浙寧海人也。少從鄉(xiāng)先達學,窮研力索,至忘寢食。元末亂,隱山谷中。國初被征,起家為濟寧知府。比至官,聘賢者為師,各立學,學凡
- 元史原文:曹鑒,字克明,宛平人。穎悟過人,舉止異常兒。既冠,南游,具通《五經(jīng)》大義。大德五年,用翰林侍講學士郝彬薦,為鎮(zhèn)江淮海書院山長。十一
- 先生為給事中①,與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爭論于朝,言及指南車。二子謂古無指南車,記言之虛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