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刑部尚書富察公神道碑》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15 05:02:22
刑部尚書富察公神道碑
袁枚
公諱傅鼐,字閣峰。先世居長白山,號富察氏。祖額色泰,從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驃騎將軍噶爾漢輔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揚聲,精騎射,讀書目數(shù)行下。年十六,選入右衛(wèi),侍世宗于雍邸。驂乘持蓋,不頃刻離。雍正元年,補兵部右侍郎。年羹堯以大逆誅,窮其黨,公謂廷臣曰:“元惡已誅,脅從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敝T王大臣以公語,平反無算。岳興阿者,九門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時禮下于公,公不往。及隆敗,公為上言岳無罪。上疑公與隆有交,謫戍黑龍江。公聞命,負(fù)書一篋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嘗論準(zhǔn)噶爾情形,上不以為然。用兵數(shù)年,所言驗;乃召公還,予侍郎銜,命往軍前參贊。未行,仍命入宮侍起居。上違和,醫(yī)藥事皆公掌之。
十二年春,命公觀兵鄂爾多斯部落。中途,偵賊數(shù)萬,掠地西走。公即赴拜達(dá)理,請于大將軍馬爾塞曰:“賊送死,可唾手取也。鼐遠(yuǎn)來,雖兵疲,猶能一戰(zhàn)。惟馬力稍竭,愿大將軍給輕騎數(shù)千助鼐。事成,歸功將軍;事敗,鼐受其罪?!瘪R嘿然,再三云不應(yīng)。公憤激,自率所部出,與賊戰(zhàn),大敗之,獲輜重、牛畜萬計。卒以馬病,不能窮追。事聞,天子大悅。賜孔雀翎,移佐平郡王軍謀,斬大將軍馬爾賽徇于軍。
會賊有求降意,而盈廷諸臣皆欲遣使議和罷兵,上問公,公叩頭曰:“此社稷之福也?!鄙弦馑於ā<疵冀y(tǒng)羅密、學(xué)士阿克敦往。公聞命馳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見公,曰:“議不成,公不歸矣!”鄂托、宰桑者,華言十四路頭目也。公叱曰:“出嘉峪關(guān)而思?xì)w者,庸奴也!某思?xì)w,某不來矣。今日之議,事集,萬世和好;不集,三軍露骨,一言可決?!敝T酋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約繕表,求公轉(zhuǎn)奏,并遣宰桑同來,獻(xiàn)橐駝、明珠等物。
果親王任事時,聲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發(fā)聲,聽未畢,輒迎拒曰:“王誤矣!”王不能堪。世宗責(zé)公曰:“汝知果親王何語而又誤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極,遷刑部尚書。以誤舉參領(lǐng)明山、失察家人兩事落職。入獄,病,刑部尚書孫公嘉淦奏請就醫(yī)私第,許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選自(《小倉山房文集》,有刪節(jié))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羹堯以大逆誅,窮其黨 窮:窮究,徹查
B.卒以馬病,不能窮追 ?。荷?br/>C.?dāng)卮髮④婑R爾賽徇于軍 徇:示眾
D.事集,萬世和好 集:成功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奏曲
B.倘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C.請于大將軍馬爾塞 不拘于時
D.諸酋相目以退 不賂者以賂者喪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能表現(xiàn)傅鼐為人剛直的一項是
①倘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②及隆敗,公為上言岳無罪
③用兵數(shù)年,所言驗 ④公叩頭曰:“此社稷之福也?!?br/>⑤公憤激,自率所部出 ⑥輒迎拒曰:“王誤矣!”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羹堯被誅殺后,傅鼐能從大局出發(fā),勸說朝廷大臣對脅從的人不予治罪,使無數(shù)人得以平反昭雪。
B.傅鼐在察看軍情途中偶遇賊軍,在兵馬疲憊無援的情況下,仍大敗賊軍,獲得皇上的嘉獎。
C.果親王掌權(quán)時,群臣都對他唯唯諾諾,只有傅鼐剛正不阿,直言不諱,當(dāng)面具體指出他的錯誤。
D.作者對傅鼐的舉薦有誤和失察家人的過失并不隱諱,對主人公生平的記敘客觀真實。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元惡已誅,脅從罔治。 (3分)
(2)公聞命,負(fù)書一篋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3分)
(3)果親王任事時,聲咳所及,九卿唯唯。(4分)
參考答案
9.B(?。浩v不堪)
10. B(B.都是連詞,表轉(zhuǎn)折,譯為“卻”;A.助詞,的/指示代詞,這;C.介詞,向/相當(dāng)于“被”;D.連詞,表承接/介詞,因)
11.A(③表現(xiàn)的是他的遠(yuǎn)見,④只是回答皇帝的問話,⑤表現(xiàn)的是他的勇敢)
12.C(沒有具體指出錯誤)
13.(1)首惡已被誅殺,被脅迫相從者就不要再追究了。(“元”“脅從”“罔治”各1分)
(2)傅鼐接受皇上的命令后,背著一箱子書徒步前往,率領(lǐng)家僮砍柴自己做飯。(“聞命”“負(fù)”“斧薪自炊”各1分)
(3)果親王掌權(quán)時,命令傳到的地方,大臣們都恭敬地聽從。(“任事”“聲咳所及”“唯唯”各1分,句意整體1分)
【參考譯文】
富察公名諱傅鼐,字閣峰。祖先世代居住在長白山,號富察氏。祖父額色泰,跟從皇太極出兵,立有大功。有四個兒子,次子驃騎將軍噶爾漢輔佐康熙皇帝平定天下,生下富察公。
傅鼐眉目俊朗,身材挺拔,聲音高亢,精于騎馬射箭,讀書一目數(shù)行。十六歲時,被選入右衛(wèi),在雍邸侍奉雍正。擔(dān)任護(hù)衛(wèi)貼身跟隨,片刻不離。雍正元年,補任兵部右侍郎。年羹堯因為大逆之罪被誅殺,要窮究他的黨眾,傅鼐對朝廷大臣說:“首惡已被誅殺,被脅迫相從者就不要再追究了。我侍奉皇上時間長久,能了解皇上的心思。倘若各位心里知道某人有冤屈卻不說,這不是皇上的本意?!蓖豕蟪家驗楦地镜脑?,使無數(shù)人得以平反昭雪。岳興阿是九門提督隆科多的兒子。隆科多被重用而掌握大權(quán)的時候,對傅鼐以禮相待,傅鼐不與之交往。等到隆科多敗落,傅鼐向皇上稟明岳興阿無罪?;噬蠎岩筛地九c隆科多有私交,貶謫他戍守黑龍江。傅鼐接受皇上的命令后,背著一箱子書徒步前往,率領(lǐng)家僮砍柴自己做飯。
在這之前,傅鼐在皇上面前曾經(jīng)談?wù)摐?zhǔn)噶爾部的情況,皇上不以為然。用兵幾年后,傅鼐所說的都得到驗證,于是征召傅鼐回來,授予他侍郎的官銜,讓他擔(dān)任軍前參贊。還未出發(fā),命令他仍然入宮侍奉皇上起居。皇上生病,所有治療的事情都由他掌管。十二年春,皇上命令他到鄂爾多斯部落察看軍情。半路上,發(fā)現(xiàn)幾萬敵人,快速向西行進(jìn)。傅鼐當(dāng)即奔赴拜達(dá)理,向大將軍馬爾塞請求說:“敵人自尋死路,(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取得勝利。我遠(yuǎn)道而來,雖然兵力疲憊,還能一戰(zhàn)。只是馬的力量稍顯衰退,希望大將軍能給我?guī)浊T兵助我出戰(zhàn)。事情成功,功勞歸于將軍;事情失敗,我領(lǐng)受罪責(zé)。”馬爾塞默不作聲,傅鼐再三請求,馬爾塞不答應(yīng)。傅鼐憤怒而激動,親自率領(lǐng)自己的部隊出兵,與敵人作戰(zhàn),大敗敵軍,繳獲作戰(zhàn)物資、牛畜數(shù)以萬計。最終因為馬力疲憊,不能連續(xù)追擊?;噬下犝f之后,非常高興,賜給他孔雀翎,調(diào)任佐平郡王軍謀,斬殺大將軍馬爾賽在軍隊中示眾。恰逢敵人有求降的想法,滿朝的大臣都想派遣使者談判講和結(jié)束戰(zhàn)爭,皇上詢問傅鼐,傅鼐叩頭說:“這是國家的福氣。”皇上的心意于是確定下來。皇上就命令他和同都統(tǒng)羅密、學(xué)士阿克敦前往。
傅鼐領(lǐng)命后快馬趕到策凌部落。策凌集合十四鄂托、十四宰桑一起接見傅鼐,說:“議和不成,你回不去!”鄂托、宰桑,是中國語言十四路的頭目之意。傅鼐叱責(zé)說:“走出嘉峪關(guān)又想回去的,是愚夫!我想著回去,我就不來了。今日議和之事,事情成功,萬世和好;不成功,三軍橫尸露骨。一句話就可決斷。”各族首領(lǐng)面面相覷而退去。第二天,策凌按照約定寫好奏章,請求傅鼐轉(zhuǎn)奏皇帝,并遣宰桑同來,獻(xiàn)上橐駝、明珠等物。
果親王掌權(quán)時,對他的命令,大臣都恭敬地聽從。傅鼐在場的時候,果親王說話,傅鼐還未聽完,就迎面抗拒說:“你錯了!”果親王不能忍受,雍正帝責(zé)備他說:“你知道果親王說什么就說他錯了?”傅鼐也不能回答。
雍正帝駕崩,當(dāng)今皇帝登基,傅鼐升任刑部尚書。因為錯誤推舉參領(lǐng)明山、疏于督察家人兩件事被免職。入獄,生病,刑部尚書孫嘉淦奏請皇上讓他回到家中求醫(yī)治病,皇上答應(yīng)。死于家中。六十二歲。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靜中觀心,真妄畢見文言文原文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于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xiàn)而妄難逃,又于此中得大慚忸。譯文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 八年級語文文言文馬說原文和翻譯《馬說》韓愈原文: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
- 八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題一、閱讀文言文《與朱元思書》(吳均),回答問題。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 楚人獻(xiàn)魚文言文的練習(xí)以及答案楚人有獻(xiàn)魚楚王者曰:“今日漁獲,食之不盡,賣之不售,棄之又惜,故來獻(xiàn)也。”左右曰:“鄙哉!辭也?!背踉唬骸白硬?/div>治國猶栽樹文言文翻譯治理國家就像種樹一樣,根基不動搖,才會枝繁葉茂. 下面一起看看治國猶栽樹文言文翻譯吧~治國猶栽樹唐太宗謂侍臣①曰:“往昔宋書原文:江智淵,濟陽考城人,湘州刺史夷弟子。父僧安,太子中庶子。智淵初為著作郎,江夏王義恭太尉行參軍,太子太傅主簿,隨王誕后軍參軍。世父夷文言文說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譯《說文解字序》,又作《說文解字?jǐn)ⅰ贰N淖制^長。文言文說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譯,我們來看看下文。說文解字序許慎古者庖龐統(tǒng)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tǒng)弱冠往見徽?;詹缮S跇渖希y(tǒng)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tǒng)當(dāng)為南南史原文:郭祖深,襄陽人也。梁武帝初起,以客從。后隨蔡道恭在司州。陷北還,上書言境上事,不見用。朝政縱弛,祖深輿櫬詣闕上封事,其略曰:臣聞人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譯雪濤小說:《雪濤小說》為江盈科著。江盈科為明代文學(xué)家,小品文造詣極深。以下是“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div>劉文靜,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世居京兆武功。倜儻有器略。大業(yè)末,為晉陽令,與晉陽宮監(jiān)裴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叱曰:“天下方亂,吾將安舍?”文細(xì)柳營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xì)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隋書原文:張文詡,河?xùn)|人也。父琚,開皇中為洹水令,以清正聞。有書數(shù)千卷,教訓(xùn)子侄,皆以明經(jīng)自達(dá)。文詡博覽文籍,特精《三禮》,其《周易》《詩》后漢書原文: 陳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學(xué),善律令。陽嘉中,舉孝廉,稍遷繁陽令。復(fù)辟公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桂陽黠賊種皓字景伯,洛陽人。父為定陶令,有財三千萬。父卒,皓悉以賑恤宗族及邑里之貧者。恥貴貨利,人之進(jìn)趣名利者,皆不與交通。(漢)順帝末,為侍御史。1.三曹——蒼涼雄健。 2. 陶淵明——田園詩之大家。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表現(xiàn)不文言文中的成語·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xì)毛。比喻目光敏銳,連極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秀才何岳,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shù)與封識①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jǐn)?shù)貓兒索食文言文翻譯貓兒索食是明末清初文人王晫所寫的,下面是關(guān)于貓兒索食文言文翻譯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原文貓生兒,稍大⑴。貓兒問母:“當(dāng)何所食⑵鄭燮原文:作詩非難,命題②為難。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少陵詩高絕千古,自不必言,即其命題 ,已早據(jù)百尺樓上矣。通體不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