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設計
語文 課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29 06:42:45
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林沖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開封府發(fā)配滄州。一天午后,兩個差人押解林沖來到了柴進莊上。
柴進見了林沖,心中大喜,忙叫莊客殺雞宰羊,厚禮款待。席間莊客來報:“洪教頭來了!”柴進說:“正好請洪教頭一起來坐坐。”
林沖轉(zhuǎn)身一看,只見來人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父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柴進指著林沖對洪教頭說:“這位是林教頭?!绷譀_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洪教頭向柴進問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柴進說:“這位林武師非比他人,乃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焙榻填^冷笑了兩聲:“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柴進說:“哦,你可別小瞧了他?!焙榻填^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绷譀_連說“不敢,不敢”。洪教頭見他退讓,以為他真的不會槍棒,便越發(fā)要跟他交手。柴進說:“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頭的本事,林武師就不要推辭了。”
月亮已經(jīng)上來,照得廳堂外面如同白晝。眾人來到堂前空地上。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拿起一條棒掂量一番,獨自耍了一陣,然后喝道:“來!來!”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br/>洪教頭恨不得一口吞了林沖,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沖向林沖。兩個教頭就在月光下一來一往,交起手來。
戰(zhàn)了四五個回合,林沖縱身跳出圈外,叫了一聲:“我輸了!”柴進問:“還沒見二位較量呢,怎么便輸了?”林沖說:“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辈襁M連忙請兩個差人開了枷,笑著說:“請兩位教頭使出本事,再試一棒?!焙榻填^提起棒來就要打。柴進說:“慢!二位教頭比試,不同一般,這錠銀子權且作為彩頭,誰贏得就將這銀子拿去。”說著將一錠二十五兩重的大銀丟在地上。
洪教頭惱恨林沖,又想贏得這錠銀子,便用了渾身的功夫,使出個“把火燒天”的招式。林沖把棒一橫,還了個“撥草尋蛇”的招式。洪教頭跳起來大喊:“來!來!來!”舉起棒劈頭打來,林沖往后一退。洪教頭一棒落空,他一個踉蹌,還沒有站穩(wěn)腳跟,就又提起了棒。林沖看他雖然氣勢洶洶,但腳步已亂,便掄起棒一掃,那棒直掃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頭措手不及,“撲”的一聲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遠。眾人見此情景,哈哈大笑起來。
洪教頭滿面羞慚,灰溜溜地走開了。
【前言】
《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根據(jù)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有關內(nèi)容改編而成,主要寫林沖遭刺配來到“小旋風”柴進莊上,被洪教頭所逼與之比武,幾招之內(nèi)便將洪教頭敗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慚而去的故事。全文緊緊圍繞“比武”這一中心,以動作、語言等描寫來刻畫林沖、洪教頭的性格特征。
【學習目標】
1、本篇課文林沖和洪教頭兩位主要人物性格鮮明,林沖謙虛、機智、心胸廣闊、善于思考、鎮(zhèn)定自若、武藝高強,而洪教頭驕傲、心胸狹窄、自不量力、自以為是、小肚雞腸,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探究并感受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2、重點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來了解人物的性格。
3、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指導學生課后閱讀水滸傳,開展有關水滸傳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教學建議】
一、導入
1、播放電視劇《水滸傳》中的《好漢歌》。
2、同學們,誰知道剛才聽的是什么歌?你最喜歡《水滸傳》里的哪一位好漢?《水滸傳》里面一共給我們塑造了多少位好漢的形象?
3、你知道什么樣的人叫好漢嗎?
4、引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108位好漢中第一位出場的:(生齊說)林沖──棒打洪教頭。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師提出自學要求:
(1)將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標出,讀準字音,對于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詞典。
(2)試著按一定順序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2、檢查自學情況
(1)生詞學習
槍棒押解理睬白晝衣裳羞慚灰溜溜款待推辭
較量依草附木措手不及騙吃騙喝
指生讀,小組讀,齊讀。
(2)課文朗讀,指幾位小朋友一人讀一段,其他小朋友認真聽,如果有讀錯的地方,及時糾正。
(3)齊讀課文,并再次思考如何給課文分段。
(4)討論如何進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開始——林沖被押解滄州來到柴進莊上。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林沖受到柴進厚待,接受洪教頭挑戰(zhàn)。
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故事的高潮——林沖與洪教頭比武。(對話、動作、精彩場面)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故事的結(jié)局——洪教頭敗給林沖,滿面羞慚而去。
這幾個部分的內(nèi)容在第二課時教學中,可作為復述的板書,讓學生復述時更有條理。
三、生字書寫指導
四、學生當堂進行描紅,師巡視指導。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課文《我多想》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能,鼓勵學生將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讀出來,并背
- 課文《落葉》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一片一片的樹葉從樹枝上落下來。樹葉落到地上,小蟲爬過去,躲在
- 課文《小豬問路》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豬要到小兔家去玩,走到十字路口,迷路了。小河里爬出一只烏龜。小豬大聲問:“
- 課文《咕咚》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木瓜熟了。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兔子嚇了一跳,拔腿就跑。小猴兒看見
- 課文《囚綠記》出自高一語文下冊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這是去年夏間的事情。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據(jù)著高廣不過一丈的小房間,磚鋪的潮濕
- 課文《第三個小板登凳》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愛因斯坦上小學的時候,不愛說話,同學認為他笨,老師也不喜歡他。有一天早
- 課文《只揀兒童多處行》出自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nèi)擠了出來,
- 課文《第一次真好》出自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yè)本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路過人家的墻下,偶一抬頭,看見一棵結(jié)實累累的柚子樹。一顆顆碩大的黃綠色柚
- 課文《紀念》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紀念》一文借動物們給自己造的小亭子留紀念的故事,告訴我們:最珍貴的紀念不是
- 課文《肥皂泡兒》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教材簡說】
- 課文《驚蟄》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轟隆一聲春雷,驚醒了冬眠的小金蛇。小金蛇伸伸懶腰,爬出洞穴,感到暖融融的。于是,
- 課文《有這樣兩個孩子》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有兩個孩子,一個喜歡彈琴,想當音樂家;一個愛好繪畫,想當美術家。不幸得
- 課文《長眼睛的小樹》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活潑的梅花鹿,在小樹林里跑著,幾片藤葉兒掛在了他的角上。小樹林邊上,是個
- 課文《可貴的沉默》出自三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鈴聲響了,開始上課。我問同學們:“爸爸媽媽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嗎?”“知道!”孩
- 課文《華羅庚的故事》出自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華羅庚上小學時非常喜歡數(shù)學。他除了看課本外,還常常借老師的書看。一次,他發(fā)
- 課文《頭口目手》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學會“頭”“口”“目”“手”4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
- 課文《秋天的顏色》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會認“秋、色、黃”等九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感受秋
- 課文《恐龍的滅絕》出自二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們?nèi)祟愔挥?00萬年的歷史,可是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1億4000萬年,比人類
- 課文《蕭伯納和小姑娘》出自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蕭伯納是英國有名的戲劇家。有一次在國外,他看到一個小姑娘,長著一雙閃亮的大
- 課文《請星星》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晨光》是鄂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中的第六篇閱讀課文。這是一首兒歌,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