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元勛鄧稼先教學設(shè)計
語文 課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22 06:10:41
課文《兩彈元勛鄧稼先》出自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yè)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課文】
1985年7月的一天,在解放軍三○一醫(yī)院的走廊上,國防部長張愛萍正焦急地等待醫(yī)院的化驗結(jié)果。幾天前,他的親密戰(zhàn)友、中國的“兩彈元勛”鄧稼先同志被診斷為癌癥。他多么希望這只是誤診哪!
幾分鐘后,化驗結(jié)果再一次擊碎了他和人們的美好愿望。張愛萍握著化驗單的手顫抖了,他走到鄧稼先的床前,難過地問:“老鄧,有什么要求嗎?請盡管提出來。”
鄧稼先微笑著說:“沒有。組織上不要再為我麻煩了,也不要給國家再浪費了。”
在場的人都哭了。鄧稼先卻平靜地對妻子說:“我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的,只是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br/>三個月后,北京紅葉正濃,到處是秋天的景色,到處洋溢著國慶的歡樂氣氛。鄧稼先被深深地感染了,對警衛(wèi)員說:“走,去看看北京?!?br/>他們悄悄溜出了醫(yī)院,伴著川流不息的人群,上了一輛公共汽車。鄧稼先身上掛著導尿瓶,穿著土里土氣,不時親熱地向陌生人微笑。擁擠的車廂內(nèi),誰能知道這位瘦削、虛弱的老人就是“中國的原zi6*彈之父”哇!
久違的天安門廣場,終于在他們面前出現(xiàn)了。鄧稼先顯得異常興奮。他走走停停,一切都那么讓他陶醉,讓他迷戀,也不由得勾起了他對往事的回憶。
那是1950年6月,他與“留美科協(xié)”總會的人們聚集在鄧肯湖畔,大家高唱《團結(jié)就是力量》的歌曲,暢談對新中國的向往。
兩個月后,他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那一年,他只有二十六歲。
取得學位的第九天,他就踏上了回國的路程。那一次,他只帶了兩樣禮物:幾雙當時中國還不能生產(chǎn)的尼龍襪和滿腦袋的關(guān)于原子核的知識。一件是要送給他朝思暮想的父親,另一件準備送給他日夜思念的祖國。
八年后,他真的用上這些知識——研究原zi6*彈。從那時起,他告別了妻兒,離開了溫暖的家。為堅守國家的保密制度,他不能同親人通電話,也不能寫信。相濡以沫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實際工作內(nèi)容,只是隱隱感到丈夫在干一項驚天動地的事業(yè);慈愛的母親不知道他的真實去向,只知道兒子是在盡忠報國。
那是建國后中國最為困難的一段歷史時期。全國許多地方遭受嚴重的自然災(zāi)害,中蘇關(guān)系惡化,蘇聯(lián)公開撕毀合同,撤走專家。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領(lǐng)頭人,他多次向同志們表示:
研制核武器,是中國人民的利益所在。國外對我們封鎖,專家也撤走了,現(xiàn)在只有靠我們自己了!我們要甘心當一輩子無名英雄,還要吃苦擔風險。但是,我們?yōu)檫@個事業(yè)獻身是值得的!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羅布泊騰空升起了一朵蘑菇云,全世界都為中國原zi6*彈的成功bao6*炸所震驚。此后,他又馬上投入到氫彈的艱難研制工作中去了。?
一晃三十五年過去了,往事仿佛像昨天剛剛發(fā)生的一樣,還是那么新鮮,那么讓他激動不已。望著共和國的旗幟在祖國蔚藍色的天空高高飄揚,他的胸膛涌動著強烈的自豪感。
但是癌癥擴散的陰影,又將他拉回到現(xiàn)實中。他預(yù)感到這是最后一次來天安門,最后一次向共和國國旗告別了。
警衛(wèi)員心疼地問他:“您……能行嗎?”
鄧稼先點點頭,說:“怎么不行?你不知道今天是國慶節(jié)?”
說完,鄧稼先從遠到近,從東到西,圍著那桿國旗奔跑起來。那種喜悅之情,真像孩童一般。他輕聲低唱:“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他舉手致意,把自己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全部交給國旗。這是一顆科學家的心,永遠鮮紅,永遠跳動。啊,國旗,這是他的心之旗。
【學習目標】
1.熟悉課文內(nèi)容,了解文中所寫人物的崇高品質(zhì)和鮮明的性格特征。
2.體會文章運用小標題,使文章層次清楚的手法。
【教學設(shè)計】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后講解:“兩彈”指原zi6*彈和氫彈。原子障是利用鈾、钚等原子核分裂所產(chǎn)生的原子能進行殺傷和破壞的一種高效能zha6*彈;氫彈的威力比原zi6*彈大得多?!霸獎住?,立大功的人。鄧稼先,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原zi6*彈主要理論設(shè)計者。
2.介紹鄧稼先的主要事跡:鄧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學家。為祖國的國防科技事業(yè),隱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艱苦創(chuàng)業(yè),先后領(lǐng)導完成中國第一顆原zi6*彈和第一顆氫彈的理論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擬試驗,為“兩彈”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被國際社會稱為“中國原zi6*彈之父”的鄧稼先。
(二)閱讀要求
1.講明本文屬人物通訊,在閱讀中了解人物通訊的特點。
2.了解本文利用小標題的形式和三個小標題以過程為序的特點。
3.用紅筆在文中畫出生詞和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并理解詞義。
(二)、詞的落實
(三)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
本文由一個引子和冠以小標題的三個部分組成。
1.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從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研制原zi6*彈有許多科學家“失蹤”寫到鄧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蹤的經(jīng)歷。
2.第一部分:“要放一個‘大炮仗’”。寫鄧稼先先接受使命,參加原zi6*彈研制工作,從此銷聲匿跡。
3.第二部分:“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年月”。寫鄧稼先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原zi6*彈的理論設(shè)計,為第一顆原zi6*彈的bao6*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事跡。
4.第三部分:“這里就是戰(zhàn)場”。寫鄧稼先再接再厲,為氫彈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價的事跡。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課文《藍色的樹葉》出自二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美術(shù)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樹、房子和小山。李麗畫好了近處的房子,遠處的
- 課文《山田白菜花生西瓜》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認識新筆畫豎折,學會“田”“山”“白”“西”“生”5個生字,
- 課文《語言的魅力》出自四年級下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著一個衣衫襤褸,頭發(fā)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
- 課文《莫高窟》出自四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座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周布滿沙
- 課文《三個小伙伴》出自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小野豬說:“不要緊,不
- 課文《別擠啦》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你,不要擠!世界那么大,它容納得了我,也容納得了你。所有的大門都敞開著,思想的
- 課文《媽媽的賬單》出自三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小彼得是一個商人的兒子。有時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
- 課文《我的舞臺》出自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我還沒有出生時,便和舞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我的母親是評劇
- 課文《小燕子沒說錯》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培養(yǎng)學生在交際中有文明的態(tài)度和文明的語言。2、培養(yǎng)學生把想說的事
- 課文《大海那邊》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早晨,天空現(xiàn)出美麗的玫瑰色。靜靜的海灘上,三只早起的小螃蟹,揮動著大鉗在做體
- 課文《看天鵝》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看天鵝》是“讀兒歌識字學拼音”的第一課。執(zhí)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很好地體
- 課文《找駱駝》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從前有個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找到,心里很著急。這時候,他看見一位老
- 課文《第一次買東西》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2.朗讀課文,積累詞語和句子。3.通
- 課文《老人與?!烦鲎愿叨Z文上冊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漁夫桑提亞哥已經(jīng)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了。頭四十天還有一個男孩兒跟他在一起,可是孩子的
- 課文《我的影子》出自二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去散步。走到路燈下,我忽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自己的影子。我揮揮手
- 課文《小紅花》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小紅花》是篇故事。它源于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通過佳佳撿到小紅花和真正得到小
- 課文《第一次真好》出自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yè)本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路過人家的墻下,偶一抬頭,看見一棵結(jié)實累累的柚子樹。一顆顆碩大的黃綠色柚
- 課文《珍貴的紀念》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筑物的
- 課文《因為有了電》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自從1831年法拉第發(fā)明了發(fā)電機,電就開始真正地為人類服務(wù)了。后來又有了電
- 課文《種水珠》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課后的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2能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