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書《長風帖》臨摹本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2016-07-28 08:00:36
標簽:王羲之,草書,長風帖,臨摹本
王羲之《長風帖》(臨摹本)紙本草書 27.5×40.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長風帖 臨摹本, 紙本。帖芯縱27.5厘米,橫40.9厘米。11行,102字。草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長風帖》又分稱《長風帖》、《賢室委頓帖》、《四紙飛白帖》 。
此帖為雙鉤廓填王羲之草書《長風》、《賢室》、《四紙飛白》三帖,見於《淳化閣帖》,此帖缺漏一“叔”字,用筆風格與閣帖明顯不同,顯然非鉤摹自閣帖所收。雖題為褚遂良摹本,但通篇與米芾書法的結字姿態(tài)、用筆習慣與線條筆畫極為相似。上有宋高宗“睿思東閣”印,故應是宋人鉤摹米芾自出己意的臨仿本。通篇墨彩醇厚豐潤,筆畫的提按轉折牽絲映帶清晰可見,足見鉤摹之精妙。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王羲之書法,可方便查詢。


王羲之書法欣賞:
- 王羲之小楷《東方曼倩祠頌》
- 王羲之《上虞帖》
- 王羲之草書《獨坐帖》
- 王羲之集字春聯(lián)32對
- 2017年王羲之集字春聯(lián)
- 王羲之草書《漢時帖》
- 王羲之草書《適太常帖》六種版本
- 王羲之小楷《孝女曹娥碑》
- 王羲之《胡母帖》
- 王羲之圣教序的由來 圣教序釋文
猜你喜歡:
- 《樂毅論》是三國時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寫的一篇文章,文中論述的是戰(zhàn)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及其征討各國之事。傳王羲之抄寫這篇文章,是書付其 * 奴的
- 太和十二年寫本 北魏時期,國家?guī)尤裥叛龇鸾?,其間雖然發(fā)生了太武帝拓拔燾滅佛事件,但對佛教的發(fā)展影響并不大。北魏孝昌元年(52
- 西晉隸書碑刻《齊太公呂望表》又稱《呂望表》,西晉太康十年(289)三月十九日刻。碑陽20行,每行30字,有豎行界格,碑陰21行,字有漫漶,碑
- 王羲之《行穰帖》,原跡已失傳。此為初唐時期的雙鉤填墨摹本,硬黃紙本,傳為米芾再臨本,24.4×8.9cm。二行,十五字,由北宋徽宗金泥題
- 洛陽邙山地區(qū)為北魏皇室的墓葬地,曾先后出土過大批墓志。這些墓志的最大特點便是書體已是成熟的楷書,形體為斜畫緊結;風格雋雅典麗,遒健莊重;筆法
- 劉媚子墓志(石志) 太和六年(371) 1998年9~12月,南京市博物館在該市北郊的象山發(fā)掘了3座
- 釋文:十七日先書郗司馬未去 即日得足下書為慰先書以 具示復數(shù)字吾前東粗足作佳觀吾 為逸民之懷久矣足下何以 等(方)復及此似夢中
- 《鄭文公碑下碑》初拓本《鄭文公碑》,即《魏兗州刺史鄭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鄭道昭為了紀念
- 此志書法點畫豐腴舒展,結體翔動開張,其字形時有舛誤,殆由石質松脆且鐫刻倉促所致,然以此更見率意灑脫,不衫履之趣。全碑如下:北魏《
- 《張玄墓志》簡介:《張玄墓志銘》全稱《魏故南陽張玄墓志銘》。清代因避清圣祖玄燁之諱而改稱《張黑女墓志》??逃诒蔽浩仗┰辏?31年)十月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