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楷書《麻姑仙壇記》大字(3)
作者:顏真卿 書體:楷書 2016-09-04 08:33:37
標(biāo)簽:顏真卿,楷書, , 仙壇記
小字本,拓本。字徑1厘米左右。凡46行,901字。據(jù)張彥生《善本碑帖錄》,宋刻帖不見收入小字本。明刻《停云館帖》始收入,世傳以南城刻本為貴。最早拓本為上海郭若愚藏本,石完整,字清晰,入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顏真卿書法,可方便查詢。


顏真卿書法欣賞:
- 顏真卿楷書《多寶塔碑》明拓本
- 顏真卿行書《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 顏真卿行書《乞米帖》
- 顏真卿66歲時(shí)小楷《干祿字書》
- 顏真卿《蔡明遠(yuǎn)帖鄒游帖》
- 顏真卿行書《讓憲部尚書表》
- 顏真卿行書《祭伯父文稿》
- 顏真卿雅集《竹山堂連句》
- 顏真卿行草《爭座位帖》
-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沖敘》
猜你喜歡:
- 李世民草書《屏風(fēng)帖》,宋嘉泰四年(1204)王允初刻于余杭,元延祐三年(1316)縣令尹王昌移置縣廳壁間。因碑已缺了右上角,故稱折角碑。19
- 徐浩《不空和尚碑》正書碑刻。全稱《唐太興善寺故大德大辯正廣智三藏和尚碑銘并序》。唐嚴(yán)郢撰,徐浩書。唐建中二年建于長安?!督鹗途?/div>林藻《深慰帖》翻刻版原拓 年代不詳 林藻生卒年不詳,字緯乾,小名遂奴,福建莆田縣人。唐貞《麓山寺碑》亦稱《岳麓寺碑》,李邕撰文并書,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在湖南長沙岳麓公園。碑高2.7米,寬1.35米,行楷書28行顏真卿《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yīng)碑》,天寶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勛撰文,顏真卿書丹,徐浩題額,史華刻字,三唐摹《蘭亭序》,黃絹本,尺寸24.5×65cm,湖南省博物館藏。附錄:唐摹《蘭亭序》黃絹本考 現(xiàn)【釋文】世南從去月廿七八,率一兩日行,左腳更痛,遂不朝會。至今未好,亦得時(shí)向本省,猶不入內(nèi)。冀少日望可自力。脫降訪問,愿為奉答。虞世南諮行草——青釉褐彩“上有東流水”詩文壺(局部) 殘高20.8厘米 底徑11厘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腹部褐彩書行草五言詩一柳公權(quán)《大唐迴元觀鐘樓銘》 124×60cm 西安市和平門外出土《大唐迴元觀鐘樓銘》,1986年11月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門外。令狐楚撰《千字文》乃四言長詩,首尾連貫,音韻諧美。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頭,“謂語助者,焉哉乎也”結(jié)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復(fù),句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jī)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