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完夫楷書題《米芾蜀素帖》
作者:胡完夫 書體:楷書 2018-07-30 17:24:54
標簽:胡完夫,楷書,米芾,蜀素帖
胡完夫題《米芾蜀素帖》,楷書,臺灣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熙寧八年(1075)四月十四日。與東海徐道淵。成都閭丘公顯。同赴子中邵氏東園之招。觀此數(shù)遍。晉陵胡完夫題。
胡完夫,宋朝晉陵人。與蘇軾同科進士。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胡完夫書法,可方便查詢。


猜你喜歡:
- 白玉蟾《足軒銘卷》 紙本草書 32.5×81.5cm,寶慶二年(1226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寄題足軒
- 黃庭堅《行書華嚴經(jīng)疏卷》花綾 25.1×115cm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門抽顧頌,衲僧眼皮重。眼皮
- 【釋文】八月十五日熹頓首上啟。大桂驛中草草奉問想已達矣。行次宜春乃承專介惠書。獲聞比日秋暑,政成有相起處多福為慰。熹衰晚亡堪,辛苦三月,
- 蘇軾《次韻三舍人省上詩帖》,紙本,該作書于五十二歲,運筆沉著穩(wěn)健,意韻豐富,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 次韻&nbs
- 此帖又名《致長官董侯尺牘》。蘇軾書于元豐五年(1082)。紙本。行書,信札一則。凡12行,計71字。27.7厘米×38
- 此帖是范仲淹為同年友人“平海書記許兄”所制道服撰寫的一篇贊文,稱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潔其身”之舉。宋代文人士大夫喜與道士交往,“道家者流,
- 【釋文】正夫頓首又啟 遠辱手翰 得聞佳履 殊用慰感 正夫乍至都下 公私擾怵 敘布草略 惟亮幸甚 他冀珍嗇 以需褒除褒除 正夫頓首劉正
- 張即之《斂襟談老氏詩楷書冊》 紙本 縱26.5厘米、橫13.6厘米 舟齋周煦良先生收藏此冊紙本原來似為手卷,后經(jīng)割裱為冊。每頁兩
- 蔡襄《入春帖》 1051年,草書,紙本,縱30厘米,橫41.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襄啟,入春以來,屬少人便,不得馳書上問,
- 宋 趙佶《牡丹詩帖》紙本 楷書 瘦金體 34.8cm×53.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作華麗富貴,疏密自然,用筆灑脫,線條粗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