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楷書《麻姑仙壇記》大字
作者:顏真卿 書體:楷書 2016-09-04 08:33:37
標(biāo)簽:顏真卿,楷書, , 仙壇記
《 * 仙壇記》顏真卿書于大歷六年(771年)四月,時年六十三歲。拓本??瑫?,文一篇。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 * 山仙壇記》。是顏真卿晚年重要作品。(釋文附后)
大歷六年(771年),顏真卿在撫州刺史任上,正值其仕途失意之際,故時有問道向禪之心。當(dāng)年四月游覽南城縣 * 山并撰文記述 * 得道成仙之事,即是此時心情的反映。
《 * 仙壇記》是顏體楷書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它除具橫輕豎重、結(jié)體豐滿、雄勁挺拔等顏體楷書的一般特征外,用筆易方為圓,豎筆易相背為相向,捺筆呈蠶頭雁尾,轉(zhuǎn)折處不折而轉(zhuǎn),結(jié)體疏朗寬博,通篇氣象雄奇,獨具特色。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顏真卿書法,可方便查詢。


顏真卿書法欣賞:
- 顏真卿楷書《多寶塔碑》明拓本
- 顏真卿行書《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 顏真卿行書《乞米帖》
- 顏真卿66歲時小楷《干祿字書》
- 顏真卿《蔡明遠帖鄒游帖》
- 顏真卿行書《讓憲部尚書表》
- 顏真卿行書《祭伯父文稿》
- 顏真卿雅集《竹山堂連句》
- 顏真卿行草《爭座位帖》
-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沖敘》
猜你喜歡:
- 《王居士磚塔銘》也叫《王公磚塔銘》唐顯慶三年(658)十月月二十六日入窆,明萬歷年間出土。上官靈芝撰,敬客正書。此碑以秀雅見稱于明清諸論書家
- 顏真卿《蔡明遠帖鄒游帖》 拓本 選自《忠義堂帖》 浙江省博物館藏 顏真卿《蔡明遠帖》 拓本。行書,信札。35
- 《小字陰符經(jīng)》,刻本,褚遂良書。褚遂良曾三次書寫《陰符經(jīng)》。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奉敕書寫《陰符經(jīng)》五十卷,草書,自題為:“起居郎臣
- 李世民《晉祠銘》全稱《晉祠之銘并序》,唐太宗撰文并書。碑高195厘米,寬120厘米。碑額高106厘米,上刻“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飛白書九
- 高正臣,廣平(今安徽宿縣)人,官至衛(wèi)尉少卿。(《太平廣記》作“衛(wèi)尉卿”)習(xí)右軍之法,脂肉頗多,骨氣微少,修容整服,尚有風(fēng)流,可謂“堂堂乎張”
- 柳公權(quán)柳公權(quán)(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qū))人。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柳
- 唐高宗《李勣碑》,全稱《贈太尉英貞武公李勣碑》,鐫于儀鳳二年(677年)在陜西醴泉縣,為昭陵陪葬碑之一。高宗(李治)撰并
- 唐 國詮小楷《善見律》烏絲欄紙本,275行,行17字 縱22.6厘米 橫468.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唐人寫經(jīng),多不落名款,有的雖有名
- 武則天《升仙太子碑》武則天留下來的書法資料不多,有《薦福寺碑》題額、為《崇福寺題額》,只有《升仙太子碑》是武則天親自撰文
- 《麓山寺碑》亦稱《岳麓寺碑》,李邕撰文并書,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在湖南長沙岳麓公園。碑高2.7米,寬1.35米,行楷書28行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