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行草《爭座位帖》
作者:顏真卿 書體:行草 2017-04-04 15:51:05
又稱《論座帖》、《與郭仆射書》。為顏真卿行草書精品,書于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十一月。文稿。
此帖系顏真卿與尚書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書信手稿。傳有七紙,約64行。信中直言指謫郭英乂在兩次隆重的集會(huì)上藐視禮儀,諂媚宦官魚朝恩,以致禮遇高于六部尚書之事,抬高宦官的座次。為此顏真卿引歷代及唐代成規(guī)抗?fàn)幹?,寫下此長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魚朝恩在當(dāng)時(shí)是一個(gè)大權(quán)在握、驕橫跋扈、朝野側(cè)目的人物,顏真卿的斥責(zé)打擊了他的囂張氣焰,所以世人稱此書稿為《爭座位帖》。此稿系顏真卿因不滿權(quán)奸的驕橫跋扈而奮筆直書的作品,通篇?jiǎng)偭抑畾廛S然紙上,氣勢充沛,勁挺豁達(dá),字里行間橫溢著粲然忠義之氣,顯示了顏真卿剛強(qiáng)耿直、樸實(shí)敦厚的性格。 迄今一千余年,讀之莫不令人肅然起敬?!?
米芾在《書史》中說:“《爭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dòng)得於意外。”“此帖在顏?zhàn)顬榻芩?,想其忠義憤發(fā),頓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書?!?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詞句間,本不著意于筆墨,卻寫得滿紙郁勃之氣橫溢,成為書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蘇軾曾于北宋長安氏處見真跡贊曰:“此比公他書猶為奇特,信手自書,動(dòng)有姿態(tài)?!?
此帖原為北宋長安安師文舊物,曾刻以傳世。后安氏兄弟析居家財(cái),真跡一剖為二。其后又進(jìn)入內(nèi)府,不復(fù)外見。內(nèi)府亦輾轉(zhuǎn)不知所終,遂世無見真跡者。原跡已佚。而安師文以真跡模勒刻石,其刻石今存西安碑林第二室,方形豎刻,107.5×69.5厘米,分上下二截書,各36 行。 此刻石世稱“關(guān)中本”、“陜刻本”。因摹刻精妙且真跡失傳,好事者皆以該本為據(jù)輾轉(zhuǎn)翻刻,傳世摹勒翻刻計(jì)有12種之多。故傳世諸本以其最為所重。今北宋拓本已不傳,南宋拓本亦稀如星鳳。其中以國家圖書館館藏北宋帖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上海圖書館藏南宋拓本比較有名。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顏真卿書法,可方便查詢。


顏真卿書法欣賞:
- 顏真卿楷書《顏氏家廟碑》
- 顏真卿行書《蔡明遠(yuǎn)帖》
- 2017年顏真卿集字春聯(lián)
- 顏真卿楷書《多寶塔碑》
- 顏真卿行草《裴將軍詩》
- 顏真卿楷書《干祿字書》
-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沖敘》
- 顏真卿小楷《麻姑仙壇記》
- 顏真卿·元次山碑
- 顏真卿楷書《多寶塔碑》明拓本
猜你喜歡:
- 《上陽臺帖》墨跡,李白書。行草書,5行,24字,有款,款署“太白”二字。帖前隔水上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臺”七字。北京故宮
- 林藻《深慰帖》翻刻版原拓 年代不詳 林藻生卒年不詳,字緯乾,小名遂奴,福建莆田縣人。唐貞
- 《靈飛經(jīng)四十三行墨跡本》,美國紐約大都會(huì)藝術(shù)博物館藏,每頁20.8×8.9cm,共9頁?!鹅`飛經(jīng)》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無
- 唐太宗得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命歐陽詢臨摹,刻石于學(xué)士院,拓賜近臣。五代梁移石汴都。遼耶律德光破晉后攜此石北去,德光中途病死,石棄于殺虎林。
-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本(傳), 紙本,冊裝,每頁29.3×14.2厘米, 日本私人藏。 《真草千字文》墨跡本為日本
- 安徽蕪湖十二中學(xué)校園的《謙卦碑》,是李陽冰在任當(dāng)涂縣令期間,應(yīng)友人之請所書而刻于石的。此碑為篆書,氣勢犀利,風(fēng)骨遒勁,筆法雄
- “大字陰符經(jīng)”墨跡本,96行,461字,傳唐代褚遂良書。世傳褚遂良楷書有“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房梁公碑”、“孟法師碑
- 宋拓顏真卿《奉命帖》,南宋留元?jiǎng)偂吨伊x堂帖》本。書于建中四年(783年),35.6×16.5cm 行書,刻帖,信札。凡11
- 《九疑山賦》由邵建和鐫刻,刀法自然,非常精微。柳公權(quán)書寫的很多碑,都是邵建和鐫刻的。如《金剛經(jīng)》、《吏部尚書馮宿碑》、《越州都督刑部尚書符璘
- 李世民《溫泉銘》拓本 巴黎國立圖書館 《溫泉銘》是唐太宗為驪山溫泉撰寫的一塊行書碑文。此碑立于貞觀二十二年《 * 八),即唐太宗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