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隱齋記》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7-01 11:13:41
元好問
市隱齋記
元好問
原文:
吾友李生為予言:“予游長安,舍于婁公所。婁,隱者也,居長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齋,號曰市隱,往來大夫士多為之賦詩,渠欲得君作記。君其以我故為之?!?br/>予日:“若知隱乎?夫隱,自閉之義也。古之人隱于農(nóng)、于工、于商、于醫(yī)卜、于屠釣,至于博徒、賣漿、抱關(guān)吏、酒家保,無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為隱。前人所以有大小隱之辨者,謂初機之士,信道未篤,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故以山林為小隱;能定能應,不為物誘,出處一致,喧寂兩忘,故以朝市為大隱耳。以予觀之,小隱于山林,則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隱也。自山人索高價之后,欺松桂而誘云壑者多矣,況朝市乎?今夫干沒氏①之屬,脅肩以入市,疊足以登壟斷,利嘴長距,爭捷求售,以與傭兒販夫血戰(zhàn)于錐刀②之下,懸羊頭,賣狗脯,盜跖行,伯夷語,曰‘我隱者也’而可乎?敢問婁公之所以隱,奈何?”
曰:“鬻書以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為廉;以詩酒游諸公間,取和而已,不害其為高。夫廉與高,固古人所以隱,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為子記之。雖然,予于此猶有未滿焉者。請以韓伯休之事終其說。
伯休賣藥都市,藥不二價,一女子買藥,伯休執(zhí)價不移。女子怒曰:‘子韓伯休邪?何乃不二價?’乃嘆曰:‘我本逃名,乃今為兒女子所知!’棄藥徑去,終身不返。夫婁公固隱者也,而自閉之義,無乃與伯休異乎?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奚以此為哉予意大夫士之愛公者強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歸,試以吾言問之。”
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東元某記。
【注】①干沒氏:指投機牟利的人。②錐刀:喻微末的小利。
譯文/翻譯:
我一個姓李的朋友對我說過:“我游歷長安,住在婁先生家。婁先生,是個隱士,住在長安的市區(qū)三十年了。他家有個小書齋,叫做‘市隱齋’。來往的官員大多都為它寫過賦、傳,我想請你也為婁先生寫一篇,你就看我的面子寫一篇吧?!?br/>我說:“你知道什么是隱嗎?隱,就是自閉的意思。古代的人隱于農(nóng)、隱于工、隱于商、隱于醫(yī)生、算命、隱于屠戶、釣魚,至于賭徒、賣粥的、看門的、酒保,無處不在,并非只有在深山之中,茅屋之下的,才叫做隱居。前人有大隱、小隱的區(qū)別,說初步懂得大道的人,對自己的信仰還不是很徹底,為了不接觸貪欲,使自己的心不亂,所以隱居到山林,這是小隱;能夠心平氣靜,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到哪里都一樣,言行一致,對喧囂或寂靜的環(huán)境都視而不見,所以隱居在城市的叫做大隱。以我來看,在山林隱居的人或許稱得上小隱,但在朝廷市肆隱居的人,未必都能稱得上大隱。自隱居的人索要自己作品高價之后,欺騙松桂、云壑的人(治假隱士)多了,更何況隱居在朝廷市肆的呢?如今僥幸取利的人,縮斂肩膀(形容取媚于別人的樣子)來到市肆,翹著腳來控制行市,利嘴、長爪,爭相買賣,和奴仆、販夫拿著刀子血戰(zhàn),掛羊頭,賣狗肉,嘴里說伯夷(商周時期的賢人)的話去干盜跖(春秋末期的大盜)一樣的行為,說‘我是隱士’,能行嗎?敢問婁先生為什么隱居,你知道嗎?”
朋友說:“賣字換吃的,只夠自己用的就行了,不妨礙他的清廉;憑借詩酒在達官貴人間周旋,求得一團和氣而已,不妨礙他的清高。清廉和清高,本來就是古人隱居所追求的,你懷疑什么呢?”
我說:“我明白了,我替你寫篇記。就算如此,我依然有點不相信,請讓我用東漢末年韓康(字伯休)的事請來作為結(jié)尾。韓伯休在都市賣藥,絕不讓人還價,一個女子來買藥,韓康依然堅持不還價。女子大怒說:‘你難道是韓伯休啊,竟然不讓還價?’韓康于是嘆息說:‘我本來就是為了躲避名利,今天竟然連小女子都知道了我的名字!’扔掉了草藥徑直走了,終身都沒有回來。婁先生固然是個隱士,但是自閉的本意,不是和韓康不同了嗎?言辭是人們用來修飾外表行動舉止的文飾之物,身將隱居,而求文以顯耀自身,這種相抵牾的作法又是為了什么呢?我認為官人們喜歡和他交往,是強加給他了名聲,并不是婁先生的本意。你回去后,試著替我問問婁先生。
元好問《市隱齋記》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明史原文:齊之鸞,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十一年冬,帝將置肆于京城西偏。之鸞上言:“近聞有花酒鋪之設(shè),或云車駕
- 送天臺陳庭學序宋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唐滟滪之虞??珩R行,則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臨上而俯視
- 戰(zhàn)國策·燕策文言文練習以及答案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下七十余城,盡郡縣之以屬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萃跫次?,用齊人反間,
- 諸葛恢,字道明,瑯邪陽都人也。父靚,奔吳,為大司馬。吳平,逃竄不出。武帝與靚有舊,靚姊又為瑯邪王妃,帝知靚在姊間,因就見焉。靚逃于廁,帝又逼
- 曾幾,字吉甫,其先贛州人,徒河南府。幼有識度事親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學有聲試吏部考官異其文置優(yōu)等賜上舍出身擢國子正兼欽慈皇后宅教授。遷辟雍博
- 常羊?qū)W射文言文閱讀訓練常羊?qū)W射【原文】常羊?qū)W射于①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夢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發(fā)⑧,鹿
- 怎樣講好文言文中學文言文教學歷來困難重重,一是因為文言文歷史久遠、行文簡練、典故眾多,與現(xiàn)代漢語在詞義、語法等方面存在差別,學生難以理解掌握
- 何曾字穎考,陳國陽夏人也。少襲爵,好學博聞。魏明帝初為平原侯,曾為文學。及即位,累遷散騎侍郎、給事黃門侍郎。嘉平中,為司隸校尉。撫軍校事尹模
- 艾子雜說原文:艾子之鄰,皆齊之鄙人也。 聞一人相謂曰:“吾與齊之公卿,皆人而稟三才之靈者,何彼有智,而我無智?”一曰:“彼日食肉,
- 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復習資料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八年級課內(nèi)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復習資料。八年級課內(nèi)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復習資料?課內(nèi)文言文主要有《
- 第五琦,京兆長安人。少孤,事兄華,敬順過人。及長,有吏才,以富國強兵之術(shù)自任。時太守賀蘭進明甚重之。會安祿山反,進明遷北海郡太守,奏琦為錄事
- 鄭燮原文:十月二十六日得家書,知新置田獲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為農(nóng)夫以沒世矣!要須制碓制磨,制篩羅簸箕,制大小掃帚,制升斗斛。家中婦
- 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分享句子翻譯是文言文考查的重點,翻譯時要落實到字詞和句式上。文言文翻譯有兩種形式:一是直譯,即用現(xiàn)代漢語對原文進行機械地對
- 文言文翻譯規(guī)律經(jīng)典例題文言文翻譯題考到了翻譯這樣一個句子:我寒而不我衣,我饑而不我食。把與這句話相關(guān)的文字節(jié)錄于此:豫讓之友謂豫讓曰:“子之
- 六一居士集敘蘇軾夫言有大而非夸,達者信之,眾人疑焉??鬃釉唬骸疤煜轮畬仕刮囊?。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泵献釉唬骸坝硪趾樗?,孔子作《春秋》
- 四十二章經(jīng)第一章文言文作者:佚名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凈,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
- 7.為人大須學問 原文: (唐)太宗謂房玄齡曰:“為人大須學問。朕往為群兇未定,東西征討,躬親戎事,不暇讀書。比來四海安
- 明史羅倫傳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參考《明史·羅倫傳》文言文閱讀原文羅倫注,字彝正,吉安永豐人。家貧樵牧,挾書誦不輟。及為諸生,志圣賢學,嘗曰:
- 王讜老嫗與虎 選自:《唐語林》老嫗與虎作者:王讜原文:曾有老嫗山行,見一獸如大蟲,羸然跬步而不進,若傷其足者。嫗因即之,而虎舉前足
- 語文文言文詞語解釋原文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zh)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賦于其上。屬(z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