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和山記》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6-27 07:10:30
徐霞客游記
原文:
從南天門宮左趨雷公洞。洞在懸崖間。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巖歷不二庵,抵五龍。輿者轎夫謂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巖下竹笆橋,可覽滴水巖、仙侶巖諸勝。乃從北天門下,一徑陰森,滴水、仙侶二巖,俱在路左,飛崖上突,泉滴瀝于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橋,始有流泉聲,然不隨澗行。乃依山越嶺,一路多突石危巖,間錯于亂茜叢翠中,時時放榔梅花,映耀遠近。
過白云、仙龜諸巖,共二十余里,循級直下澗底,則青羊橋也。澗即竹笆橋下流,兩崖蓊蔥蔽日,清流延回,橋跨其上,不知流之所云。仰視碧落,宛若甕口。度橋,直上攢天嶺。五里,抵五龍宮,規(guī)制與紫霄南巖相伯仲。殿后登山里許,轉(zhuǎn)入塢中,得自然庵。已還至殿右,折下塢中,二里,得凌虛巖。巖倚重巒,臨絕壑,面對桃源洞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圖畫,為希夷[注]習(xí)靜處。前有傳經(jīng)臺,孤瞰壑中,可與飛升作匹。還過殿左,登榔梅臺,即下山至草店。
華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無喬枝異干;直至峰頂,則松柏多合三人圍者;松悉五鬣,實大如蓮,間有未墮者,采食之,鮮香殊絕。太和則四山環(huán)抱,百里內(nèi)密樹森羅,蔽日參天;至近山數(shù)十里內(nèi),則異杉老柏合三人抱者,連絡(luò)山塢,蓋國禁也。嵩、少之間,平麓上至絕頂,樵伐無遺,獨三將軍樹巍然杰出耳。山谷川原,候同氣異。余出嵩、少,始見麥畦青;至陜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關(guān),則驛路既平,垂楊夾道,梨李參差矣;及轉(zhuǎn)入泓峪,而層冰積雪,猶滿澗谷,真春風(fēng)所不度也。過塢底岔復(fù)見杏花出龍駒寨桃雨柳煙所在都有忽憶日已清明不勝景物悴憂傷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為老母壽。
(節(jié)選自《徐霞客游記》)
譯文/翻譯:
從南天門宮往左直奔雷公洞。洞在懸崖中間。我想返回紫霄巖,由太子巖經(jīng)過不二庵,到達五龍宮。抬轎的人說迂回繞路不方便,不如從南巖下竹笆橋,可以觀賞滴水巖、仙侶巖等勝景。于是從北天門往下走,一條陰森的小路,滴水巖、仙侶巖都在小路左側(cè),懸崖向上飛突,泉水滴瀝崖中,懸崖中能容下靜室,供奉的都是真武帝。下到竹笆橋,開始聽到泉水流淌的聲音,但山路沒有隨著山澗。于是靠著山走,翻越山嶺,一路上多是突起的石頭、高高的巖石,雜亂地分布在繁茂的草木叢中,不時有開放的榔梅花,絢麗的色彩映照遠近。
經(jīng)過白云巖、仙龜巖等處,一共走了二十多里,順石階一直下到澗底,就是青羊橋。澗水就是竹笆橋水的下游,兩岸山崖上草木繁茂,樹蔭蔽日,長長的清流彎彎曲曲,一座橋橫跨在上面,不知道澗水流到什么地方。抬頭仰望天空,形狀如同甕口一般。過了橋,徑直登上攢天嶺。走五里,抵達五龍宮,宮殿的規(guī)模和格式與紫霄宮、南巖相仿。從宮殿背后登山,走一里多,轉(zhuǎn)進山塢,到自然庵。不久返回五龍宮殿右面,轉(zhuǎn)下塢中,走兩里,到凌虛巖。凌虛巖背靠重重山巒,面臨極深的溝壑,正對桃源洞眾山峰,滿山嘉樹特別茂密,紫色翠色互相輝映,猶如圖畫,是希夷先生修煉的地方。前面有傳經(jīng)臺,孤零零地俯視深壑,可以和飛升臺相媲美。返回時經(jīng)過五龍宮殿左面,攀登榔梅臺,于是下山到達草店。
華山四周都是石壁,所以山腳沒有高大奇特的樹木;一直上到峰頂,松柏大多有三人圍抱那么粗;松樹全是五針?biāo)?,松子和蓮子一般大小,間或遇到?jīng)]掉落的松果,摘下來吃,鮮味、香味都特別好。太和山則是四周群山環(huán)抱,百里以內(nèi)茂盛的林木叢密分布,大樹遮天蔽日,高聳入云;靠近太和山的數(shù)十里范圍內(nèi),三人圍抱粗的奇異杉樹和老柏樹,連續(xù)不斷地長滿山塢,這大概是因為朝廷禁止砍伐的緣故。嵩山、少室山之間,從平緩的山腳到達絕頂,樹木被砍伐得所剩無遺,只有三棵將軍樹巍然聳立著。山峰、峽谷、河川、平原各種地勢,季節(jié)相同而天氣物象不一樣。我從嵩山、少室山出來時,才看到田里麥苗青青;到了陜州,杏樹剛剛開花,嫩綠的柳枝隨風(fēng)搖擺,十分動人;進入潼關(guān),大路平坦,高大的楊樹立在道路兩旁,梨樹、李樹高低不齊;等到轉(zhuǎn)到泓峪,卻是層層的冰凍積雪遍布山谷溝澗,真是春風(fēng)吹不到的地方啊。經(jīng)過塢底岔時,又看到杏花開放;從龍駒寨出去,桃紅柳綠,所到之處一片春色。忽然想起已到清明時節(jié),不由觸景生情。于是從草店啟程,經(jīng)過二十四天,在浴佛節(jié)第二天到家。用太和山的榔梅為老母親祝壽。
《游太和山記》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賈誼論》原文及欣賞《賈誼論》是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篇人物評論文,評論對象為西漢初年文帝時期的政治家賈誼。下面就是小編跟大家分享一篇《賈誼
- 祖逖聞雞起舞文言文翻譯及注釋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下面是祖逖聞雞起舞文言文翻譯及注釋,歡迎閱讀。原
- 幼時記趣文言文翻譯沈復(fù)(1763—1825以后),字三白,號梅逸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清代散文家,作家,詞人。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幼時記
- 中考語文文言文:《論語·學(xué)而篇》作者:佚名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
- 文言文《藤王閣序》譯文《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文言文《藤王閣序》譯文,歡迎
- 劉氏善舉原文劉氏者,某鄉(xiāng)寡婦也,育一兒,晝則疾耕于田間,夜則紡織于燭下,竟年如是。鄰有貧乏者,劉氏輒(zhé)以斗升相濟。偶有無衣者,劉氏以
-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①,了②無遽容。融謂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③豈見覆
- 王翦將兵 王翦者,頻陽東鄉(xiāng)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n
- 丙吉字少卿,魯國人也。為人深厚,不伐善。地節(jié)三年,立皇太子,吉為太子太傅,數(shù)月,遷御史大夫。后五歲,代魏相為丞相。吉本起獄法小吏,后學(xué)《詩》
- 舒元輿原文:野禽獸可馴養(yǎng)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貍。貍之性,憎鼠而喜愛①。其體趫②、其文班。予愛其能息鼠竊,近乎正且勇。嘗觀虞人(掌管山澤的官
- 汗不敢出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一直是同學(xué)們的難點,各位,我們看看下面的汗不敢出文言文翻譯,大家一起閱讀吧!汗不敢出文言文翻譯原文鐘毓、鐘會少有
- 文言文的教學(xué)語文課本中選編的文言文,包括古代的詩詞曲賦等,是中華千年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無論從文化內(nèi)涵還是從思想內(nèi)涵,都值得我們品讀和傳承
- 陳書原文:周迪,臨川南城人也。少居山谷,有膂力,能挽強弩,以弋獵為事。侯景之亂,迪宗人周續(xù)起兵于臨川,梁始興王蕭毅以郡讓續(xù),迪召募鄉(xiāng)人從之,
- 《諫論上》(蘇洵)原文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說蓋出于仲尼。吾以為諷、直一也,顧用之之術(shù)何如耳。伍舉進隱語,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論,秦帝
- 儆舟的文言文【原文】儆舟劉禹錫劉子浮于汴,涉淮而東。亦既釋紼纚,榜人告予曰:“方今湍悍而舟盬,宜謹其具以虞焉?!庇杪勓匀魠?,由是袽以窒之,灰
- 文言文《終不知車》練習(xí)題終不知車越①無車,有游者得車于晉楚之郊,輻②腐而輪敗,輗折而轅毀,無所可用。然以其鄉(xiāng)之未嘗有也,舟載以歸而夸諸③人。
- 文言文翻譯中的九大易錯點翻譯文言文是高考語文《考試大綱》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語文的重點和難點之一。考生在翻譯文言文句子時,除掌握一些翻譯
-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沖,仕周,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農(nóng)。父毗,郁林令。德深初為隋文帝挽郎,后歷馮翊書佐、武陽郡司戶,書佐,以能遷貴鄉(xiāng)
- 小學(xué)文言文的教學(xué)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寫照和傳承,是先賢為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凝練簡約的文字、獨具匠心的布局,深邃的思想、審美的
- 先府君行實文言文閱讀先府君①行實 [明]張惠言先府君,諱蟾賓,字步青,號云墀,姓張氏。其先自宋初由滁遷常,常州之張多由滁,譜牒廢,世不可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