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從先《倪云林畫論》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23 19:59:18
吳從先
原文:
畫,一藝耳。然品既不同,情亦殊致,則系之其人矣。
云林之時,以畫名家者,富春則黃公望,林平則王叔明,武塘則吳仲圭,而云林最后出。從公望游,遂寄興于山水間,然不為蠻巒疊嶂、嵌崎詭怪之狀。盈尺林亭,瘦風疏雨,朗樹兩三條,修竹十數(shù)竿,茅屋獨處,曠石兩層,意興畢于此矣。然云煙爛熳之致,瀟爽不群之態(tài),意色不遠,平淡不奇,遂定名于三家之上。
雖然,云林竟以畫累之矣。人固有以畫重者,而畫亦有以人重者。畫以托意,意以傳神。山水之趣,不為筆墨而飛;筆墨之間,偶緣山水而合。以此思畫,畫可為也。
云林當勝國之季②,棲隱吳門,不求聞達。樓藏異琛,架藏異書。胡人登其樓,驚拜而退;揭斯③探其架,長嘆而歸。襲等龍宮,帙散孔壁,古今之至人,文人之領(lǐng)袖也,而徒以畫名也?
士誠崛起,麋鹿吳宮,云林浩然發(fā)桴海之嘆。而士誠幕羅,多方不屈,窮辱頻加。脫百萬于敝屣,捻虎須于牙吻。而青山無恙,白骨不淄,斯又昂藏烈丈夫也。
云林自有逸于千百世之上,風于千百世之下者在。而徒以畫也,則倕④用巧當以官廢,右軍風流當以官掩,而壽亭忠義當與此刀并蠡矣。惟不局于畫,則竹之矢,書之法,關(guān)之刀,不磨于天壤,而卒無意于天壤也。造化自有以雄之者,而豈為此拘拘也?不以畫求云林,而云林亦在也。以畫求云林者目中無人宇宙無人天地直一幀耳此云林之心超出于三家者是云林之不以畫累者也。
[注]①倪云林:元代畫家倪瓚,字元鎮(zhèn),號云林。②云林當勝國之季:指倪云林身處元朝末年。③揭斯:揭傒斯,元詩人。④唾:人名,據(jù)說是黃帝時的巧匠。
譯文/翻譯:
繪畫,只是一種技藝。然而畫品不同,其中體現(xiàn)的情操也各有不同,這就關(guān)系到作者本人了。
在倪云林生活的時代,憑借繪畫而成名成家的,富春是黃公望,林平是王叔明,武塘是吳仲圭,而倪云林成名最晚。他曾與黃公望交游,于是寄情于山水之間,但不畫崇山峻嶺、峰巒險峻的樣子。在畫作的尺幅之間,畫樹林涼亭,清風細雨,兩三棵枝條稀疏的樹,數(shù)十竿修長的竹子,一座茅屋,一兩層平闊的巖石,意境全都體現(xiàn)在其中了。而作品中云霞煙霧彌漫的意境,瀟灑脫俗的情態(tài),并不借助奇怪的物象來表達,畫面平和沖淡,不刻意作怪,以這種特色而定名在其他三人之上。
即使取得這樣高的成就,倪云林也被畫家的名聲妨礙了。人本來有憑借繪畫而被世人所看重的,但畫作也有憑借作者而被人所看重的。繪畫作品是用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是用來傳遞畫家精神品格的。山水畫的趣味,不在使用筆墨的技法;筆墨之間,機緣巧合因為山水而契合。這樣理解繪畫,才能畫得好。
倪云林身處元朝末年,到蘇州一帶隱居,不愿顯達,家里收藏了許多奇珍異寶,書架上有很多珍貴罕見的書籍。胡人登上他的藏書樓,受到震撼而拜謝退去;揭傒斯看到了他的書架,長嘆著回去。他的衣物像龍宮里的那樣華美,他的書籍都十分珍貴。他是古往今來最完美的人,是文人的領(lǐng)袖,難道僅僅是因為會畫畫而聞名嗎?
張士誠的勢力崛起,統(tǒng)治蘇州。倪云林剛正不屈,打算隱居,而張士誠多次招攬他,他都不答應,頻繁受到屈辱。他丟棄價值百萬的家產(chǎn),像丟棄破鞋子一樣;觸犯了權(quán)貴,就像在老虎唇齒之間捻虎須一樣,而最終穩(wěn)如青山,清白的風骨沒有被污,這又是英武豪邁的大丈夫。
倪云林自有超越千百世之上,流行千百世之下的東西存在。如果他只因繪畫而聞名,那么倕的機巧就會因他做官而不再被看重,王羲之的風流也因做官而被掩蓋,關(guān)羽的忠義也會隨著他的刀而朽壞了。所以只有不局限于繪畫,他的風骨才能像倕制造的竹矢,王羲之寫字的技法,關(guān)羽的刀法那樣,不被天地磨滅,最后又無意于天地。大自然本來就有能讓它們傲視萬物的辦法,怎么能做這種拘泥于技藝本身的事情呢?不以畫作的成就來評判云林,云林仍然存在(于世)。用繪畫來評價云林,沒有人能與他匹敵,天地只是他筆下的一幅畫作罷了。這是云林的心性超越了其他三人的地方,這也是云林不會因為畫作妨礙(自己)的原因。
吳從先《倪云林畫論》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陳情表文言文知識點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險釁:臣以險釁(艱難禍患,指命運不濟)2、見背:慈父見背(背棄我,指死亡)3、奪:舅奪母志(改變)
- 貪富亦貧,知足安貧文言文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候,權(quán)豪自甘乞焉;知足者,藜羹 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貂,編民不讓王公。譯文貪得無厭的
- 梅花嶺記文言文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朝成
- 文言文選段閱讀練習題附參考答案【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美于徐公。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
-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異居。開元中,再表其閭。貞元中,從韓全義鎮(zhèn)長武城,治軍有聲。累官金吾將軍。吐蕃三萬寇寧州,崇文率兵三
- 楊氏之子文言文解析《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這部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
- 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文言文練習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lt; />趙無以食
- 百家姓庫文言文《百家姓厙》作者:佚名歷史來源1、厙姓系出厙狄氏所改。北周時有厙狄氏,后改為厙姓。據(jù)《后漢書》載,有金城太守厙均。據(jù)《后漢書·
- 文言文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翻譯及試題答案閱讀文言文段,回答8-10題。(9分,每小題3分)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
- 中考文言文重點語句翻譯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譯: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文言文知識點:齊桓晉文之事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放、辟:放辟邪侈,無不為已(放蕩;邪辟,不老實)2、諸:不識有諸?(兼詞,"之乎
- 匡衡字稚圭,東海承人也。父世農(nóng)夫,至衡好學。衡射策甲科,調(diào)補平原文學。元帝初即位,樂陵侯史高以外屬為大司馬車騎將軍,領(lǐng)尚書事,前將軍蕭望之為
- 孟子見齊宣王曰: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蓖踉唬骸拔岷我宰R其不才而舍之?”曰:
-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晉陽人也,世居京兆。韶幼而方雅,頗好奇節(jié),有識者異之。在周累以軍功官至車騎大將軍、議同三司,復轉(zhuǎn)軍正。武帝既拔晉州,意
- 書何易于孫 樵何易于嘗為益昌令??h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灑,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至則索民挽舟。易于
-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困境第1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困境及有效教學初探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入選的文本都是千百年來的名篇佳作,其厚
- 程門立雪文言文及翻譯文言文《程門立雪》主要講學生尊師重道的道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程門立雪文言文及翻譯,歡迎參考閱讀!原文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
- 茍變食人二雞子于思言茍變于衛(wèi)侯②曰:"其才可將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
- 宴客擺闊 余小時見人家請客,只是果五色①、肴五品②而已。今尋常宴會,動必用十肴,且水陸畢陳,或覓遠方珍品,求以相勝。前
- 原文: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譯文/翻譯:黃河遠遠流淌直飛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邊城屹立在崇山峻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