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05 18:01:52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從
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跟隨,隨從)
2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聽從,順從)
3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向---學習)
4樊噲從良坐(依傍)
5從此道至吾軍(由,自)
6弟走從軍阿姨死(參與)
7其從如云(隨從的.人)
8欲不可從(放縱)
9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zòng次于最親的親屬,堂房親屬)
10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通'縱'。東西為橫,南北為縱。合縱: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反對秦國策略)
11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從事,官名)
12可以便宜從事,何必稟我(辦事)
13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從容,舒緩,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戰(zhàn)不殆(危險)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近于,幾乎)
3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大概,恐怕)
當
1木蘭當戶織(對著,面對)
2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當中流(阻擋,抵擋)
4北邀當國者相見(執(zhí)掌,主持)
5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承擔)
6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應當,應該)
7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恰當,適合,合宜)
8犯法當死(判處,判罪)
9有狼當?shù)?,人立而?阻,攔)
10一夫當關,萬人莫開(占據(jù)、把守)
11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懷其璧,從徑道亡(路,道路)
2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規(guī)律)
4于是廢先王之道(主張,思想,學說)
5伐無道,誅暴秦(道義)
6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說,談論)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規(guī)律)
8道不同,不相為謀(意向)
9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走路、趕路)
10故園誰道有書來(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導、引導)
12道義:道德和正義
得
1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得到,獲得,與“失”相對)
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心得,收獲)
3未得與項羽相見(能夠)
4吾得兄事之(應該)
5所識窮乏者我歟(通“德”感恩)
6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得無:莫非,豈不是)
7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得意)
8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具備)
9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對、合適)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范與蘭文言文翻譯《范與蘭》中范與蘭和“我”同癡迷于蘭花和盆池小景,都好琴,所以兩人能成為至交。接下來小編搜集了范與蘭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查看
- 元史原文:徹里,燕只吉臺氏。曾祖太赤,為馬步軍都元帥,從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徹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讀書。至元十八年,世祖
- 門山縣吏曉堂記文言文翻譯王若虛 ,金代文學家,字從之,號慵夫,入元自稱滹南遺老。早年盡力于學﹐以其舅周昂和古文家劉中為師。以下是
- 文言文《養(yǎng)竹記》翻譯《養(yǎng)竹記》寫了作者出于憐竹之心、愛竹之情,一番辛勤培植,最后使竹叢呈現(xiàn)出了一片盎然的生機。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文言文《養(yǎng)竹記
- 高考文言文閱讀題一、(全國I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08年高考文言文閱讀題匯編。廖剛字用中,南劍州順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錄除
- 文言文余若水先生傳閱讀答案附賞析余若水先生傳(清)張岱余若水先生,諱增遠,有明崇禎癸未進士。兄余武貞先生,諱煌,天啟乙丑廷試第一人,為翰林修
- 舊書不厭百回讀-探索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文言文離我們年代久遠,與現(xiàn)代口語和書面語都有巨大差異,因此很多人認為沒有實用價值,除了被動學習一些用
- 庖丁解牛,我國古代成語,出自《莊子·養(yǎng)生主》。寓意:比喻經(jīng)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
- 千金求馬文言文翻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更是多不勝數(shù)。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千金求馬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
- 元史原文:姚天福,字君祥,絳州人。父居實,避兵徙雁門。天福幼讀《春秋》,通大義。及長,以材辟懷仁丞。至元五年,詔立御史臺,以天福為閣管勾,尋
- 武技蒲松齡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來托缽,李飽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請以相授。”李喜,館之客舍,豐其
- 范純仁字堯夫,始出仕,知襄城縣??h有牧地,衛(wèi)士牧馬,以踐民稼,純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隸縣,主者怒曰:“天子宿衛(wèi),令敢爾邪?”白其事于上,劾
- 薄太后,父吳人,姓薄氏,秦時與故魏王宗家女魏媼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陰,因葬焉。及諸侯畔秦,魏豹立為魏王,而魏媼內其女于魏宮。媼之許負①所相
- 語文文言文理解:單箭易折眾箭難斷夫人爪之利,不及虎豹;膂力之強,不及熊羆;奔走之疾,不及麋鹿;飛飏之高,不及燕雀。茍非群聚以御外患,則反為異
- 異讀字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中考語文文言詩文知識盤點—異讀字,何為異讀字?異讀字是一種特有的讀音現(xiàn)象,它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而表
- 崔沔字善沖,京兆長安人,自博陵徙焉。純謹無二言,事親篤孝,有才章。擢進士。舉賢良方正高第,不中者誦訾之,武后敕有司覆試,對益工,遂為第一。再
- 高中語文文言文《游褒禪山記》知識點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址、卒: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腳;死后)2、以、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 文言文閱讀試題訓練:黃生借書說附答案黃生借書說①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②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
- 文言文知識點:古今異義1、居---居十日---過了---居住2、走---扁鵲望桓侯而還走---跑---走3、再---一股作氣,再而衰---第
- 文言文《桃花源記》中對 “外人”一解文中有三個“外人”,注釋上明確標注都解釋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筆者不以為然。筆者認為,第一個解釋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