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下·順天應人》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7-31 15:19:46
標簽:
孟子·告子下
順天應人
原文:
白圭白:“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②。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付謂之澤③水——降水者,洪水也—一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p>
注釋:
①丹之治水:白圭治水的方法,據(jù)《韓非子·喻老篇》記載,主要在于筑堤塞穴,所以孟子要指責他“以鄰國為壑”。②壑(he):本義為溝壑, 這里擴大指受水處。③洚(jiang):大水泛濫。
譯文/翻譯:
白圭說:“我治理水比大禹還強?!泵献诱f:“你錯了。大禹治理水患,是順著水的本性而疏導,所以使水流注于四海。如今你卻使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水逆流而行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仁慈的人厭惡的。你錯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治學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這個時候,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治學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哦!治學文言文翻譯治學(東漢)徐幹昔之君子成
- 崔日用,滑州靈昌人。擢進士第,為芮城尉。大足元年,武后幸長安,陜州刺史宗楚客委以頓峙,饋獻豐甘,稱過賓使者。楚客嘆其能,亟薦之,擢為新豐尉,
- 袁彬,字文質(zhì),江西新昌人。正統(tǒng)末,以錦衣校尉扈帝北征。土木之變,也先擁帝北去,從官悉奔散,獨彬隨侍,不離左右。也先之犯大同、宣府,逼京師,皆
- 《觀第五泄記》文言文思考練習及答案從山門②右折,得石徑。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疾趨,度石罅,瀑見。石青削③,不容寸膚④
- 《文言文》的中心思想一、學弈課文記敘了兩個跟弈秋學下圍棋的人,一個專心致志,一個三心二意,結(jié)果后一個不專心聽的人不如前一個人學得好。說明做什
- 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講的是鄭板橋晚年得子,甚是喜愛,但是,由于作者在外當官,不在孩子身邊教導,希望弟弟能幫忙管教,切不可因為是兄弟的孩子就
- 蘇洵送石昌言使北引原文:昌言舉進士時,吾始數(shù)歲,未學也。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cè),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親戚故,甚狎。昌言舉進士,日有
- 書斷王羲之文言文翻譯書斷王羲之文言文是張懷瓘的作品之一,下面請看書斷王羲之文言文翻譯的'更多詳細!歡迎閱讀!書斷王羲之文言文翻譯原文
- 陳情表一、在括號內(nèi)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1.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 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4.
- 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中的成語·鴻鵠之志:比喻遠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披[被]堅執(zhí)銳:身披堅硬的護甲,手上拿著
- 宋史原文:張詠,字復之,濮州鄄城人。太平興國五年,郡舉進士,議以詠首薦。有夙儒張覃者未第,詠與寇準致書郡將,薦覃為首,眾許其能讓。會李沆、宋
- 孫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安帝時,為中黃門,給事長樂宮。時鄧太后臨朝,帝不親政事。小黃門李閏與帝乳母王圣常共譖太后兄欲廢帝,立平原王翼,帝每
-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十五節(jié)》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盡心章句下·第十五節(jié)作者:佚名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
- 原文:塞上聽吹笛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 【解釋】 ⑴羌
- 崔仲方,字不齊,博陵安平人也。仲方少好讀書,有文武才干。年十五,周太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同就學。時高祖亦在其中,由是與高祖少相款密。后以明經(jīng)
- 文言文閱讀題語文寒假作業(yè)(一)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
- 《書法家歐陽詢》的翻譯原文:歐陽詢嘗行,見古碑,晉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shù)百步復反,下馬佇立,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 曾鞏原文:①尚書祠部員外郎、集賢校理太原王君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謂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其冬,予客過池,
- 清史稿原文:紀昀,字曉嵐,直隸獻縣人。乾隆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再遷左春坊左庶子。京察,授貴州都勻府知府。高宗以昀學問優(yōu),加四品
- 杜景佺,冀州武邑人。性嚴正,舉明經(jīng)中第,累遷殿中侍御史。出為益州錄事參軍。時隆州司馬房嗣業(yè)徙州司馬,詔未下,欲即視事,先笞責吏以示威。景佺謂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