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張文蔚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12:38:53
梁書
原文:
張文蔚,字右華,河間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為顯官。文蔚幼礪文行,求知取友,藹然有佳士之稱。唐乾符初,登進士第,時丞相裴坦兼判鹽鐵,解褐署巡官。未幾,以畿尉直館。丁家艱,以孝聞。中和歲僖宗在蜀大寇未滅急于軍費移鹽鐵于揚州命李都就判之奏為轉運巡官駕還長安,除監(jiān)察御史,遷左補闕侍御史、起居含人、司勛吏部員外郎,拜司勛郎中、知制誥,歲滿授中書舍人。丁母憂,退居東畿,哀毀過禮。服闋,復拜中書舍人,俄召入翰林,為承旨學士。屬昭宗初還京闕,皇綱浸微,文蔚所發(fā)詔令,靡失厥中,論者多之。轉戶部侍郎,仍依前充職,尋出為禮部侍郎。天佑元年夏,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兼判戶部。
時柳璨在相位,擅權縱暴,傾陷賢俊,宰相裴樞等五家及三省而下三十余人,威抱冤就死,縉紳以目,不敢竊語其是非,余怒所注,亦不啻十許輩。文蔚殫其力解之,乃止,士人賴焉。璨敗死,文蔚兼度支鹽鐵使。天佑四年,天子以土運將革,天命有歸,四月,命文蔚與楊涉等總率百僚,奉禪位詔至大梁。太祖受命,文蔚等不易其位。開平二年春,暴卒于位,詔贈右仆射。
文蔚沈邃重厚,有大臣之風,居家孝且悌,雖位至清顯,與仲季相雜,在太夫人膝下,一不異布素。弟濟美,早得心恙。文蔚撫視殆三十年,士君子稱之。
(選自《梁書·張文蔚傳》)
譯文/翻譯:
張文蔚,字右華,河間人。父親張裼,唐僖宗時,多次官居顯位。張文蔚從小刻苦學習,砥礪德行探求知識,結交朋友,很有名士的聲譽。唐乾符初年,考中進士,當時丞相裴坦兼管鹽鐵事務,張文蔚初次做官擔任巡官。不久,憑借畿尉的身份在館當值。服家喪,以孝道聞名。中和年間,僖宗在蜀地,大寇未滅,急需軍費,把鹽鐵司移到揚州,命李都去掌管鹽鐵司,李都上奏朝廷任張文蔚為轉運巡官。僖宗回到長安,授任監(jiān)察御史,遷任左補闕侍御史、起居舍人、司勛吏部員外郎,拜為司勛郎中、知制誥。一年后任中書舍人。服母喪,退居京城東郊,哀傷損毀了身體。喪滿,又任中書舍人,不久ying6*召進翰林院,任承旨學士。(張文蔚)跟隨昭宗初返京城,皇朝的綱紀逐漸衰微,張文蔚發(fā)布的詔令,不失中正,評論的人贊譽他。轉任戶部侍郎,仍兼任前職,不久出任禮部侍郎。天佑元年(904)夏,任中書侍郎、平章事,兼管戶部事務。
這時柳璨身居相位,擅行權力恣意暴虐,排斥陷害賢俊之士,宰相裴樞等五家以及三省以下三十多人,都含冤而死,官吏們看在眼里,不敢私下談論他的罪行,柳璨余怒所仇恨的對象,也不下十多人。張文蔚盡力解救他們,(他們)才得以幸免,士人都有賴于他。柳璨罪行敗露而死,張文蔚兼度支鹽鐵使。天佑四年(904),天子因為社稷將有轉移,天命另有歸屬,四月,命張文蔚與楊涉等總領百官,奉送禪讓帝位的詔令到大梁。太祖接受帝位后,張文蔚等未改變官位。開平二年(908)春天,突然死在任上,詔令追贈為右仆射。
張文蔚深沉重厚,有大臣的風度,在家中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雖然位至高官,仍然與哥哥弟弟們生活在一起。在太夫人膝下,完全與布衣平民無異。弟弟張濟美,早年患有心臟病,張文蔚照看護養(yǎng)差不多三十年,士人君子都稱揚他。
《梁書·張文蔚傳》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宋書謝莊傳》的文言文賞析謝弘微的兒子叫謝莊。謝莊,字希逸,七歲就能寫文章,長大后,為人明善,容儀俊美,宋文帝見他以后很感到奇異,對尚書仆射
- 馮唐,祖父趙人也。父徙代。漢興徙安陵。唐以孝著,為郎中署長,事文帝。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家安在?”具以實言。文帝曰:“吾居代時,
- 史記原文:孝王元年,秦圍邯鄲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 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約歡趙,以五百金為趙王酒。還報燕王曰:
- 舊五代史原文:劉贊,魏州人也。父玭為縣令,贊始就學,衣以青布衫襦,每食則玭自肉食,而別以蔬食食贊于床下,謂之曰:“肉食,君之祿也,爾欲之,則
-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倍Y義,治人之 * ;廉恥,立人之大節(jié)。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
- 宋史原文:張玨,字君玉,隴西鳳州人。年十八,從軍釣魚山,以戰(zhàn)功累官中軍都統(tǒng)制。寶祐末,大兵①攻蜀,破吉平隘,拔長寧,諸郡破竹而下。明年,合諸
- 臥薪嘗膽勾踐之圍會稽也,嚼然嘆曰:“各終于此乎?”種曰:“湯系夏臺,文王囚麥里,晉重斗奔翟,齊小白奔苦,其卒王霸。由是觀之,何速不為福乎?”
- 新唐書韓休傳的文言文練習以及答案韓休,京兆長安人。工文辭,舉賢良。玄宗在東宮,令條對國政,與校書郎趙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補闕,判主爵員外郎。進
- 文言文聰明少年題目與詳解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令卿二子來?!?于是敕①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 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
- 少兒司馬光文言文翻譯說起司馬光這個歷史人物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認識下少兒司馬光是怎么樣的吧。少兒司馬光文言文翻譯原文司馬光
- 杞人憂天出處文言文翻譯杞人憂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不必要或無根據(jù)的憂慮。以下是小編帶來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原文《列子·天瑞》:“
- 君子濟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①榆中,東行代地。洛陽大賈②,赍金③貨隨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長④,曰:子封送之。渡河,賈人卒死,津長埋之。其子
- 和士開,字彥通,清都臨漳人也。其先西域商胡,本姓素和氏。士開幼而聰慧,選為國子學生,解悟捷疾,為同業(yè)所尚。天保初,世祖封長廣王,辟士開開府行
- 通假字初中新課文言文七年級(上冊)1、項為之強《童趣》2、不亦說乎《〈論語〉十則》3、誨女知之乎《〈論語〉十則》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
- 文言文的修辭方法翻譯難點點撥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也多運用各種修辭以增強表達效果,其中有些修辭格的運用較為頻繁,文言文修辭方法翻譯難點點撥
- 百家姓郜的文言文歷史來源出自姬姓,以國名為姓。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受封于郜(今山東成武縣東南),建立郜國。春秋時郜國被宋國吞沒,郜君的后世子
- 義騟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義騟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鎧騎也。開禧間,成以卒從戎四方山,屢戰(zhàn)有功,稍遷將候騎。成徇地至花靨,見病騟焉,疥而瘠,骨
- 蘇舜欽原文:昨因宴會,遂被廢逐,即日榜舟東走,潛伏于江湖之上,日與魚鳥同群,躬耕著書,不接世故,當日之事,絕不歷于齒牙之間,或親舊見過,往往
- 古代文言文經(jīng)典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周南·關雎)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