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韓宜可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4-29 07:10:37
明史
原文:
韓宜可,字伯時,浙江山陰人。元至正中,行御史臺辟為掾,不就。洪武初,薦授山陰教諭,轉(zhuǎn)楚府錄事。尋擢監(jiān)察御史,彈劾不避權(quán)貴。時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陳寧、中丞涂節(jié)方有寵于帝,嘗侍坐,從容燕語。宜可直前,出懷中彈文,劾三人險惡似忠,奸佞似直,恃功怙寵,內(nèi)懷反側(cè),摧置臺端,擅作威福,乞斬其首以謝天下。帝怒曰:“快口御史,敢排陷大臣耶!”命下錦衣衛(wèi)獄,尋釋之。九年,出為陜西按察司僉事。時官吏有罪者,笞以上悉謫屯鳳陽,至萬數(shù)。宜可疏爭之曰:“刑以禁淫慝,一民軌,宜論其情之輕重,事之公私,罪之大小。今悉令謫屯,此小人之幸,君子殆矣,乞分別以協(xié)眾心?!钡劭芍?。已,入朝京師。會賜諸司沒官男女,宜可獨不受。且極論:“罪人不孥古之制也有事隨坐法之濫也況男女人之大倫婚姻逾時尚傷和氣合門連坐豈圣朝所宜?!钡凼瞧溲?。后坐事將刑,御謹身殿親鞫之,獲免。復(fù)疏陳二十余事,皆報可。未幾,罷歸。已,復(fù)征至,命撰祀鐘山、大江文,諭日本、征烏蠻詔,皆稱旨,特授山西右布政使。尋以事安置云南?;莸奂次?用檢討陳性善薦,起云南參政,入拜左副都御史,卒于官。是夜大星隕,櫪馬皆驚嘶,人謂宜可當(dāng)之云。贊曰:太祖英武威斷,廷臣奏對,往往失辭。而韓宜可輩,抱其樸誠,力諍于堂陛間,可謂古之遺直矣。伯巨、敬心以縫掖諸生言天下至計,雖違于信而后諫之義,然原厥本心,由于忠愛,以視末季沽名賣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語者也。
(節(jié)選自《明史·韓宜可傳》)
譯文/翻譯:
韓宜可,字伯時,浙江山陰人。元朝至正年間,行御史臺征召他做輔佐官吏,他沒有赴任。洪武初年,因推舉被授予山陰教諭的官職,轉(zhuǎn)任楚府錄事。不久被提拔為監(jiān)察御史,彈劾官員不回避權(quán)貴。當(dāng)時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陳寧、中丞涂節(jié)正受皇帝寵愛,曾經(jīng)在皇帝近旁陪坐,悠閑地交談。韓宜可徑直上前,從懷里拿出彈劾文書,彈劾他們?nèi)岁庪U毒辣又好似忠誠,奸邪諂媚又好似正直,依仗功勞和恩寵,內(nèi)心不安分,被提拔到臺端,擅自作威作福,韓宜可請求砍了他們的頭來向天下謝罪?;实凵鷼獾卣f:“快嘴的御史,竟敢排擠陷害大臣!”命令把韓宜可關(guān)入錦衣衛(wèi)監(jiān)獄,不久釋放了他。洪武九年,出京任陜西按察司僉事。當(dāng)時官吏中有罪的人,處答刑以上的都遭貶謫屯守鳳陽,達到萬余人。韓宜可上書爭辯說:“刑法用來禁止奸邪淫惡,統(tǒng)一人民的規(guī)范,應(yīng)衡量情節(jié)的輕重,事情的公私,過失的大小?,F(xiàn)在全讓他們貶謫屯守,這是小人的幸運,君子則危險了,請求差別論處來使民心悅服?!被实弁饬怂慕ㄗh。不久,韓宜可進京師朝見皇帝。恰逢朝廷把沒入官府的男女賞賜給各官吏,唯獨韓宜可不接受。并極力論辯說:“處罰罪人不連及妻子兒女,這是古代的制度。有事隨意連坐,這是濫用刑法。何況男女關(guān)系,是人中的大倫常,婚嫁過了時候,尚且有傷和氣。滿門連坐,怎能是圣朝所應(yīng)做的事?!被实壅J可他的言論。后來(林宜可)因事獲罪將被判刑,皇帝到謹身殿親自審訊他,他得到赦免。韓宜可又上書陳述二十多件事,皇帝都回復(fù)同意。不久,韓宜可罷職歸鄉(xiāng)。后來,皇帝又征召他到京城,命令他撰寫祭祀鐘山、大江的文章,告諭日本、征伐烏蠻的詔書,這些都符合皇帝旨意,皇帝特別授任他為山西右布政使。不久因事被貶謫到云南。惠帝即位,因為檢討陳性善的舉薦, (韓宜可)被起用為云南參政,入京擔(dān)任左副都御史,死于任上。這一夜大星隕落,拴在馬槽上的馬都驚恐地嘶鳴,人們都說是韓宜可去世的應(yīng)驗。贊曰:太祖英明威武果斷,朝內(nèi)大臣當(dāng)面回答皇帝的問題,言辭往往有過失之處。而韓宜可等人,心懷樸實真誠,在朝廷上極力直言勸告,可以說是有古代遣風(fēng)的直臣。伯巨、敬心以儒者諸生的身份談?wù)撎煜麓笥?雖然違背了得到信任以后才去進諫的道理,然而推究他們的本心,是因為忠心愛國,拿末代獵取名譽故作正直之流來比較,有不能相提并論之處。
《明史·韓宜可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謝生應(yīng)鸞,客其叔文濤先生臨淄縣署,繼為費縣令借司筆札。一日,坐轎拜客,書片紙付下役李升喚輿伺侯。及出視,乃騾車也。生怒叱之。李曰:“適奉明諭
-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翻譯及注釋《送東陽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給他的同鄉(xiāng)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的文章。在這篇贈言里,作者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xué)
- 閱讀文言文后回答相關(guān)問題文言文閱讀【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
- 孫子文言文謀攻原文及翻譯《謀攻》是春秋時期孫武著作《孫子兵法》的第三篇,主要講的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孫子
- 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原文:徂徠先生石守道,少以進士登甲科①,好為古文章。雖在下位,不忘天下之憂,其言以排斥佛老、誅貶奸邪為己任。慶歷中,天子
- 墨池記文言文翻譯《墨池記》是北宋散文家曾鞏的代表作品。文章從記敘墨池遺跡人手,緊密聯(lián)系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著重闡明勤學(xué)苦練出才能的道理,勉
- 王浚,字士治,弘農(nóng)湖人也。家世二千石??2┥鎵灥洌雷嗣?,不修名行,不為鄉(xiāng)曲所稱。晚乃變節(jié),疏通亮達,恢廓有大志。嘗起宅,開門前路廣數(shù)十步。
- 長孫順德,文德順圣皇后之族叔也。順德仕隋為右勛衛(wèi),征遼當(dāng)行,亡命太原,素為高祖親厚。時群盜并起,郡縣各募兵為備。太宗將起兵,令與劉弘基募士于
- 晉書原文:戴若思,廣陵人也,名犯高祖廟諱。若思有風(fēng)儀,性閑爽,少好游俠,不拘操行。遇陸機赴洛,船裝甚盛,遂與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據(jù)胡床,指麾
- 文言文閱讀及答案分析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
- 宋史原文: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元符三年進士。累遷辟雍①博士、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備寬弛,東南尤甚。禾請增戍、繕城壁,以戒不
- 文言文名篇·愚公移山全文及翻譯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現(xiàn)位于,河南省濟源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桃花源記》鑒賞《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
- 《明史·程啟充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明史 原文:程啟充,字以道,嘉定州人。正德三年進士。除三原知縣,入為御史。嬖幸子弟家人濫冒軍功,有至都督賜
- 張岱原文:姚長子墓志銘姚長子者,山陰王氏傭也。嘉靖間,倭寇紹興,由諸暨掩至鑒湖鋪。長子方踞稻床打稻,見倭至,持稻叉與斗。被擒,以藤貫其肩,囑
- 明史原文:沐晟,字景茂,少凝重,寡言笑,喜讀書。太祖愛之。歷官后軍左都督。建文元年嗣侯,就鎮(zhèn),亡何,思倫發(fā)死,諸蠻分據(jù)其地,晟討平之。以其地
- 明史章溢傳原文:章溢,字三益,龍泉人。黃寇犯龍泉,溢從子存仁被執(zhí),溢挺身告賊曰:“吾兄止一子,寧我代?!辟\素聞其名,欲降之,縛于柱,溢不為屈
- 《清平樂》文言文閱讀及答案(四)閱讀下面的詞和相關(guān)材料,完成14-16題。(8分)清平樂 [南唐]李煜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①
-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
- 周書原文:若干惠字惠保,代郡武川人也。其先與魏氏俱起,以國為姓,父樹利周,從魏廣陽王深征葛榮,戰(zhàn)沒,贈冀州刺史。惠年弱冠,從爾朱榮征伐,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