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闊里吉思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18 15:49:44
元史
原文:
闊里吉思,性勇毅,習(xí)武事,尤篤于儒術(shù),筑萬卷堂于私第,日與諸儒討論經(jīng)史,性理、陰陽、術(shù)數(shù),靡不該貫。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繼尚愛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騎千余,晝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時方暑,將戰(zhàn),北風(fēng)大起,左右請待之,闊里吉思曰:“當署得風(fēng),天贊我也。”策馬赴戰(zhàn),騎士隨之,大殺其眾,也不干以數(shù)騎遁去。闊里吉思身中三矢,斷其發(fā)。凱還,詔賜黃金三斤、白金千五百斤。
成宗即位,封高唐王。西北不安,請于帝,愿往平之,再三請,帝乃許。及行,且誓曰:“若不平定西北,吾馬首不南?!贝蟮略晗?,遇敵于伯牙思之地,眾謂當俟大軍畢至,與戰(zhàn)未晚,闊里吉思曰:“大丈夫報國,而待人耶!”即整眾鼓躁以進,大敗之,擒其將卒百數(shù)以獻。詔賜世祖所服貂襲、寶鞍,及繒錦七百、介胄、戈戟、弓矢等物。
二年秋,諸王將帥共議防邊,咸曰:“敵往歲不冬出,且可休兵于境。”闊里吉思曰:“不然,今秋候騎來者甚少,所謂鷙鳥將擊,必匿其形,備不可緩也?!北姴灰詾槿?,闊里吉思獨嚴兵以待之。是冬,敵兵果大至三戰(zhàn)三克闊里吉思乘勝逐北深入險地后騎不繼馬躓陷敵遂為所執(zhí)敵誘使降,惟正言不屈,又欲以女妻之,闊里吉思毅然田:“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敵不敢逼。帝嘗遣其家臣阿昔思特使敵境,見于人眾中,闊里吉思一見輒問兩宮安否,次問嗣子何如,言未畢,左右即引其去。明日,遣使者還,不復(fù)再見,競不屈死焉。
(節(jié)選自《元史·闊里吉思傳》)
譯文/翻譯:
闊里吉思,性格勇猛剛毅,學(xué)習(xí)軍事。尤其專心學(xué)習(xí)儒家學(xué)說。在自己的住宅內(nèi)建造萬卷堂,每天與文人學(xué)士討論經(jīng)書史籍,性命氣理、陰陽、術(shù)教,沒有不精通的。他娶了忽答的迷失公主,又續(xù)娶愛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變.闊里吉思率領(lǐng)一千多精銳騎兵,日夜兼程,十天就追上了他們。當時正是暑熱天氣,將要交戰(zhàn)時,北風(fēng)大起.手下的人請求等風(fēng)過之后再戰(zhàn).闊里吉思說:“正值暑熱天氣,刮起大風(fēng).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庇谑遣唏R投入戰(zhàn)斗.騎兵們跟隨在后.重創(chuàng)敵軍,也不干帶著幾個騎兵逃跑了。闊里吉思身中三箭,.頭發(fā)也被砍斷了。勝利歸來,詔令賜給他黃金三斤、白銀一千五百斤。
成宗即皇帝位,封闊里吉思為高唐王。西北地區(qū)不安定,他向皇帝請求,愿意前去平定,經(jīng)過再三請求,皇帝才允許。將要出發(fā)時,他發(fā)誓說:“如果不平定西北,我的坐騎馬首不會向南?!贝蟮略晗奶欤诓浪家粠в龅綌橙?,大家都說應(yīng)該等到大軍都到齊了,再與敵人交戰(zhàn)也不晚。闊里吉思說:“大丈夫報效國家,怎能等待別人呢!”立即整埋隊伍擊鼓進軍,大敗了敵人,擒獲敵人將領(lǐng)士兵一百多人,進獻給皇上?;实墼t令賞賜給他世祖穿過的貂襲,用過的寶鞍,以及絲綢錦緞七百匹、鎧甲、戈戟、弓蓊等物。
大德二年秋天,諸王和將帥們共同商議防御邊疆的事務(wù),都說:“敵人往年冬天不出來,暫時可以在邊境上修整士兵?!遍熇锛颊f:“不對.今年秋天巡邏偵察的騎兵來得很少,這就是所說的猛禽將要出去,一定會藏匿它的形影,防備不能放松?!贝蠹乙詾槿唬婚熇锛紘狸囈源?,這年冬天,敵兵果然大批到達。闊里吉思和他們交戰(zhàn).三戰(zhàn)三捷.闊里吉思乘勝追去.深入危險地段,后援騎兵不能及時趕到,他的戰(zhàn)馬摔倒而陷入敵陣.于是被敵人捕去。敵人引誘他投降.他嚴正表示絕不屈服。敵人又想把-個姑娘嫁給他。闊里吉思堅定地說:“我是皇帝的女婿,沒有皇帝皇后當面下命令,怎么可以再娶呢!”敵人不敢再逼迫他?;实墼?a href="/cd/p/paiqian8104.htm">派遣他的家臣阿昔思特地出使到敵人境內(nèi),在眾人之中見到了他,闊里吉思一見到他就問自己兒子情況如何,話還沒有說完,周圍的人就把他帶走了。第二天,敵人把使者送回去,就沒有再見到他,闊里吉思最后不屈而死。
《元史·闊里吉思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八佾離婁下比較文言文閱讀及答案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
- 文言文《龐蔥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閱讀練習(xí)及答案解析文言文閱讀:(12分)龐蔥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過零丁洋》【譯文一】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如今戰(zhàn)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fēng)中的柳絮,個人又哪
- 文言文唐太宗吞蝗閱讀試題訓(xùn)練附答案唐太宗吞蝗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duō)數(shù)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
- ①虞荔,字山拔,會稽馀姚人也。祖權(quán),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檢,平北始興王諮議參軍。荔幼聰敏,有志操。年九歲,隨從伯闡候太常陸垂,垂問《五經(jīng)》
- 初中文言文蒲松齡《狼》原文及翻譯《狼》原文: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
- 宋史原文:鄭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隨父官江寧,閉戶苦學(xué)。王安石知其名,邀與相見,稱獎之。進士高第,調(diào)光州司法參軍。安石居政府,凡所
- 馬援原文:援兄子嚴、敦,并喜譏議,而輕通俠客。援前在交趾①,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議論人長
- 狼施威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經(jīng)歷過小升初,一大批學(xué)子即將邁入初中的課堂,對于新初一,很多孩子一定是既緊張又興奮,一定對初中即將學(xué)到的知識充滿了新奇
- 誠信的經(jīng)典文言文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一諾千金
- 高三語文《報任安書》文言文知識點(一) 通假字(1)被楚受辱(??通“棰”。木杖)(2)其次剔毛發(fā)(“剔”通“剃”,剔光)(3)見獄吏則頭槍
- 鼠畫逼真東安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①,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③
- 文言文的練習(xí)題以及答案解釋魏征,鉅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臨黃。武德末,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①陰相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
- 余玠,字義夫,蘄州人。以功補進義副尉,尋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兼四川總領(lǐng)兼夔路轉(zhuǎn)運使。玠大更敝政,遴選守宰,筑招賢之館于府之左
- 宋史原文:滕元發(fā),初名甫,字達道,東陽人。性豪雋慷慨,不拘小節(jié)。九歲能賦詩,范仲淹見而奇之。舉進士,廷試第三,授大理評事、通判湖州。孫沔守杭
- 陸龜蒙原文:碑者,悲也。古者懸而窆,用木。后人書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漢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
- 李固原文:聞已渡伊、洛,近在萬歲亭,豈即事有漸,將順王命乎?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蓋圣賢居身之所珍
- 文征明原文:嗚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學(xué)藝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緒余,為明經(jīng)試策,宏博奇麗,獨得肯綮,御史按試,輒褒然舉首,一時聲稱甚
- 廣既從大將軍青①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并于右將軍②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
- 袁枚原文:敘奇行易,敘庸行難。古今文人,都操此論。然而庸德庸行,圣人所重。故曰:“中庸不可能。”人果能于倫常日用間為人之所不能為,則庸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