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11 22:07:46
知人者智文言文翻譯
知人者智文言文翻譯1
《知人者智》是春秋時期老子寫的一篇古文,主要講述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以及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翻譯
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zhàn)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zhàn)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知道滿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奮斗的人是有志氣的。言行不離道之規(guī)律中的人能夠活得長久。軀體雖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注釋
智:明察事物的能力。指能夠客觀地認識、估價別人。
賞析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靈之明?!爸苏摺?,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內(nèi);明者,知己知人,內(nèi)外皆明。智是顯意識,形成于后天,來源于外部世界,是對表面現(xiàn)象的理解和認識,具有局限性和主觀片面性;明,是對世界本質(zhì)的認識,具有無限性和客觀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見,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覺悟者。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勝人者”,憑借的是自我個體的蠻力;“自勝者”,憑借的是堅強的意志。能夠戰(zhàn)勝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獲大道、戰(zhàn)勝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勝者”,才是真正的強者。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的人,是與道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實愉快的現(xiàn)實生活,自然感到滿足。相反,那些失卻了心靈的人,內(nèi)心是空蕩、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個人名利上。然而,沒有心靈作依托的欲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著堅強意志的人,并不是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樸、無執(zhí)無失、豪情滿懷的人。這樣的人,人生必然是歡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說:有圣靈和你相伴,你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所,是心靈之所即大道。人生的目的,無不是為了幸福、健康、長壽。人們追求幸福、健康、長壽,卻忽視了心靈的自由,反而導(dǎo)致生命早夭。那些真正懂得厚生的人,始終關(guān)懷的是內(nèi)在的心靈,是以有形養(yǎng)“無形”,而不是以有形養(yǎng)有形,因此卻獲得了相對長久的生命。更有那些一生為了人民的人,雖肉體死亡了,但是他們的英靈永存,這樣的人才是真正長壽的人,因為他們的英靈是屬于人民的,人民永存,他們的英靈永存。
本篇文言文是老子對有道者的高度贊揚。指出人生當自知、自勝、自強。唯有如此,才能實現(xiàn)天地之志,并與世長存。自薦,廣泛招攬人才。成語“知人者智”便源于唐太宗決定通過自薦方法,大量吸納優(yōu)秀人才故事。
作者簡介
老子,即李耳。李耳(公元前571年—前471年)(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后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一說安徽渦陽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知人者智文言文翻譯2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
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zhàn)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zhàn)勝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知道滿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奮斗的人是有志氣的。言行不離道之規(guī)律能夠長久,軀體雖死而精神永久的人才是長壽的。
作者簡介
老子,即李耳。李耳(公元前571年-前471年)(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后人稱
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一說安徽渦陽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傳他母親懷了九九八十一月身孕,將他產(chǎn)出,老子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藏室史(相當于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博學(xué)多才,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guān)(位于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jīng)》(又稱《道德真經(jīng)》,或直稱《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
關(guān)聯(lián)典故
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通過貞觀之治取得的明顯效果,看到了優(yōu)秀人才在國家建設(sh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于是決定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大量招納優(yōu)秀人才。有一次,他就這個問題征詢侍臣意見,說:“朕聽說國家太平后必有大亂,大亂過后必有太平。值此國家由亂到治,天下太平,百業(yè)振興之際,需要得到大量的賢才來使用。我思謀了一個招攬人才的辦法,打算讓他們自己舉薦,這樣做你們看合適嗎?”侍中魏徵回答說:“能夠了解別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知人者智);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聰明的人(自知者明)。人貴自知,陛下廣開人才自薦之路,四方賢才必然紛至沓來,何愁得不到濟世賢才呢?!”于是太宗決定在全國實施人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作品鑒賞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靈之明?!爸苏摺?,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內(nèi);明者,知己知人,內(nèi)外皆明。智是顯意識,形成于后天,來源于外部世界,是對表面現(xiàn)象的理解和認識,具有局限性和主觀片面性;明,是對世界本質(zhì)的認識,具有無限性和客觀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見,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覺悟者。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勝人者”,憑借的是自我個體的蠻力;“自勝者”,憑借的是堅強的意志。能夠戰(zhàn)勝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獲大道、戰(zhàn)勝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勝者”,才是真正的強者。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的人,是與道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實愉快的現(xiàn)實生活,自然感到滿足。相反,那些失卻了心靈的人,內(nèi)心是空蕩、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個人名利上。然而,沒有心靈作依托的欲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著堅強意志的人,并不是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樸、無執(zhí)無失、豪情滿懷的人。這樣的人,人生必然是歡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說:有圣靈和你相伴,你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所,是心靈之所即大道。人生的目的,無不是為了幸福、健康、長壽。人們追求幸福、健康、長壽,卻忽視了心靈的自由,反而導(dǎo)致生命早夭。那些真正懂得厚生的人,始終關(guān)懷的是內(nèi)在的心靈,是以有形養(yǎng)“無形”,而不是以有形養(yǎng)有形,因此卻獲得了相對長久的生命。更有那些一生為了人民的人,雖肉體死亡了,但是他們的英靈永存,這樣的人才是真正長壽的人,因為他們的英靈是屬于人民的,人民永存,他們的英靈永存。
本章是老子對有道者的高度贊揚。指出人生當自知、自勝、自強。唯有如此,才能實現(xiàn)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及翻譯《燭之武退秦師》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名著,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下面小編整理了《燭之武退秦師》原文及翻譯,
- 來歙字君叔,南陽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時為諫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為漢中王劉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漢中。更始①敗,歙勸嘉歸光武,遂與
- 初三語文文言文學(xué)習(xí)方法一、文言文,最應(yīng)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的 初三,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文言,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1.重視,學(xué)會
- 高二語文必修五期末文言文知識點復(fù)習(xí)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
- 文言文后漢書蔡邕傳閱讀理解后漢書蔡邕傳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jié)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
- 高考古詩文名句1.白居易《觀刈麥》中“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兩句,形象描繪出農(nóng)民冒著酷熱勞作的情景。2.在《離騷》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
- 漢書原文: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
- 初中二年級文言文要句翻譯1、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 《北郭騷》文言文注釋北郭騷(選自《呂氏春秋》第十二卷《士節(jié)》)齊有北郭騷①者,結(jié)罘罔②,捆蒲草,織萉履③,以養(yǎng)其母,猶不足,踵門④見晏子曰:
- 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題和參考答案(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div>鄭羲傳文言文文言文在初中,高中中的平時考試、期末考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多做一些關(guān)于文言文翻譯的題目,不僅能熟能生巧,掌握知識,最重林運使墓志銘楊萬里公諱孝澤,字世傳,莆田人也。少好詞章,卓然自立,一時流輩罔不推表。宣和六年,登進士第。建炎初,調(diào)南劍州順昌縣尉。會有告某賊《百家姓潘》文言文《百家姓.潘》作者:佚名歷史來源「潘」源出 ;一 ﹕「潘」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據(jù)《廣韻》和《元和姓纂》所載,周文王后孟子文言文練習(xí)題及答案閱讀【甲】【乙】兩個文段,完成問題?!炯住?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文言文習(xí)題:晏子諫景公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13分)晏子諫景公景公①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側(cè)階。晏子③②入見,立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專練:魏文候守信魏文候守信①原文文侯與虞人②期獵③。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歐陽曄決獄歐陽曄治鄂州。民有爭舟而相毆致死者,獄久不決。曄自臨其獄,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飲食之,食訖,悉勞而還之獄。獨留一人于庭,留者色變陳堯咨字嘉謨,舉進士第一,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濟州,召為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判三司度支勾院,始合三部勾院兼總之。擢右正言、知制誥。崇政殿試進士文言文曹劌論戰(zhàn)原文及譯文原文: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古詩文名句高考真題再現(xiàn)1.(2016?課標Ⅰ,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勸學(xué)》指出,蚯蚓雖然身體柔弱,卻能“_____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