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經(jīng)·第二十六章文言文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31 21:48:41
老子·道經(jīng)·第二十六章文言文
《老子·道經(jīng)·第二十六章》
作者:李耳
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注釋
①躁:動。君:主宰。
②君子:一本作“圣人”。指理想之主。
③輜重:軍中載運器械、糧食的車輛。
④榮觀:貴族游玩的地方。指華麗的生活。
⑤燕處:安居之地;安然處之。
⑥萬乘之主:乘指車子的數(shù)量?!叭f乘”指擁有兵車萬輛的大國。
⑦以身輕天下:治天下而輕視自己的生命。
⑧輕則失根:輕浮縱欲,則失治身之根。
翻譯
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終日行走,不離開載裝行李的車輛,雖然有美食勝景吸引著他,卻能安然處之。為什么大國的君主,還要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評析
在二章中,老子舉出美丑、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后這些范疇;十三章中舉出龐辱;本章又舉出動靜、重輕的范疇加以論述,是老子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反映。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說明他確實看到客觀現(xiàn)象和思想現(xiàn)象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一切過程之中。然而,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不徹底的。例如任繼愈說:“動與靜的矛盾,應當把動看做是絕對的,起決定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子雖然也接觸到動靜的關(guān)系,但他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顛倒了,也就是把事物性質(zhì)弄顛倒了。因此,他把靜看做起主要作用的方面。所以老子的辯證法是消極的,是不徹底的,有形而上學因素。這種宇宙觀和他所代表的`沒落階級的立場完全相適應?!保ā独献有伦g》)這個批評,點中了老子辯證法思想的局限性。不過,就本章而言,老子的觀點又是可以肯定的。他在這里論述的是萬乘之國的國主怎樣才能夠鞏固和保持自己統(tǒng)治地位的問題。他說“靜”、“重”,評“輕”、“躁”,認為“這種輕躁的作風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立身行事,草率盲動,一無效準”。(陳鼓應語)因而一國的統(tǒng)治者,應當“靜”、“重”,而不是輕浮躁動,才能鞏固自身的統(tǒng)治。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甲】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鵮,子知之乎
- 白居易原文:①《序洛詩》,樂天自序在洛之樂也。②予歷覽古今歌詩,自《風》《騷》之后,蘇、李以還,李陵、蘇武始為五言詩。次及鮑、謝徒,迄于李、
- 《解縉敏對》文言文思考與練習本文主要結(jié)合歷年高考語文試題,為考生準備了“高考語文文言文強化練習題及答案”,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高考頻道提醒考
- 龍洞山記【元】張養(yǎng)浩歷下多名山水,龍洞尤為勝。洞距城東南三十里,舊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時出云氣,旱禱輒雨,勝
- 覆巢無完卵文言文翻譯覆巢無完卵講述了孔融被捕的一則故事,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覆巢無完卵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覆巢無完卵文言文翻譯【原文】孔融被
- 元澄,字道鏡,少好學,美鬢發(fā),善舉止,言辭清辯,響若縣鐘。其父任城王薨,居喪以孝聞。襲封,加征北大將軍。以氐羌反叛,除征南大將軍、梁州刺史。
- 文言文周公誡子原文及翻譯《周公誡子》是中國著名的古訓。選自《韓詩外傳》。說的是周公告誡兒子立國的道理。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
- 新唐書原文:王及善,洺州邯鄲人。父君愕,有沉謀。高祖入關(guān),率軍與君廓偕來,拜君愕大將軍,封新興縣公,累遷左武衛(wèi)將軍。從太宗征遼,領(lǐng)左屯營兵,
- 孫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安帝時,為中黃門,給事長樂宮。時鄧太后臨朝,帝不親政事。小黃門李閏與帝乳母王圣常共譖太后兄欲廢帝,立平原王翼,帝每
- 畏齋拾銀文言文翻譯導語: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書
- 文言文論衡卷二吉驗篇的原文和譯文原文:凡人稟貴命於天,必有吉驗見於地。見於地,故有天命也。驗見非一,或以人物,或以禎祥,或以光氣。傳言黃帝妊
-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長七尺,美須髯,氣貌魁偉。金將亡,士猶以文辭規(guī)進取,瑛獨避地河南緱氏山中。時兵后,文物凋喪,瑛搜訪諸書,盡讀之
- 文言文的翻譯八種失誤1.譯句不合乎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則。在古漢語中,倒裝句,一般說來,要恢復成現(xiàn)代漢語的正常句式。例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 高中語文文言文《歸去來兮辭》知識點歸納《歸去來兮辭》一、重點詞解釋:1、乃瞻衡宇,載欣載奔(一邊…一邊)2、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近于)二、通
- 文言文閱讀甲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
- 高中文言文古今異義1.愛人: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古義;愛百姓。今義:丈夫或妻子。)2.把握:其為物身輕宜藏,在于把握(古義:手掌內(nèi)。今義
- 《醉翁亭記》文言文鑒賞《醉翁亭記》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diào),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下面是《醉翁亭記
- 千軸不如一書的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千軸不如一書柳開①少好任氣②,大言凌物。應舉③時,以文章投主司④于簾⑤前,凡千軸⑥,載以獨輪車。引試⑦日
- 遼史原文:耶律安摶,父迭里,幼多疾。神冊六年,為惕隱,從太祖將龍軍討阻卜、黨項有功。天贊三年,為南院夷離堇①,征渤海,攻忽汗城,俘斬甚眾。太
- 原文: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