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戰(zhàn)守策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29 05:54:02
教戰(zhàn)守策文言文翻譯
《教戰(zhàn)守策》,蘇軾散文名篇。北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積極實行變法,蘇軾因政見不合,自請外調,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以下是小編帶來教戰(zhàn)守策文言文翻譯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戰(zhàn)守策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后將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zhàn)。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使其 耳目習於鐘鼓旌旗之間而不亂,使其心志安於斬刈殺伐之際而不懾。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於驚潰。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jié),天下既 定,則卷甲而藏之。數十年之后,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於佚樂;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不戰(zhàn)而走。開元、天寶之際,天下豈不大治?惟其民安於太平 之樂,豢於游戲酒食之間,其剛心勇氣消耗鈍眊,痿蹶而不復振。是以區(qū)區(qū)之祿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獸奔鳥竄,乞為囚虜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蓋嘗試論之:天下之勢譬如一身。王公貴人所以養(yǎng)其身者,豈不至哉?而其平居??囔抖嗉?。至於農夫小民,終 歲勤苦而未嘗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風雨霜霜寒暑之變,此疾之所由生也。農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窮冬暴露,其筋骸之所由生也。農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窮冬暴 露,其筋骸之所沖犯,肌膚之所浸漬,輕霜露而狎風雨,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今王公貴人處於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襲,雨則御蓋,凡所以慮患之具莫不備 至;畏之太甚而養(yǎng)之太過,小不如意,則寒暑入之矣。是故善養(yǎng)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然后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夫民 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於閨門。論戰(zhàn)斗之事,則縮頸而股慓;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愿聽。而士大夫亦未嘗言兵,以為生事 擾民,漸不可長:此不亦畏之太甚而養(yǎng)之太過歟?
我曾試著論述這個問題:天下的形勢譬如人的整個身體。王公貴人用來保養(yǎng)身體的措施,難道不是很周全嗎?而 他們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惱。至于農夫平民,終年勤勞辛苦卻未曾生病。這是什么原因呢?天氣和季節(jié)的變化,這是產生疾病的原因。農夫平民,夏天最熱的時候 奮力耕作,冬天極冷的時候還在野外勞動,他們的筋骨經常冒著烈日嚴寒,肌膚被雨雪霜所浸漬,使得他們輕視霜露,不畏風雨,所以寒冬炎暑不能夠給他們造成病 害?,F在王公貴人住在高大深邃的房屋里,出門就坐車子,刮風就如穿皮衣,下雨就打著傘,凡是用來預防疾患的工具無不應有盡有;畏懼風雨寒暑有些太嚴重了, 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也有些太過分了,稍不注意,寒暑就侵入身體了。因此,會保養(yǎng)身體的人,使自己身體能夠安逸又能勞動,慢步快走活動操作,使自己的四肢習慣于 寒冬炎暑的變化;然后可以使身體強健有力,經歷艱險而不受傷害。人民也是如此?,F在太平的時間長了,天下的人驕氣懶惰脆弱,就象婦女小孩不出內室的門一 樣。談論起打仗的事情,就嚇得縮著脖子大腿發(fā)抖;聽說盜賊的名字,就掩住耳朵不愿意聽。而且士大夫也不曾經說起戰(zhàn)爭,認為這是生事干擾人民的生活,露了苗 頭不可以讓它再發(fā)展:這不也是畏懼太嚴重而保養(yǎng)得太過發(fā)了嗎?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遇者見四方無事,則以為變故無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國家所以奉西、北之虜者, 歲以百萬計。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無厭,此其勢必至於戰(zhàn)。戰(zhàn)者,必然之勢也,不先於我,則先於彼,不出於西,則出於北;所不可知者,有遲速遠近,而要以不 要免也。天不茍不免於用兵,而用之不以漸,使民於安樂無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則其為患必有不測。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臣所謂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講習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陣之節(jié);役民之司盜者,授以擊刺之術。每歲終則聚 於郡府,如古都試之法,有勝負,有賞罰;而行之既久,則又以軍法從事。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動民,又撓以軍法,ze6*民將不安;而臣以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 能去兵,則其一旦將以不教之民而驅之戰(zhàn)。夫無故而動民,雖有小恐,然孰與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驕豪而多怨,陵壓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zhàn)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習於兵,彼知有所故,則固已破其奸謀而折其驕氣。利害之際,豈不亦甚明歟?
譯文或注釋:
現在人民的禍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樂卻不知道危難,能享受安逸卻不能勞累吃苦。這種禍患現在看不出來,但是將來會看出的?,F在不給它想辦法,那以后就有無法挽救的危險了。
從前先王知道軍備是不可以放棄的,所以天下雖然太平,(也)不敢忘記戰(zhàn)備。秋冬農閑的時候,召集人民打獵 借此教練武事,教他們學習前進、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使他們的聽覺和視覺習慣于鐘鼓、旗幟(這些軍隊的號令)之間而不迷亂,使他們的心意適于攻打殺戮 的情形而不致恐懼。因此即使有盜賊的事件發(fā)生,而人民也不會驚恐潰亂。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議,把解除軍備當做君王的英明措施,天下既然安定了,就 把裝備武器收藏起來。幾十年以后,裝備武器都敗壞了,人民一天一天地習慣于安樂生活;一旦忽然傳來盜賊的警報,就彼此惶恐,傳布謠言,不戰(zhàn)就逃跑 了。(唐)開元、天寶年間,天下難道不是很安定嗎?就是因為那時人民習慣于太平生活的快樂,經常生活在酒食游戲里面,那堅強的'意志和勇氣逐漸減少以至于衰 頹,(筋肉)萎縮僵化而振作不起來,因此小小的安祿山一旦乘機作亂,四方的人民就象鳥獸奔竄一樣,求作囚犯和俘虜還來不及;國家分裂,而唐王朝當然因此而衰弱了。
再說天下本來就有意想不到的禍患。愚昧的人看到四面八方太平無事,就認為變故無從發(fā)生,這也是不對的。現 在國家用來奉送給西夏、契丹的財物,每年的財物,每年以百萬來計算。奉送的財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財物的人是無滿足的,這種形勢必然導致戰(zhàn)爭。戰(zhàn)爭,是必然 的趨勢,不從我方開始,便從敵方開始,不發(fā)生在西方,便發(fā)生在北方;所不知道的,只是戰(zhàn)爭的發(fā)生有早有遲有遠有近,總之,戰(zhàn)爭是不可能避免的。國家如果免 不了用兵,而用兵不憑著逐步訓練,卻使人民從安樂太平的環(huán)境中,一下子投身軍隊走向生死決斗的戰(zhàn)場,那他們的禍患必定有不可估計的危險。所以說,天下的人 民只知道安樂而不知道危險,能夠安逸而不能勞累吃苦,這是臣所認為的最大的禍患。
臣想使士大夫崇尚軍事的勇敢,講述演習兵法,對在官府服役的平民,教他們學會列隊布陣的法度,對那些負責 緝捕盜賊的差役,教授給他們撲擊刺殺的方法。每年年底就集合在府城里,象古X考試武藝的辦法,評定勝負,有賞有罰;等實行的時間長了,就又按照軍法部署辦 事。然而議論的人(持不同意見人)一定認為無故調動人民,又用軍法困擾,那百姓將會不安定;可是臣認為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辦法。國家果真不能去掉戰(zhàn)爭,總 有那么一天將驅使沒有受過訓練的百姓去作戰(zhàn)。平時召集百姓進行訓練,雖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讓那些沒有受過訓練的百姓上戰(zhàn)場的危險相比,又怎么樣 呢?
現在國家駐扎在地方上的軍隊,驕橫又有怨言,欺壓百姓,要挾他們的上司,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天 下懂得作戰(zhàn)的只有他自己罷了。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對軍事熟習,他們知道還有對手存在,那么一定能夠打破他們的壞主意又壓下他們的驕氣。利和害的界限,難道不 是很明白嗎?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促織的文言文翻譯《促織》是按事物發(fā)展的自然順序記敘的,情節(jié)曲折多變,故事完整。本篇小說從總體看是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部分記敘的。在本文
- 中考文言文《張良奇遇》練習答案及譯文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張良奇遇》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
- 張文瓘,字稚圭,貝州武城人。隋大業(yè)末,徙家魏州之昌樂。幼孤,事母、兄以孝友聞。貞觀初,第明經,補并州參軍。時李勣為長史,嘗嘆曰:“稚圭,今之
- 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孫。巢父早勤文史,少時與韓準、裴政、李白、張叔明、陶沔隱于徂徠山,時號“竹溪六逸”。永王鱗起兵江淮,聞其
- 文言文訓練:曹劌論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左傳》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 繆昌期,字當時,江陰人。為諸生有盛名,舉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改庶吉士,年五十有二矣。張差梃擊事,劉廷元倡言瘋癲,劉光復和之,疏詆發(fā)訐者,謂不當
- 聊齋志異原文:細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蛞云滹h梟可愛,戲呼之“細柳”云。柳少慧,解文字。而生平簡默,未嘗言人臧否。但有問名①者,必求一親窺其
- 北史北史列傳第五十二原文及翻譯 柳慶字更興。幼聰敏有氣量,博涉群書,不為章句,好飲酒,閑于占對。年十三,因暴書,父僧習試令于雜賦集
- 狼文言文的翻譯狼是初一語文所學的一篇重點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信息,僅供大家閱讀參考!原文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
- 曾鞏原文:夫將之于兵,猶弈之于棋。善弈者置棋雖疏,取數必多,得其要而已。故敵雖萬變,途雖百出,而形勢足以相援,攻守足以相赴,所保者必其地也。
- 六年級學生寫出優(yōu)秀文言文作文瀟湘晨報株洲訊1月4日上午,株洲市天元區(qū)白鶴小學,六年級學生余晗睿走進校長辦公室,他整一整衣服后,端正地坐在沙發(fā)
- 文言文中表授予官職的常用詞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如:公車特征拜郎中?!稄埡鈧鳌繁伲河芍醒牍偈鹫髌?,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
- 《宋史·岳飛傳》文言文練習題閱讀《宋史·岳飛傳》(有節(jié)選),完成8-11題。(14分)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
- 張孝基仁愛文言文練習題張孝基仁愛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后事如禮。久之,其
- 童趣文言文原文及譯文童趣文言文的作者追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童趣文言文原文及
- 蔡澤者,燕人也,游學干諸侯小大甚眾,不遇。去之趙,見逐。之韓、魏,遇奪釜鬲①于途,蔡澤乃西入秦。將見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
-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譯導語: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的文章,其文章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面著眼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陶潛之略傳房玄齡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環(huán)堵蕭然,不蔽
- 鄒容,字威丹,四川巴人。父某,行商隴蜀間,略知書。容少慧敏,年十二,誦“九經”、《史記》、《漢書》皆上口。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時喜雕刻,父
- 戴名世原文:①一壺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許人。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嘗往來登萊之間,愛勞山山水,輒居數載去。久之,復來,其蹤跡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