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文言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07 05:48:23
臥薪嘗膽文言文及翻譯
導(dǎo)語: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jīng)常打仗,有次吳王領(lǐng)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后傷重而亡。吳王死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后,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臥薪嘗膽文言文及翻譯,歡迎借鑒!
原文:
勾踐之圍會稽也,嚼然嘆曰:“各終于此乎?”種曰:“湯系夏臺,文王囚麥里,晉重斗奔翟,齊小白奔苦,其卒王霸。①由是觀之,何速不為福乎?”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②女志會稽之恥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織,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賓客,贓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
譯文:
越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中,他長嘆道:“我在這里完了嗎?”文種說:“商場曾被關(guān)押在夏臺,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晉文公重斗(曾遭攙言)出奔翟國,齊桓公小白避亂到苔國,他們最終建立了霸業(yè),由此看來,(憂患)為什么就不能轉(zhuǎn)化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踐返回國土,于是親身經(jīng)歷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膽放在座位旁,坐處臥處抬頭就看到苦膽,吃飯也嘗苦膽,常自語:“你忘了會稽失敗的恥辱了嗎?”他親自去耕種,他夫人親自織布,吃飯不放肉,不穿有兩種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禮待賢士,厚待賓客,救濟(jì)貧窮的人家,慰問死者的家人,與百姓一樣勞苦。
【說明】
關(guān)于越國的歷史,《吳越春秋》記載說,當(dāng)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見四方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這里。至少康時,擔(dān)心大禹后代香火斷絕,便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余”。賀循《會稽記》說:“少康,其少子號曰于越,越國之稱始此?!痹絿⒑螅恢北3种容^落后的生活習(xí)俗,很少與中原地區(qū)發(fā)生聯(lián)系。直至傳到允常時,才與吳國發(fā)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此時,已是春秋末年了。允常死后,吳王闔廬興兵伐越,越王句踐用敢死之士在陣前zi6*殺的戰(zhàn)術(shù),敗吳于檇(zuì,醉)李,闔廬被射傷。闔廬死后,吳王夫差敗越王勾踐于夫椒,并把他圍困在會稽山上,句踐始有會稽之恥。
越王句踐在會稽之困中被吳王赦免回國后,便臥薪嘗膽、親自耕作,委屈求全、禮賢下士,賑瀏窮人,悼慰死者,與百姓同甘共苦。作為沒有任何制衡、約束的`具有最高權(quán)力的一國國君,雖說是在受辱后做出的這些舉動也是十分難得的。加之,勾踐在艱苦奮斗、發(fā)奮圖強(qiáng)時能虛心征求、聽取謀臣們的意見,終于戰(zhàn)勝了吳國、擴(kuò)大了地盤、稱霸于諸侯。而臥薪嘗膽的精神就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流傳下來。戲劇家曹禺先生在我國遭受天災(zāi)人禍的一九六二年,把臥薪嘗膽的句踐搬上戲劇舞臺,確實起到鼓舞人心、團(tuán)結(jié)全民共度難關(guān)的作用。
范蠡是越王勾踐的重要謀臣,輔佐句踐成就霸業(yè),故太史公以范蠡傳附之。在越國最困難的時刻,他事奉越王勤奮不懈、為越王運(yùn)籌謀劃二十余年,終于輔佐越王報仇雪恨、榮登霸主權(quán)位。越王表示要與范蠡平分越國。但范蠡目光敏銳、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只宜與之共患難,不宜與之同享樂,終于離開越國、隱姓埋名、吃苦耐勞、辛勤生產(chǎn)、三次搬遷、三次成為豪門富戶。相比之下,大夫文種的遭遇就悲慘多了,竟被越王安上“作亂”罪名,賜劍而亡。范蠡可謂賢能之人。做官,能深謀遠(yuǎn)慮、運(yùn)籌帷幄,終使國富民強(qiáng);理家,能辛苦勞作、慘淡經(jīng)營終使家產(chǎn)累積數(shù)十萬,被人們稱頌。象范蠡這樣能上能下,先官后民、在中國歷史上也可謂屈指可數(shù)。
范蠡的二子在楚sha6*人,其父極力營救一段敘寫,頗曲折有致。最終未獲成功,反而由長子載著弟弟尸首回到家中。家人見此都抱頭痛哭,唯范蠡坦然一笑,覺得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文中記敘范蠡的分析判斷亦合乎事理。遺憾的是,范蠡智慧超人,不應(yīng)聽之任之,坐而待斃。而“以廉直聞于國,自楚王以下皆師尊之”的莊生也不必與兒輩過于計較,而應(yīng)大度、寬容些,因為這終歸是人命關(guān)天、死而不能復(fù)生的大事。不過,sha6*人者抵罪也理所當(dāng)然??傊?,范蠡救子之事確實富有哲理性、戲劇性。因而,也有人認(rèn)為此節(jié)“必好事者為之,非實也”。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夜游赤壁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是我們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重點和難點,各位,我們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夜游赤壁文言文翻譯,大家一起閱讀吧!夜游赤壁文言文翻譯
- 聊齋志異螳螂捕蛇原文: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①,見巨蛇②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樹,樹枝崩折。反側(cè)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
- 文言文常用句式判斷句的格式判斷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詞,而是徑直用名詞或名詞短語作謂語表示判斷,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詞、語氣
- 過秦論(賈誼)……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
- 不怕小人文言文注解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但生活中的暗箭卻是防不勝防。許多道貌岸然的人貌似忠厚的君子,滿口仁義道德,其實肚子里凈是陰謀詭計
- 記丐俠文言文翻譯來懋齋先生在群丐的幫助下到達(dá)京都,如愿考中,得以出任縣令?;剜l(xiāng)省親時,對逢迎討好的親友只是以平常態(tài)度對待。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
- 明史原文:曹邦輔,字子忠,定陶人。生而穎異,器量宏深,嘉靖十一年進(jìn)士。歷知元城、南和,以廉干稱。擢御史,巡視河?xùn)|鹽政。巡按陜西,劾總督張珩等
- 西閭過東渡河文言文的原文及譯文原文西閭過東渡河,中流而溺,船人接而出之,問曰:“今者欲安之?”西閭過曰:“欲東說諸侯王。”船人掩口而笑曰:“
- 范仲淹原文:一日,命役徒芟①而辟之,中獲廢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觀其好惡,曰:“嘉泉也”。乃扃②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視。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
- 常見的文言文代詞一、人稱代詞第一人稱: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吾欲之南海,何如?3、余
- 明史原文:鄭亨,合肥人。父用,請老,亨嗣職。洪武二十五年,應(yīng)募持檄諭韃靼,至斡難河。燕師起,以所部降。戰(zhàn)真定,先登,進(jìn)指揮使。襲大寧,至劉家
- 《百家姓.孟》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孟」源出 ;以次為氏. 古代兄弟排行次序為: 伯(孟), 仲, 叔, 季. 伯為嫡長子, 孟為庶長子
- 原文:木之生,或孽而殤①,或拱②而夭;幸而至于任為棟梁,則伐;不幸而為風(fēng)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而有斧
- 方苞原文:雍正元年冬十有二月,余病不能興。聞王生兆符蹶而蘇,輿疾往視,與之語,神氣若未動,越三日而死。嗚呼!是吾友崑繩之子也。兆符從余游,在
- 郎瑛原文:閣老①李西涯、學(xué)士②程篁墩,成化③間各以神童舉于京。方朝見,適直隸④貢蟹至焉。帝即出一對試之云:“螃蟹渾身甲胄。”程對曰:“鳳凰遍
- 高考文言文10個易錯實詞摘抄1.不去,羽必殺增,獨(dú)恨其去不早耳。(《范增論》)【恨】遺憾【譯文】不離去,項羽必定會殺掉范增,只是遺憾他沒有及
- 諫成帝營陵寢疏 (西漢)劉向 臣聞賢圣之君,博觀終始,窮極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
- 文言文《前出師表》鑒賞諸葛亮的《前出師表》這篇表文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贊揚(yáng),被視為表中的代表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文言文《前出師表》鑒賞,歡迎大
- 《應(yīng)科目時與人書》作于貞元九年(公元793)。韓愈,進(jìn)士出身參加博學(xué)宏詞科考試時寫給別人的信。目的是希望別人能幫他做些宣傳,擴(kuò)大自己的聲譽(yù)。
- 中考文言文多義詞復(fù)習(xí)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shù)(公等遇雨)敵:1、攻擊(恐前后受其敵《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