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醉白堂記》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31 22:10:23
蘇軾《醉白堂記》原文及翻譯
導語: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蘇軾《醉白堂記》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故魏國忠獻韓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樂天《池上》之詩,以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羨于樂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聞而疑之,以為公既已無愧于伊、周②矣,而猶有羨于樂天,何哉?
軾聞而笑曰:公豈獨有羨于樂天而已乎?方且愿為尋常無聞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將使任天下之重,則寒者求衣,饑者求食,凡不獲者求得。茍有以與之,將不勝其求。是以終身處乎憂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豈其所欲哉!夫忠獻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將歸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釋也。當是時,其有羨于樂天,無足怪者。然以樂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較其所得之厚薄淺深,孰有孰無,則后世之論,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亂略,謀安宗廟,而不自以為功。急賢才,輕爵祿,而士不知其恩。殺伐果敢,而六軍安之。四夷八蠻想聞其風采,而天下以其身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樂天之所無也。乞身于強健之時,退居十有五年,日與其朋友賦詩飲酒,盡山水園池之樂。府有余帛,廩有余粟,而家有聲伎之奉。此樂天之所有,而公之所無也。忠言嘉謀,效于當時,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窮達,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與樂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無自少,將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齊得喪,忘禍福,混貴賤,等賢愚,同乎萬物,而與造物者游,非獨自比于樂天而已。古之君子其處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實浮于名而世誦其美不厭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為不如顏淵。后之君子,實則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為圣,白圭自以為禹,司馬長卿自以為相如,揚雄自以為孟軻,崔浩自以為子房,然世終莫之許也。由此觀之,忠獻公之賢于人也遠矣。
昔公嘗告其子忠彥,將求文于軾以為記而未果。既葬,忠彥以告,軾以為義不得辭也,乃泣而書之。
【注】①魏國忠獻韓公:即韓琦,謚忠獻。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譯文:
已故魏國忠獻公韓琦在自己府第池塘之上建造了一座廳堂,取名為“醉白”。選取白居易《池上》一詩,作醉白堂歌。意思好像是羨慕白居易并且認為自己有不及白居易的地方。天下士人,聽說后心生疑慮,認為忠獻公已經(jīng)無愧于商代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卻還羨慕白樂天,是何道理。
我聽了這些士人的議論感到好笑,我說:忠獻公哪里只是羨慕白樂天啊,人家忠獻公正想做一個普通人卻得不到。老天生出這個人,將要讓他擔當天下重任,那么受凍的人找他求衣穿,挨餓的人找他要飯吃。凡是不能滿足的都想要得到滿足。如果有誰能夠幫助他們,那他將窮于應付。因此他將一輩子處在辛勤勞苦之中,遭遇各種利害沖突。這難道是人所愿意做的嗎?忠獻公治理國家已經(jīng)輔佐三個皇帝。晚年萌生告老還鄉(xiāng)的強烈愿望,可是大家一起挽留他繼續(xù)任職,他不能夠放棄。在這個時候,他對白樂天有羨慕的感情,是不值得奇怪的。但是把白樂天平生行事和忠獻公比較,人生收獲的大小多少,那么后世的評論,相信一定會公允無欺。治理天下,平定叛亂,安撫國家,卻不居功自傲。渴求賢才,拿爵祿賞賜天下賢才,而世人并不知道對他感恩。勇敢征戰(zhàn),安定六軍。遙遠邊陲地域的人也仰慕他的`風采,而國家安危系于一身。這些都是忠獻公做到的,而白樂天沒有做到。在自己身體強健時乞求告老還鄉(xiāng),退隱田園十五年,每天和朋友們飲酒賦詩,盡享山水田園樂趣。家里有穿不完的布帛,吃不完的糧食,歌舞作樂享受不盡。這些就是白樂天所擁有的,而忠獻公享受不到這些。忠誠言論,美好計謀,為國家效勞,而且燦爛文采在后代顯露;處境困窮,不改變操守,道德人品比古人還高,這些方面忠獻公和白樂天都是一樣的擁有。忠獻公既不因為自己所擁有的而自夸,也不因為自己所缺少的而自卑。而是推崇兩人共同的地方作為寄托。
當他在一醉之中寄托自己的情懷,看淡得失,忘記禍福,混淆貴賤,等同賢愚,等同世間萬物。完全融入自然之中,不僅僅是和白樂天相比較。古代君子對自己要求繁多,對個人身名要求低廉。因此他們實際才能超過名聲,因而世人對他們盛贊不厭。圣人如孔子,卻把自己比為左丘明,自認為不如學生顏淵。后世君子,他們的實際才能不能達到,可是都有奢求名聲的愿望。臧武仲自比為圣人,白圭自比為禹,楊雄自比為孟軻,崔浩自比為張良,然而后世人始終不贊同他們。由此看來,忠獻公之賢能比他們要高出很多。
過去忠獻公曾對他兒子忠彥說,想求我為醉白堂寫一篇記沒有實現(xiàn)。死后,忠彥告訴我,我認為自己義不容辭,于是流著淚寫了這篇記。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馬說文言文翻譯及注釋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馬說文言文翻譯及注
- 水莽草蒲松齡水莽,毒草也。食之,立死,即為水莽鬼。俗傳此鬼不得輪回,必再有毒死者,始代之。有祝生,造其同年①某,中途燥渴思飲。俄見道旁一媼,
- 高考寫作:莫寫文言文或意識流文“高考作文最好不要用文言文寫,也不要追求什么意識流的.寫法?!?3日下午,江漢區(qū)首席教師、武漢一中語文特級教師
- 新唐書原文:王凝,字成庶,絳州人。少孤,依其舅宰相鄭肅,肅命兒與凝約為師友。舉明經(jīng)、進士,皆中。嘗著《京城六崗銘》,為文士所稱。歷臺省,浸知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明史-廖永忠傳附譯文廖永忠,楚國公永安弟也。從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貴乎?”永忠曰:“獲事明主,掃
- 舊唐書《舊唐書?李白傳》原文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
-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諸弟曾國藩吳竹如近日往來極密,來則作竟日之談,所言皆身心國家大道理。竹如必要予搬進城住,蓋城內鏡海先生可以師事,倭艮
- 諫太宗十思疏文言文及翻譯導語:《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貞觀十一年(637)寫給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下面是
- 文言文虛詞用法文言文虛詞用法之一、代詞1、人稱代詞,譯作“他”、“她”、“他們”①公與人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②陳勝佐之,并殺兩尉。
- 語文寒假作業(yè)文言文練習《〈論語〉十二章》(一).理解填空1、《論語》中認為能保持君子風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2、 談學
- 出師表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
- 北史原文:高恭之,字道穆,自云遼東人也。以字行于世,學涉經(jīng)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幼孤,李兄如父。每謂人曰:“人生厲心立行,貴于見知,當使夕脫羊
- 文言文徐渭明史及譯文徐渭,字文長,山陰人。十余歲仿?lián)P雄《解嘲》作《釋毀》,長師同里季本。為諸生,有盛名??偠胶趹椪兄履桓?,與歙余寅、鄞沈明
- 自古忠孝兩難全,唐詩宋詞里也不例外?!案改冈?,不遠游”之古訓,今人更難企及。其實,在母親心里,兒女“遠走高飛”、“志在遠方”就是她的心愿。所
- 觀弈文言文翻譯《觀弈》是一篇文言文,譯為看別人下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觀弈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觀弈原文予觀弈于友人所。一客數(shù)敗,嗤其
- 清史稿原文: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水昌人。明崇禎三年舉人。自薊州知州遷戶部郎中,督餉大同。順治元年,授岢嵐兵備道??偠絽擎懿院腱窕I畫軍餉,請
- 新唐書原文:趙憬,字退翁,渭州隴西人。憬志行峻潔,不自炫賈。寶應中,方營泰、建二陵,用度廣,又吐蕃盜邊,天下薦饑,憬褐衣上疏,請殺禮從儉,士
- 伯牙絕弦文言文戰(zhàn)爭是一種集體和組織互相使用暴力、虐襲的行為,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jīng)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zhàn)斗。下面是小
- 王陽明原文:①來書①云:“所喻知行并進,不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徳性而道問學’之功,交養(yǎng)互發(fā),內外本末,一以貫之之道?!豕ご蔚?,不能無先
- 夏原吉,字維喆,其先德興人。原吉早孤,力學養(yǎng)母。以鄉(xiāng)薦入太學,選入禁中書制誥。建文初,擢戶部右侍郎。明年充采訪使。巡福建,所過郡邑,核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