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謂,字謂之,蘇州長洲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06 23:46:10
丁謂,字謂之,蘇州長洲人。少與孫何友善,同袖文謁王禹偁,禹偁大驚重之,以為自韓柳后,二百年始有此作。淳化三年,登進士甲科。逾年,以太子中允為福建路采訪使。峽路蠻擾邊,命往體量。還奏稱旨,領(lǐng)峽路轉(zhuǎn)運使。
初,王均叛,朝廷調(diào)施、黔、高、溪州蠻子弟以捍賊,既而反為寇。謂至,召其種酋開諭之,且言有詔赦。酋感泣,愿世奉貢,乃作誓刻石柱。蠻地饒粟而常乏鹽,謂聽以粟易鹽,蠻人大悅。先是,屯兵施州而饋以夔、萬州粟。至是,民無轉(zhuǎn)餉之勞,施之諸寨,積聚皆可給。景德四年,契丹犯河北,真宗幸澶淵,以謂知鄆州。契丹深入,民驚擾,爭趣楊劉渡,而舟人邀利,不以時濟。謂取死囚紿為舟人,斬河上,舟人懼,民得悉渡。
祥符中禁火,時謂營復(fù)宮室,患取土遠,謂乃令鑿?fù)ㄡ槿⊥?,不日皆成巨塹,乃決汴水入塹中,引諸道竹木排筏及船運雜材,盡自塹中入至宮門。事畢,以斥棄瓦礫灰壤實于塹中,復(fù)為街衢。一舉而三役濟,計省費以億萬。
仁宗即位,是時二府定議,太后與帝五日一御便殿聽政。謂潛結(jié)內(nèi)侍雷允恭,學(xué)士草制辭允恭先特示謂閌訖乃進謂欲獨任允恭傳達中旨而不欲同列與聞機政也。允恭倚謂勢,益橫無所憚。允恭方為山陵都監(jiān),與判司天監(jiān)邢中和擅易皇堂地。夏守恩領(lǐng)工徒數(shù)萬穿地,土石相半,眾議日喧,懼不能成功,中作而罷,奏請待命。謂庇允恭,依違不決。內(nèi)侍毛昌達自陵下還,以其事奏,詔問謂,謂始請遣使按視。既而成謂復(fù)用舊地,乃詔馮拯等就謂第議。遣王曾覆視,遂誅允恭。后數(shù)日,太后與帝坐承明殿,召拯等請曰:“丁謂為宰輔,乃與宦官交通?!币虺鲋^嘗托允恭令后苑匠所造金酒器示之,乃降謂太子少保。坐謂罷者十?dāng)?shù)人。在崖州逾三年,徒雷州,又五年,徒道州。明道中,授秘書監(jiān)致仕,居光州,卒。詔賜錢十萬、絹百匹。
(選自《宋史》,有刪改)
9.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還奏稱旨,領(lǐng)峽路轉(zhuǎn)運使 稱:符合
B.民驚擾,爭趣楊劉渡 趣:奔向
C.謂始請遣使按視 按:審查
D.坐謂罷者十?dāng)?shù)人 坐:連坐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民無轉(zhuǎn)餉之勞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B.而舟人邀利,不以時濟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C.益橫無所憚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D.丁謂為宰輔,乃與宦官交通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學(xué)士草制辭/允恭先持示謂/閱訖乃進/謂欲獨任允恭傳達中旨/而不欲同列與聞機政也
B.學(xué)士草制辭/允恭先持示謂閱/訖乃進/謂欲獨任允恭傳達中旨/而不欲同列與聞機政也
C.學(xué)士草制辭/允恭先持示謂閱/訖乃進/謂欲獨任允恭/傳達中旨而不欲同列與聞機政也
D.學(xué)士草制辭/允恭先持示謂/閱訖乃進/謂欲獨任允恭/傳達中旨而不欲同列與聞機政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丁謂年少時就很有才華,他的文章曾受到王禹偁的高度評價。淳化三年考中進士,一年后,被任命為福建路采訪使。
B.丁謂奉命處置王均叛亂,會見其首領(lǐng),以安撫為上。他們感激涕零,表示愿意世代供奉朝廷,并在石柱之上刻錄誓言。
C.丁謂重修皇宮,合理統(tǒng)籌各項工作,很好地解決了取土困難、材料運輸、清理廢墟等難題,一舉三得,還節(jié)省了大量開支。
D.丁謂勾結(jié)宦官雷允恭,以達到把持朝政的目的,并包庇雷允恭擅自移改陵穴之事,最終被人揭發(fā)出來,因此被罷相。
13.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蠻地饒粟而常乏鹽,謂聽以粟易鹽,蠻人大悅。(3分)
(2)謂取死囚紿為舟人,斬河上,舟人懼,民得悉渡。(4分)
(3)既而成謂復(fù)用舊地,乃詔馮拯等就謂第議。(3分)
參考答案
9.D(坐:因為)
10.D(以:介詞,按照。A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以:介詞,按照/連詞,表目的。C所:助詞,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與“為”呼應(yīng),構(gòu)成“為……所……”句式,表示被動。D副詞,竟然,卻)
11.A(斷句時需注意動詞、人名、虛詞等標(biāo)志性詞語)
12.B(丁謂會見的是少數(shù)民族武裝的首領(lǐng),而不是王均叛軍的首領(lǐng))
13.(1)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富產(chǎn)粟米而常常缺少食鹽,丁謂允許他們用粟米交換食鹽,當(dāng)?shù)厝耸指吲d。(3分。注意“饒”“乏”“聽”“易”等詞語的翻譯)
(2)丁謂把犯了死罪的人假扮成船夫,斬殺在黃河岸上,船夫恐懼,百姓得以全部渡過黃河。(4分。注意“紿”“悉”等詞語的翻譯)
(3)不久大家都說再使用原先那塊地,于是皇上詔令馮拯等人到丁謂家商議。(3分。注意“咸”“謂”“就”“第”等詞語的翻譯)
參考譯文:
丁謂,字謂之,蘇州長洲人。他年輕時與孫何關(guān)系很好,一起帶著自己的文章去拜見王禹偁,王禹偁看了他們的文章十分驚奇,大加贊賞,認(rèn)為從韓愈、柳宗元以后,二百年才有這樣的作品。淳化三年,考中進士。過了一年,以太子中允的身份任福建路采訪使。峽州路少數(shù)民族騷擾邊地,朝廷命令他前去實地考察解決。他回朝上奏符合皇帝的想法,任命他為峽州路轉(zhuǎn)運使。
起初,王均叛亂,朝廷調(diào)遣施、黔、高、溪四州少數(shù)民族武裝來抵御王均,不久這些少數(shù)民族武裝反而做了叛賊。丁謂到此,召集部落首領(lǐng)們,開導(dǎo)勸告他們,并且說皇帝有令赦免他們。首領(lǐng)們感激流淚,表示愿意世代納貢,于是立誓言刻于石柱之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富產(chǎn)粟米而常常缺少食鹽,丁謂允許他們用粟米交換食鹽,當(dāng)?shù)厝耸指吲d。在此之前,朝廷駐軍施州卻要把夔州、萬州的粟米送給他們。至此,百姓沒有轉(zhuǎn)運軍餉的勞役,施州各寨,積蓄聚集的粟米都可自給。景德四年,契丹入侵河北,宋真宗親征澶淵,任丁謂為鄆州知州。契丹侵入內(nèi)地,百姓驚慌騷亂,爭著奔向楊劉渡,而船主謀求私利,不按時開船渡河。丁謂把犯了死罪的人假扮成船夫,斬殺在黃河岸上,船夫恐懼,百姓得以全部渡過黃河。
宋真宗祥符年間,宮中著火。當(dāng)時丁謂主持重建宮室,擔(dān)心取土的地方很遠,丁謂于是命令挖開道路取土,沒幾天就挖成了大溝,于是挖通汴河引水進入溝渠中,使各地運輸建筑材料的木筏和船只,都通過大渠運至宮門口。重建工作完成后,用廢棄的瓦礫回填入渠中,水渠又變成了街道。做了一件事情而完成了三個任務(wù),省下的費用要用億萬來計算。
宋仁宗登帝位,當(dāng)時二府定奪商議政事,太后與皇帝每五天親臨一次便殿聽政。丁謂暗中交結(jié)內(nèi)侍雷允恭,學(xué)士起草皇帝的詔書,雷允恭先拿給丁謂看,丁謂閱畢才送給皇帝閱覽。丁謂想只任命雷允恭傳達皇帝圣旨,而不想同僚大臣參與政事并且得知內(nèi)情。雷允恭倚靠丁謂的勢力,更加橫行無所畏懼。雷允恭剛?cè)紊搅甓急O(jiān),他與判司天監(jiān)邢中和擅自更換皇陵之地。夏守恩帶領(lǐng)工匠數(shù)萬人穿鑿該地,土石各占一半,眾人的議論一天比一天大,害怕不能成功,做到半途停下來,上奏請示等待命令。丁謂包庇雷允恭,故意拖延不作處理。內(nèi)侍毛昌達從山陵下回來,把這事奏報皇帝,皇帝詔問丁謂,丁謂才請求派人去調(diào)查。不久大家都說再使用原先那塊地,于是皇上詔令馮拯等人到丁謂家商議。派王曾重新查看,于是殺了雷允恭。幾天后,太后與仁宗皇帝坐在承明殿,召馮拯等人告訴他們說:“丁謂任宰相,竟然與宦官暗中勾結(jié)。”于是拿出丁謂曾托雷允恭令皇宮后苑工匠所打造的金酒器給他們看,于是將丁謂降職為太子少保。因丁謂事件被罷官的達十幾人。丁謂在崖州滿三年,調(diào)到雷州,又過五年,調(diào)到道州。明道年間,丁謂被授官秘書監(jiān)退休,住在光州時死去。皇帝下詔賜錢十萬,絹百匹。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舊唐書原文:羅藝,字子延,本寰陽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陽。父榮,隋監(jiān)門將軍。藝性桀黠,剛愎不仁,勇于攻戰(zhàn),善射。大業(yè)時,屢以軍功,官至虎賁郎將。
- 【甲】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 退
- 《前出師表》文言文原文及賞析《出師表》出自于《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
- 誘友出戶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書面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誘友出戶文
- 呂太后本紀(jì)呂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生孝惠帝、女魯元太后。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
- 晉書原文:胡奮,字玄威,安定臨涇人也,魏車騎將軍陰密侯遵之子也。奮性開朗,有籌略,少好武事。宣帝之伐遼東也,以白衣侍從左右,甚見接待。還為校
- 錄桃源畫記(唐)舒元輿四明山道士葉沈,囊出古畫,畫有桃源圖。圖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按《仙記》,分靈洞三十六之一支。其水趣流,勢與江河同。有
- 王世貞原文:紀(jì)①稱:望龍光知古劍;覘寶氣辨明珠。故萍實商羊,非天明②莫洞。厥后博物稱華③,辨字稱康④,析寶玉稱猗頓⑤,亦僅僅晨星耳。&nbs
- 杜鎬,字文周,常州無錫人。幼好學(xué),博貫經(jīng)史。兄為法官,嘗有子毀父畫像,為旁親所訟,疑其法不能決。鎬曰“僧道毀天尊、佛像,可比也?!毙稚跗嬷?/div>文言文的管子的譯文法,就是效法天地的方位,模擬四時的運行,來治理天下的。四時的運行,有寒有暑,圣人效法它,所以有文有武。天地的方位,有前有后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蘇轍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過負(fù)擔(dān)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無所嗜好,畏鬼致盜文言文翻譯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嗎?先不要著急回答,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故事,《畏鬼致盜》講述了楚國人怕鬼,誤把小偷當(dāng)成鬼致家中失竊的故事,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文言文《洪都日記》歲在甲午,時維仲冬。蕭蕭乎豫章故郡,歲暮寒鄉(xiāng),澹澹乎贛江流濱,桑榆瑟骨。滕王高閣攬明月,樽前余杯邀何人?故人安在哉!青云譜最小學(xué)六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課后知識點一、《學(xué)弈》全文翻譯: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dǎo)兩個學(xué)生下棋,其中一個學(xué)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dǎo);另燕喜亭記韓愈太原王弘中在連州,與學(xué)佛人景常、元慧游。異日,從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間,上高而望,得異處焉。斬茅而嘉樹列,發(fā)石而清泉激,輦截冠雄雞志李翱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雞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飲而又狎乎人。翱甚樂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雞,人截其冠,貌若營群②劉禹錫原文:伯氏佐戎于朔陲,獲良馬以遺予。予不知其良也,秣之稊秕,飲之污池。廄櫪也,上庳而下蒸;羈絡(luò)也,綴索而續(xù)韋。其易之如此。予方病且窶,胡宗憲,字汝貞,績溪人。嘉靖十七年進士。歷知益都、余姚二縣。擢御史,巡按宣、大。三十三年,出按浙江。時歙人汪直據(jù)五島煽諸倭入寇,而徐海、陳東高一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莽遣中郎將藺苞、副校尉戴級將兵萬騎,多赍珍寶至云中塞下,詔誘呼韓邪諸子,欲以次拜為十五單于。苞、級使譯出塞,誘呼左犁污王咸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