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華山別記》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18 13:56:32
華山別記
袁宏道
少時,偕中弟①讀書長安之杜莊,伯修②出王安道《華山記》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當(dāng)作三峰③客?無何,家君同侍御龔公惟長從蒲坂回,云登華至青柯坪,險不可止,逾此則昌黎投書處④。余私語中弟,近日于鱗諸公,皆造其幽,彼獨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余既登天目,與陶周望商略山水勝處。周望曰:“聞三峰最勝,此生那得至?”后余從家君游嵾上⑤,有數(shù)衲自華來,道其險甚具。指余體曰:“如公決不可登?!庇鄳嵠溲?,然不能奪。
今年以典試入秦,見人輒問三峰險處。而登者絕少,唯汪右轄以虛、曹司理遠生、楊長安修齡,曾一至其顛。然面矜而口呿,似未嘗以造極見許也。余至華陰,與朱武選⑥非二約,索犯死一往。既宿青柯坪,導(dǎo)者引至千尺?,見細枝柴其上,頂如覆鐺,天際一隙,不覺心怖。因思少年學(xué)騎馬,有教余攀鬣蹙鐙⑦者,心益怯,后有善馳者謂余曰:“子意在馬先,常恨霜蹄之不速,則馳聚如意矣。”余大悟,試之良驗。今之教余拾級勿下視者,皆助余怯者也。余手有繘⑧,足有銜⑨,何虞?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懷者,慕其崄⑩耳。若平莫如地上矣,安所用之?捫級而登,唯恐崄之不至,或坐或立,與非二道山中舊事,若都不經(jīng)意者。頃之越絕崖,逾溝,度蒼龍嶺,嶺盡至峰足,地稍平衍。余意倦,百步一休,從者相謂:“何前捷而后澀也?”余曰:“蹈危者以氣,善一而怖十,絕在險也;怖一而喜十,絕在奇也。吾忘吾足矣,去危即夷,以力相角,此輿卒之長,何有于我哉?”下舂乃躋南峰之顛,與非二席峰頭待月。
是日也,天無纖翳,青崖紅樹,夕陽佳月,各畢其能,以娛游客。夜深就枕,月光蕩隙如雪,余彷徨不能寐,呼同游樗道人復(fù)與至顛。松影掃石,余意忽動,念吾伯修下世已十年,而惟長亦逝,前日蘇潛夫書來,道周望亦物故。山侶幾何人,何見奪之速也?樗道人識余意,乃朗誦《金剛》六如偈,余亦倚松和之。
(選自《袁中郎隨筆》)
注解:①中弟:袁中道,袁宏道的弟弟。 ②伯修:袁宗道,袁宏道的哥哥。 ③三峰:指華山之蓮花、毛女、松檜三山峰。④昌黎投書處:韓愈被貶謫到潮州,途經(jīng)華陰,竟然上了華山。當(dāng)他返至蒼龍嶺時,竟畏險大哭,寫了一封書信,投到嶺旁谷中,欲和家人訣別。后被華陰縣令知悉,連忙用錦被把韓愈包裹起來,用繩索縋到嶺下。如今龍口逸神崖留有“韓退之投書處”勝跡。 ⑤嵾上:武當(dāng)山。 ⑥朱武選:即朱非二,袁宏道之友。 ⑦攀鬣蹙鐙:抓緊馬頸上的毛,收緊馬鐙。 ⑧繘:繩索。 ⑨銜:這里指臺階。 ⑩ 崄:同“險”。
4.對下列的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與陶周望商略山水勝處 優(yōu)美
B.然不能奪 耽誤
C.余手有繘,足有銜,何虞 憂慮
D.蹈危者以氣 高
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作者對華山向往之情的一組是( )(3分)
①念何日當(dāng)作三峰客②聞三峰最勝,此生那得至
③見人輒問三峰險處④與朱武選非二約,索犯死一往
⑤余大悟,試之良驗⑥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懷者
A.①②⑥B.①④⑤C.③④⑥D(zhuǎn).②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從作者少年時代開始寫起,當(dāng)時兄弟三人在月夜的松樹下看王安道的《華山記》,萌生了對華山向往之情。作者的父親從華山回來后談及華山的險峻,但這并沒有打消作者登華山的想法。
B.作者一直到他典試陜西后,才實現(xiàn)了登華山的心愿,而在他之前,汪以虛、曹遠生和楊修齡曾經(jīng)登上華山之巔。
C.文章寫作者到華山千尺?時,他面對險境產(chǎn)生了畏懼之意,轉(zhuǎn)而聯(lián)想到以前學(xué)騎馬時的經(jīng)驗,并借此經(jīng)驗一口氣登上了南峰之巔,最后一行人夜宿山頂。
D.文章圍繞作者對華山的情結(jié)展開,最后以作者對那些喜愛華山的朋友與親人生死的感嘆作結(jié)。
7.把文中的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今之教余拾級勿下視者,皆助余怯者也。(5分)
(2)青崖紅樹,夕陽佳月,各畢其能,以娛游客。(5分)
參考答案:
4.B(改變)
5.C(②句是寫周望的感嘆,⑤句寫作者將騎馬時的經(jīng)驗用于登山很管用,與作者對華山向往之情無關(guān)。)
6.C(“一口氣登上了南峰之巔”錯。)
7.(1)現(xiàn)在教我沿著臺階一級一級地往上攀登不要朝下看的話,都是助長我的膽怯。(判斷句式1分,“拾級”1分,“助”1分,“余怯”1分,句意1分。)
(2)青色的山崖和紅色的樹木,夕陽和佳月,各自使出他們?nèi)康哪苣?,來使游客們快樂。(“畢?分,“其”1分,“以”連詞表目的1分,“娛”使動用法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我年輕的時候,和弟弟袁中道一道在長安讀書,到杜莊去,哥哥袁伯修(袁宗道)拿出王安道的《華山記》給我們看,兄弟三人在松影下激動得手舞足蹈,想著哪一天能成為登上華山三山峰的人。沒過多久,父親和同僚龔惟長從蒲坂回來,說起登華山到青柯坪,(那里)險峻異常,過了青柯坪就是韓愈寫遺書的地方。我私底下對弟弟說,近日于鱗諸位人士,都能到華山的幽深之處,他們難道不是靠自己的腳和手嗎?但我心里也知道望著陡立的山邊(不敢攀登)的人十人中有九人。我登上天目山后,和陶周望談?wù)摚ㄌ煜拢┥剿畠?yōu)美之處。周望說:“聽說華山的三峰山風(fēng)景最為優(yōu)美,這輩子哪里能夠到達那個地方?”后來我跟著父親游覽武當(dāng)山,有幾個從華山來的和尚,非常詳細地說到華山的險峻。他們指著我的身體說:“像你這樣的人一定不能登上華山。”我對他們的話不滿,但(他們的話)卻不能改變我(登華山)的心意。
今年因為主持考試之事到陜西去,遇見人就詢問三山峰險峻之處(的情況)。攀登三山峰的人很少,只有汪以虛、曹遠生、楊修齡曾有一次到達峰頂。然而(他們)臉色拘謹(jǐn)、口唇張開(神情緊張),好像未曾因到頂點而被稱許。我到了華陰縣,與朱非二事先說定,得冒死前去一趟。在青柯坪過夜后,向?qū)ьI(lǐng)我們到了千尺,(抬頭)看見細細的枝條覆蓋在千尺天井上,天井猶如覆蓋的鍋,天只剩下一條縫,不覺心中恐怖。于是(我)想到年輕時學(xué)騎馬,有人教我抓住馬頸上的毛,收緊馬鐙,我心里就更加害怕。有擅長騎馬的人告訴我:“你意念要在馬之前,總是嫌馬蹄跑得不夠快,那你就可以疾馳如意了?!焙髞砦一腥淮笪?,試著這樣做,非常靈驗?,F(xiàn)在教我沿著臺階一級一級地往上攀登不要朝下看的話,都是在助長我的膽怯。我手里握著繩索,腳上踩著臺階,有什么好憂慮的?我三十年放在心里而無法忘懷的,就是仰慕華山的險峻。如果平坦寬闊就如在大地上一樣,哪里用得著如此?(這樣想之后)我就摸著臺階往上登,唯恐險峻的地方到不了,有時坐著,有時站著,和朱非二聊著華山中的舊聞,好像都很隨意似的。不一會兒(我們)就越過絕崖,越過溝壑,翻蒼龍嶺,翻過蒼龍嶺后就到了三山峰峰腳,地稍稍平坦。我精神有些疲倦,走百步就歇一下,跟隨的人就對我說道:“為什么之前走得很快而后來就慢下來了?”我說:“我登上高陡的地方憑借的是勇氣,喜歡一鼓作氣而懼怕多次停留,只是在于它很險;擔(dān)心一下子走過而喜歡多次停留,只在于它景色奇特。我已經(jīng)忘記了我的腳了,離開了高處到平地,還用力較量的,這是駕車的役夫所擅長的,這對我來說有什么呢?”日落時才(我們)登上南峰之巔,與朱非二在峰頭等待月亮升起。
這一天,天空沒有一絲云,青色的山崖和紅色的樹木,夕陽和佳月,各自都使出他們的能耐,來使游客快樂。夜深躺到床上,(看到)月光在縫隙中晃動猶如白雪,我(起身)走來走去無法入眠,叫上同游的樗道人又到華山之顛。松樹的影子(隨風(fēng))掃著石頭,我心里忽有所動,想到哥哥袁伯修已經(jīng)去世十年,而惟長也已經(jīng)故去,前些日子蘇潛夫來信,說周望也去世了,那些喜愛華山的朋友與親人,為什么這么快就被奪走生命呢?樗道人明白我的想法,就朗誦《金剛》六如偈,我也靠著松樹與他唱和起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隋書原文:薛胄,字紹玄,河?xùn)|汾陰人也。父端,周蔡州刺史。胄少聰明,每覽異書,便曉其義。常嘆訓(xùn)注者不會圣人深旨,輒以意辯之,諸儒莫不稱善。性慷
- 文言文《惠子相梁》譯文及注釋《惠子相梁》這則故事,辛辣地譏諷了醉心于功名富貴者的嘴臉,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痘葑酉嗔骸纷g文及注釋,歡迎
- 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2001年語文考試說明指出“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分析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閱讀中有關(guān)虛詞的考題,出題的角度
- 葉向高傳 熹宗初政,天下欣欣望治。然帝本沖年①,不能辨忠佞。魏忠賢、客氏漸竊威福,構(gòu)殺太監(jiān)王安,以次逐吏部尚書周嘉謨及言官倪思輝等
- 【甲】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
- 公諱弼,字彥國,幼篤學(xué),有大度。范仲淹見而識之,曰:“此王佐才也?!睉哑湮囊允娟淌猓饧匆耘拗?。天圣八年,以茂材異等中第。會郭后廢,范仲淹
- 蘇軾原文:有婦人晝?nèi)罩枚荷成隙揭掠谒??;⒆陨缴像Y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
- 《黃州快哉亭記》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轍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記敘文,緊緊圍繞“快哉”二字來作文章,也是就建亭者的用意,來加以發(fā)揮的。前二段重在描寫亭
- 蘇轍,字子由,年十九,與兄軾同登進士科,又同策制舉。仁宗春秋高,轍慮或倦于勤,因極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為切至。策入,轍自謂必見黜??脊偎?/div>《本草綱目果部橡實》的文言文釋名橡斗、皂斗、櫟 、柞子、茅、栩。氣味實:苦、微溫、無毒。斗殼:澀、溫、無毒。木皮:苦、平、無毒。主治實:下痢孫楚學(xué)驢鳴文言文翻譯葬禮是莊嚴(yán)的,但孫楚卻在好友的葬禮上學(xué)驢叫。那是因為孫楚對朋友感情的深厚與執(zhí)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孫楚學(xué)驢鳴的文江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也。革幼而聰教,六歲便解屬文。九歲丁父艱,與弟觀同生,少孤貧,自相訓(xùn)勖,讀書精力不倦。十六喪母,以孝聞。履闋,與觀俱詣陳玄祐原文:天授三年,清河張鎰,因官家于衡州。性簡靜,寡知友。無子,有女二人。其長早亡; * 倩娘,端妍絕倫。鎰外甥太原王宙,幼聰悟,美容范。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傳。信幼而俊邁,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身長八尺,腰帶十圍,客止頹然,有過描寫大佛寺的文言文龍都自貢,古蜀榮州。紫氣東升,珠光寶華;釋尊福地,八方通達。聚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人杰地靈,鐘靈毓秀,小橋流水,清風(fēng)《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翻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左傳齊國佐不辱命(成公二年) 作者:左丘明 原文:晉侯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jì)甗、玉磬與王安石待客的文言文翻譯王安石生活樸素,作風(fēng)簡樸,勤儉節(jié)約,不鋪張浪費的精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王安石待客的文言文翻譯,歡迎來參考!王安石待客王三國志原文:辛毗字佐治,穎川陽瞿人也。毗隨兄評從袁紹。及袁尚攻兄譚于平原,譚使毗詣太祖求和。時太祖將征荊州,次于西平。毗見太祖致譚意。太祖謂高中語文文言文虛詞的用法虛詞泛指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匯,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意義的詞。具有必須依附于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