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字子由,年十九,與兄軾同登進士科”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01 22:27:13
蘇轍,字子由,年十九,與兄軾同登進士科,又同策制舉。仁宗春秋高,轍慮或倦于勤,因極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為切至。策入,轍自謂必見黜??脊偎抉R光第以三等,范鎮(zhèn)難之??脊俸抟詾椴贿d,請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棄之,天下其謂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軍事推官。三年,轍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憂。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轍上書言事,召對延和殿。
王安石以執(zhí)政與陳升之領(lǐng)三司條例,命轍為之屬。安石出《青苗書》使轍熟議,轍盡言其弊。會河北轉(zhuǎn)運判官王廣廉奏乞度僧牒數(shù)千為本錢,于陜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斂,與王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訪求遺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轍以書抵安石,力陳其不可。安石怒,將加以罪。陳升之止之,以為河南推官。
宣仁后臨朝,用司馬光、呂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設(shè)《詩》、《書新義》考試天下士,欲改科舉,別為新格。轍言:“進士來年秋試,日月無幾,而議不時決。詩賦雖小技,比次聲律,用功不淺。至于治經(jīng),誦讀講解,尤不輕易。要之,來年皆未可施行。乞來年科場,一切如舊,惟經(jīng)義兼取注疏及諸家論議,或出己見,不專用王氏學(xué)。仍罷律義,令舉人知有定論,一意為學(xué),以待選試,然后徐議元佑五年以后科舉格式,未為晚也?!惫饨圆荒軓摹?br/>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所著《詩傳》、《春秋傳》、《古史》、《老子解》、《欒城文集》并行于世。
(節(jié)選自《宋史·蘇轍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
B.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
C.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
D.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制舉,又叫制科,是由皇帝下詔而舉行的小范圍考試,通過策論文章考察應(yīng)試者水平,選拔各類特殊人才。
B.宰相,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各朝代所對應(yīng)的官名有所不同,可不受君主限制,具有獨立處理政務(wù)的權(quán)力。
C.臨朝,特指皇室女性親臨朝廷處理政事。古時后宮是不能上廳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權(quán)就要“臨朝”。
D.注疏,注是對經(jīng)書字句的注解;疏,對經(jīng)書所做注解的注解。注疏的內(nèi)容關(guān)乎經(jīng)籍中詞語的意義、史實等。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蘇轍參加制舉考試,文章言詞激切。蘇轍在制舉考試的策論文章中,因為激切地談?wù)摮m禁之事,雖然得到皇帝的理解,但最終還是被列入下等。
B.蘇轍為國為民,勸說王安石。王安石施行青苗法后,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尋求未收取的財利。人們對此頗有擔(dān)心,最終選派蘇轍去信勸說王安石。
C.蘇轍體諒士子,建議考試從舊。司馬光想要對科舉考試加以改革,但蘇轍認為考試時間將近,建議來年的考試除稍作變動外,盡量一切如舊,可是司馬光沒有聽從。
D.蘇轍敢于直言,不以諂媚為事。無論是對于皇帝,還是執(zhí)政的王安石與司馬光,蘇轍均能直言其弊,不以對方位高權(quán)重而畏縮不言,體現(xiàn)了他正直耿介的品性。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策入,轍自謂必見黜。考官司馬光第以三等,范鎮(zhèn)難之。(5分)
(2)轍以書抵安石,力陳其不可。安石怒,將加以罪。(5分)
參考答案
4.A(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
5.B(宰相秉承君主旨意處理全國政務(wù)。)
6.B(蘇轍寫信勸說王安石是出自己意,并不是受眾人委派。)
7.(1)策論文章送達皇帝后,蘇轍自認為一定會被黜免??脊偎抉R光將他置于第三等,范鎮(zhèn)感到為難。(入,1分,翻譯為“送達”、“呈上”均可;見,1分,翻譯為“被”;難,1分,翻譯為“對…感到為難”、“認為…很為難”均可。大意2分。)
(2)蘇轍將書信給王安石,竭力陳說這件事不可行。王安石大怒,想要把罪名施加給他。(抵,1分,翻譯為“送達”、“送給”“給”均可;力,1分,翻譯為“竭力”“全力”均可;“將加以罪”,狀語后置句,1分,翻譯為“想要把罪名施加給他”。大意2分。)
【參考譯文】
蘇轍,字子由,十九歲時,和哥哥蘇軾一同考中進士科,又一同參加制舉的策論考試。宋仁宗年歲已高,蘇轍想他或許會對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詳盡地論說為政的得失,而對宮禁朝廷的事,論述得尤為激切。策論文章送達皇帝后,蘇轍自認為一定會被黜免??脊偎抉R光將他置于第三等,(注:制舉考試的合格者分為五等,因一、二等為虛設(shè),所以三等為最高。)范鎮(zhèn)感到為難??脊俸拚J為對皇上不恭,要求黜落他。仁宗說:“本來是想用直言求取人才,卻因直言而拋棄他,天下人會怎么說我呢?”宰相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任商州軍事推官。過了三年,為大名推官。過一年,遭父喪。服喪后,神宗已即位二年,蘇轍上書論政事,被召見于延和殿。
當(dāng)時王安石以宰相身份與陳升之管三司條例司,叫蘇轍入三司條例司作為屬員。王安石拿《青苗書》出來讓蘇轍仔細說說意見,蘇轍詳盡地說了它的不足之處。河北轉(zhuǎn)運判官王廣廉上奏請求發(fā)給幾千份度僧牒作為本錢,在陜西轉(zhuǎn)運司私自實行青苗法,春天發(fā)放秋天收還,和王安石意見相合,于是青苗法實行。王安石派八位官員到四方各地,尋求尚未收取的財利。朝廷內(nèi)外知道這些人一定會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都不敢說。蘇轍將書信送給王安石,竭力陳說這件事不可行。王安石大怒,想要施加罪名給他。陳升之勸阻,任為河南推官。
宣仁后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呂公著,想革除弊政。司馬光因王安石私自設(shè)《詩經(jīng)》、《尚書新義》來考試天下士人,于是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蘇轍說:“進士來年秋天考試,沒有多少日子了,而議論沒有及時決定。詩賦雖然是小技,但要講究聲律,用的功夫不淺。至于治經(jīng)書,誦讀和講解,尤其不是輕易的事??傊?,來年都還不能實行。請求來年的考試,一切還照舊,惟有經(jīng)書的釋義兼取注疏及各家議論,或提出應(yīng)舉者自己的見解,不專用王安石的學(xué)說。并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使應(yīng)舉的人知道有定論,一心一意做學(xué)問,以待選拔考試,然后慢慢地議論元祐五年以后科舉的條例,也不算晚。”司馬光都不聽。
蘇轍性情沉靜簡潔,寫文章氣勢宏大而淡泊,和他的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氣終究不可掩飾,他的高超大致和哥哥蘇軾相近。所著《詩傳》、《春秋傳》、《古史》、《老子解》、《欒城文集》都流傳于世。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歐陽生哀辭文言文閱讀練習(xí)歐陽生哀辭韓愈歐陽詹世居閩越,自詹已上,皆為閩越官,至州佐、縣令者,累累有焉。閩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魚之樂,雖有長材秀
- 呂氏春秋原文:郈成子為魯聘①于晉,過衛(wèi),右宰谷臣止而觴之。陳樂②而不樂,酒酣而送之以璧。顧反,過而弗辭。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觴吾子也甚歡
- 文言文名句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以下是文言文名句,歡迎閱讀。NO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NO2、夫婦和,而后家道成?!?/div>宋史原文:王恩字澤之,開封人。以善射入羽林,神宗閱衛(wèi)士,挽強中的,且偉其貌,補供備庫副使。為河州巡檢,夏羌寇蘭州,恩搏戰(zhàn)城下,中兩矢,拔去復(fù)《齊國佐不辱命》文言文鑒賞《齊國佐不辱命》通過齊國使臣賓媚人不辱使命的表現(xiàn),謙謙君子的風(fēng)度、超凡的勇氣和他大義凜然的正氣,反襯出晉國的霸道和《義田記》作者錢公輔,文章通篇以”義“字作線眼,旨在表彰范文正公自奉儉約,購置義田,以養(yǎng)濟群族之人的高風(fēng)義行。義田記【宋】錢公輔范文正公,蘇寡人之于國也的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xiàn)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了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鈷鉧潭西小丘記文言文作者:柳宗元[唐]柳宗元【題解】柳宗元被貶在永州時寫了一組共八篇山水游記散文,即著名的“永州八記”。本文是“八記”中的第常見文言文歸納總結(jié)篇一:常見文言文歸納總結(jié)癸巳年志歲月如矢,斗轉(zhuǎn)星移。歲初,吾有幸投身新韓,承蒙不棄,納為同僚。想工作已逾兩月,視之,苦樂皆晏子教太卜 景公問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對曰:“臣能動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問太戴表元原文:古有豢氏之國,其俗喜搏。有一人最善搏,力既蓋一國矣,于其奮逆批控邀遏之術(shù),特殫其巧焉。他善搏,雖趫健如堵墻躍其前,肘交而仆,由是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nèi)人也,世為農(nóng)。幼有異質(zhì),七歲入學(xué),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文言文的辭職信導(dǎo)語:文言文的`辭職信你會寫嗎?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好了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的借鑒參考!篇一:文言文辭職信尊敬的***:吾本皖北患難見知交的文言文翻譯人們在患難的時候總是能見到真情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患難見知交的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的閱讀。原文趙洞門為御史大《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文言文附答案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回答1-4題。(12分)今諸生學(xué)于太學(xué),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漢書原文: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貧,少時給事縣為亭長,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是時,前將軍望之子蕭育、御史大夫萬年子陳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荀勖傳荀勖,字公曾,漢司空爽曾孫也。父肸(xī),早亡。勖依于舅氏。岐嶷①夙成,年十余歲能屬文。既長,遂博學(xué),達于從政。仕魏,辟大將軍曹爽掾文言文《誡子書》練習(xí)題【練基礎(chǔ)】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夫君子之行 ( )(2)儉以養(yǎng)德 ( )(3)非寧靜無以致遠 ( )(4)淫君陳文言文翻譯【原文】周公既,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王若曰:“君陳,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東郊,敬哉!昔周公李時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時,冬寒,以衾裹足納桶中,誦讀不已。中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進學(xué)文淵閣,與修《太祖實錄》。授刑部主事,
評論
發(fā)表評論